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的塑料也可以“變身”為可持續性面料嗎?據英國《自然·可持續性》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一種新開發的、環境足跡低的聚乙烯紡織品面料。
紡織服裝行業的興起,在經濟與民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污染問題也隨之而來。現階段,時尚產業(紡織服裝行業)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污染行業,僅次于油氣產業。這是因為紡織制造業會消耗大量的水,產生數以百萬噸計的廢棄物,每年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到全球總量的5%到10%。紡織設備的維護通常會比制造環節消耗更多的能源和水。
此次,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斯福特蘭納·波利斯基納及其同事,利用標準的紡織業流程和設備,生產了聚乙烯(PE)制成的纖維、紗線和面料。這種聚乙烯完全可回收,是如今最常用的塑料之一。而研究團隊發現,即使不經過任何化學處理,這些面料也具有耐污漬、吸水性好、快速干燥的特點。
這種聚乙烯紗線可以使用環保技術進行上色,避免了傳統工序產生的大量有毒廢水。研究團隊還發現,使用聚乙烯轉化面料能顯著減少以往使用環節產生的環境足跡。
據稍早時間數據顯示,紡織服裝行業每年所產生的廢水量占全球廢水量20%左右,紡織服裝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已經超過國際航班及海運的總排放量。而聚乙烯其實一直為人們所熟知,它本是乙烯經聚合制得的一種熱塑性樹脂,無臭無毒,手感似蠟,最大的特點是耐低溫、電絕緣性優良、化學穩定性很好,能承受大多數酸堿的侵蝕(除了具有氧化性質的酸),因此在工業上有廣泛的應用,但還沒有被利用到紡織行業作為面料。
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由聚乙烯制成的面料在紡織制造等產業的一系列應用和消費市場中,將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來源:科技日報)
中國石化儀征化纖近日首次成功生產出高效低阻有色系列優質熔噴布,將供應國內口罩生產企業制成口罩后出口歐洲,在新冠肺炎疫情“拐點”關鍵時刻,助力全球疫情持續向好。
通常的醫用口罩都是白色的,但歐洲人的消費習慣是喜好佩戴有色口罩,如采用白色熔噴布作為中間層,有時會出現漏白等缺陷。儀征化纖積極開展攻關優化,通過調整配方、優化工藝等措施,在滿足歐洲人消費習慣的同時,避免了漏白缺陷,破解了技術難題。
熔噴布俗稱口罩的“心臟”,用于口罩中間的過濾層,是生產口罩的核心原料,儀征化纖生產的熔噴布具有很好的過濾性、阻隔性、保溫性和吸附性。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他們在全力保障國內熔噴布供應的同時,積極開拓業務國際市場,產品直接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來源:科學網)

近日,東華大學丁彬課題組基于仿生植物蒸騰作用成功制備了具有多級互連網孔結構的吸濕涼爽紡織品。該織物是以聚氨酯/氮化硼納米片(PU/BNNS)高導熱取向纖維為材料,利用纖維間多級分叉的互通孔道,實現了反重力單項導濕與高效散熱的性能。
制備的吸濕涼爽紡織品的單向導濕指數可達1072%,水分蒸發速率可達0.36g/h,通過熱紅外攝像機可以直觀地看出仿生PU/BNNS纖維膜與傳統織物相比在干/濕條件下均表現出更好的散熱性能。
此外,在優化性能的基礎上,該工作提出了基于多級互連網孔結構的導濕散熱機制,為深入了解纖維材料多級連通孔道中的熱濕輸運提供了理論依據,為多功能吸濕涼爽紡織品的設計與開發提供了借鑒。(來源:紡織導報)
近日,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簾子布公司自主研發的抗菌尼龍纖維通過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抗菌材料檢測中心的技術鑒定,鑒定結果為抑菌率大于99%,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開發的抗菌尼龍纖維,具有抗菌性能好、耐久性強等優點,可以應用于內衣、母嬰用品、家紡、醫護、汽車內飾等領域。目前,市場上的抗菌尼龍纖維產品普遍采用后整理法,抗菌耐久性不穩定。該公司聯合研發中心經過半年的反復研究、試驗,采用共混紡絲法生產出抗菌尼龍纖維。因受抗菌劑與尼龍纖維的物化反應、生產技術要求比較高等因素影響,市面上采用共混紡絲法生產的抗菌尼龍纖維非常少。下一步,該公司將積極優化生產工藝,爭取產品早日投放市場。(來源:中國化工報)

近日,東華大學的研究團隊制造了一種鐵電增強型摩擦電蒸發織物(FETET),其包括鐵電增強型納米摩擦發電機(FETENG)和定向吸濕芯(DMWF)兩部分。將主動摩擦電場極化和被動芯吸耦合,大型水簇可分解為小型水簇或水單體,從而使紡織品的水蒸發速率提高4.4倍。與最好的商業鞋墊(CI)相比,穿著FETET智能鞋墊(SI)的跑步者經過40min運動后皮膚溫度下降了0.8℃。
FETET包括改性尼龍(MN)網眼、纖維素/聚酯(CP)非織造布、聚酰胺6(PA6)親水性纖維膜、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纖維膜以及硅橡膠包裹的導電海綿。濕熱性能測試表明它具有優異的導熱性,并且在摩擦電蒸發冷卻過程中能保持良好的傳熱能力。
研究表明,整個芯吸過程是垂直方向上的定向且不可逆過程。另外,沿著纖維通道水平方向的拉普拉斯壓力也將加速汗液在膜表面的擴散。被動芯吸過程源于不同層之間的潤濕梯度和孔徑,汗液流過MN層到達CP層和PA6層。PA6納米纖維對汗液具有更高的滲透和擴散驅動力以及更大的比表面積,因此蒸發更快。
為了實現芯吸-極化耦合效應,需要鐵電增強的摩擦電場來促進液態水的蒸發。研究者通過高壓靜電紡絲制備了自極化P(VDF-TrFE)纖維膜,并且電場下的鐵電纖維膜可以切換偶極子的排列方向。最終,FETENG借助鐵電極化和摩擦電場之間的協同作用產生較大的輸出,當負載電阻為60 MΩ時,其最大瞬時功率密度約為135 W/m3。
試驗數據進一步證實了芯吸-極化耦合機制的合理性。與沒有摩擦電場的情況相比,FETET的水蒸發速率從0.005g/min增加到0.008g/min。與傳統的吸濕排汗織物相比,摩擦電蒸發織物的水分蒸發率分別比親水性棉織物和親水性聚酯織物高4.4倍和3.6倍。
此外,FETET智能鞋墊還可將人體步行信號通過芯片和藍牙模塊無線傳輸到手機。更重要的是,在摩擦電蒸發的刺激下,鞋墊具有良好的濕熱性能。新型鐵電增強摩擦電蒸發紡織品可應用于人體運動的自充電和自感應無線監控系統,以及智能和高性能服裝的開發,為傳統服裝行業帶來創新。(來源:紡織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