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賢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深刻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結出的文明成果,使之成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的根基和滋養,是開展此次黨史學習教育的時代要求。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和營養,我們將無愧今天的榮光,不負明天的夢想。
黨領導人民在百年的偉大奮斗中,結出了華夏文明新成果
在中國逐步走進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才徹底改變了1840年以來中國反帝和反封建革命斗爭的被動局面,經過黨和人民28年的百折不撓的浴血奮戰,終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于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經過艱難曲折的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在中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與國民經濟體系。改革開放后40余年的大發展,徹底消滅了絕對貧困、14億中國人民全面過上了小康社會生活,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減貧奇跡和發展奇跡。黨的這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這一百年,黨領導人民創造了偉大歷史,鑄就了偉大精神,形成了寶貴經驗,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的偉大奇跡,結出了華夏文明新成果。
黨和人民在百年的奮斗中結出的文明成果,主要為: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結出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黨和人民百年的英勇奮斗,結出了這一百年特有的物質文明成果、科技成果和“人民就是江山”的文明成果。我國的現代化工業交通科技基礎、兩彈一星、量子計算機、北斗導航、遠程特高壓輸變電、高鐵等,是其重要標志。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也是我們黨不斷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的歷史”。在黨的百年領導和黨的百年建設中,結出了屬于中國的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的制度文明,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文明,以堅定理想信念和踐行黨的宗旨為根本的政黨文明,以黨的領導為魂、以人民戰爭為基礎的人民軍隊的軍事文明和產生了以《國歌》、《黃河大合唱》和《梁祝》等為代表的傳世之作。在我們黨的一百年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鋒精神、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和抗疫精神等,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黨在百年奮斗中結出的這些偉大成果,是中華兒女經過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結出的文明成果,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發展的新成果。這一百年奮斗的文明成果,是中國共產黨啟航第二個百年征程的文明根基。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用百年奮斗的文明成果教育全黨
中國共產黨的第二個百年,也要經歷若干個發展階段。從2021年建黨百年到2049年建國百年,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具體發展階段,是“從初級階段向更高階段邁進”的關鍵階段,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逐漸趕上和開始逐步超越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關鍵發展階段。今日中國,其綜合國力已具備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基礎;國家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產業,也有30多項走在了世界發展的前列;國家的人才隊伍,超過了1.5個億;100多所國家優質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國企、科技民企,在改革開放40多年學習借鑒吸收西方文明成果、努力發展自己的基礎上,貫徹落實黨中央新部署,再有一二十年,將推動國家科技創新和科學創造,整體進入“井噴”期。站在第二個百年征程的新起點上,中國共產黨朝氣勃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機勃勃,抗擊新冠疫情人民戰爭和脫貧攻堅戰顯示出的黨的凝聚力、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十幾億人民群眾的向心力團結力,相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奮斗到建國百年,一定會使中國在今天的基礎上,再次發生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一定會逐漸趕超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一定會使人類社會主義呈現更加美好的燦爛前程。中國共產黨的第二個百年,是更加輝煌燦爛的發展時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深影響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偉大時代。
站在第二個百年征程的新起點上,我們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創造性運用第一個百年的文明成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傳承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留給我們的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的偉大精神,大力發揚黨的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日益堅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向更高階段邁進”和逐漸趕超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堅定信念,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團結和帶領全國人民,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追求科技自立自強創新創造,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奮力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輝煌,奮力創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史詩。
啟航新征程,用百年奮斗的文明成果教育全黨
啟航第二個百年奮斗征程,我們要堅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們一定要創造性運用第一個百年的文明成果,教育引導全體共產黨人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忠誠踐行黨的宗旨、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大力弘揚黨的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把新階段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新階段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使14億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使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牢固。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黨是領航者、組織者。我們要在第二個百年征程中,不斷提高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的能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文明素質,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力,使14億中國人民始終成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創造自己的幸福新生活,不斷提高社會文明水平,不斷強大人民的江山。
在傳承文明的基礎上,培養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更加寬廣的國際視野
在世界大變局面前,我們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把握歷史大勢,認真總結中國人民近代以來國際化視野的文明進程,認真總結中國共產黨人國際化視野進程的歷史經驗,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慶祝建黨百年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國際形勢、國際政治、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加快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和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講話和重要論述,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各國的關系,在深入學習和持續推進世界和平發展中,在深入學習和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格局中,在持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中,在推進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中,培育起中國共產黨人更加寬廣深邃的國際化視野和國際化情懷。
啟航新征程,努力建設一個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中國共產黨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長期執政目標,關鍵在黨,在于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建設一個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中國共產黨。
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證明,沒有黨的堅強領導,沒有黨中央發揮堅強的領導核心作用,沒有中國共產黨人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要想創造百年偉業,是根本不可能的。第二個百年征程,我們要注重用黨的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百年文明成果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始終發揮中國共產黨人的中流砥柱作用。
始終發揮中國共產黨人的中流砥柱作用,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為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從歷史學習和歷史總結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啟航黨的第二個百年,應對復雜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開展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就必須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發揮黨中央的堅強核心作用,不斷總結和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分析研判外部環境的新變化,未雨綢繆的做好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不斷增強斗爭意識、豐富斗爭經驗、提升斗爭本領。
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質屬性——黨性。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用先進性引領方向,推進偉大事業;用純潔性確保黨的自身肌體健康,確保黨的事業健康發展,不偏航、不夭折,確保黨實現長期執政,永不脫離群眾。先進性開拓偉大事業,不斷為保持黨的純潔性指明方向、開拓新的視野和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純潔性為先進性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沒有純潔性就沒有黨的先進性;同樣,沒有先進性也沒有黨的純潔性。發展黨的先進性和保持黨的純潔性,二者辯證統一于黨的全部領導事業、全部執政活動和全部黨的建設中。因為長期執政中“權力的腐蝕性”和“金錢的腐蝕性”,每日每時地侵蝕著我們黨內的意志薄弱者。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必須深刻總結歷史經驗,運用反腐倡廉的文明成果,著眼于解決新階段黨的建設的現實問題,全面加強新階段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努力建設一個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中國共產黨。
“十四五”時期,我國要在五大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建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現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時期,也是成都邁向高質量、向世界城市發起沖刺的關鍵五年。面向未來,在全黨開展黨史教育學習,從黨史中找尋勝利的“密碼”,意義非凡。而成都要高質量推進“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正當其時。
作者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