

〔摘要〕本期“創刊20年”的分享嘉賓是楊忠健老師。楊老師在1987年就開始了心理健康教育實驗,是該領域的實踐者和研究者,曾獲評首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十佳專家”。他見證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的誕生、發展和逐漸壯大,和雜志有著深厚的淵源。他曾為雜志撰寫多篇文章,并于2011、2012年在雜志上開設了生涯教育方面的專欄,指導生涯教育實踐。他說:“這本刊物是國內學者和一線教師的一個廣闊的自由交流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的舞臺……20年來,雜志一直求實、求精、求活、求新。”他希望雜志越來越壯大,更好地服務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事業。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學術;實踐;創刊20周年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08-0075-02
一、誕生
1987年,我在中學開始了心理健康教育實驗,1992年,又在小學開始心育實驗。2000年夏,北京教育學會會長倪傳榮先生委托我在北京組織四場講座,培訓中小學心育教師。我請了俞國良、樊富珉、胡俊娟,加上我自己,在市教委會議大廳,一個月中連續舉行四次講座。當時聽課的教師反映,如果有一本專業雜志就好了,可以得到指導,交流經驗。
2000年年底至2001年1月,《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在籌備中,先出了兩期試刊,2001年7月正式創刊發行,到今年整整20年了。這本雜志起點不低,試刊就刊登了林崇德教授、馮忠良教授的文章。從此,雜志與全國各地開展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一起發展起來。無論專家還是一線教師,文章只要不脫離實際,寫得生動、言之有物、有創新,就有機會在這本刊物上發表,就會被社會認可。這本刊物為國內學者和一線教師提供了一個自由交流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的廣闊舞臺。在這個階段,我也為雜志寫過一些文章。
二、成長
進入新世紀,我國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蓬勃發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也步入成長快車道。2006年7月(總第64期)是刊慶五周年紀念刊,顧明遠先生題詞:“送給孩子陽光般的心境,體驗美麗青春的生命價值。”柳斌先生、林崇德先生、張侃先生都題了詞。
雜志當時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反響很大。在北京市大興校長大廈,舉辦了全國教育者心育講座,我有幸做了講座。此外,雜志舉行了“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評獎,大家踴躍投稿,全國各地的一些優秀心育工作者獲獎。雜志聯合《中國教育報》舉辦了首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十佳專家”評選,我有幸被評上。我還把發表的文章,整理成《心育百問》《心育之花》《心育新編》三本書出版。我覺得我和這本雜志真是大有緣分。
三、壯大
2010年后,由于大環境影響,許多報刊消失了,然而隨著全國心育工作大發展的形勢,《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壯大成長,由月刊變為半月刊,又由半月刊變為旬刊。這時心育和德育方向出現了一個新的生長點和突破點,就是生涯教育,教育青少年認識過去,指導現在,探索未來;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按特色定位。主編慧眼如炬,請我寫了12篇“生涯教育系列疑難問題”,連載于2011年到2012年。
現在回顧起來,20年來,雜志一直求實、求精、求活、求新。“百花開處松千尺,眾鳥喧時鶴一聲”。我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淵源頗深。我非常感謝這本雜志,并衷心希望雜志興旺發達,謝謝何妍主編,謝謝編委、工作人員多年來的辛勤勞動和杰出貢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嚴重影響了教育者、學生,乃至每一個人的生活、工作和學習,許多人因此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甚至出現創傷后應激障礙。雜志應對很及時,刊出了疫情心理防護系列專欄,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最后祝《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創刊20周年后,以優雅氣質和高雅品位,更好地服務于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事業。
作者簡介:楊忠健,1951年生,全國優秀教師,從1987年開始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退休前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北京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顧問。被評為首屆“全國十佳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支持專家”,獲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園丁獎、北京市家庭教育30年杰出貢獻獎等。發表《北京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研究》(《教育科學研究》2001年5期)等論文數十篇;著作有《小學生心理健康100問》(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心育之花》(北京教育叢書,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年)、《心育新編》(北京出版社,2009年)、《家長是孩子的心理指導師》(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年)、《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開明出版社,2012年)等十余部;參與多項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教育課題和項目研究。
編輯/張國憲 終校/衛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