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英哲 姚春霞 王琪
2月7日,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與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簽署合作辦學協議,正式掛牌成立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黃埔實驗學校。這是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的第一所實驗學校,助力基層學校全面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探索未來教育“黃埔樣板”。
據悉,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黃埔實驗學校是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與黃埔區在原黃埔區玉山學校基礎上合作共建的一所教改實驗學校。目的是通過高質量耕耘這塊教育改革“試驗田”,在促進該校提檔升級的同時,推進黃埔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探索新時代基礎教育辦學育人的新模式。共建雙方以提高辦學質量為核心,努力探索基礎教育領域高質量發展合作辦學新模式,將學校建設成為新時代素質教育示范校、基礎教育科學發展示范校、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教研成果轉化應用示范校、校長和教師專業成長示范校,滿足人民群眾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更具個性的教育需求,全力打造“五育并舉、公平優質、活力創新”的新時代高品質黃埔基礎教育辦學育人新模式。
“五大目標”助推實驗學校教改
合作共建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黃埔實驗學校,是省級教育智庫全面主導基礎教育學校實施內涵提升發展的一次重大創新與實踐,為全省的教育改革創新增添了一個新的實驗基地。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院長傅湘龍表示,合作共建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黃埔實驗學校有“五大目標”:
一是全方位打造品牌學校。共建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黃埔實驗學校后,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將充分發揮智庫思想力、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輻射力,以教研、科研帶動學校高端發展。建立學校主導、群團組織參與、家庭社會聯動的德育工作機制。培育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建設九年一貫制特色課程體系。與香港、澳門等地的學校締結“姊妹校”,與國內外知名學校開展包括學術研討、經驗交流、信息共享、語言培訓、教師培訓、學生交流等內容的交流合作,探索發展素質教育新模式,實現學校內涵發展、特色建設、品牌形成。
二是多途徑形成精品項目。該校將開展“五育并舉”實踐。通過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國際理解教育,推進人工智能課程進校園,開展“5G+智慧教育”項目研究,建設紅領巾示范學校、校園足球特色學校、STEM教育種子學校,構建研學旅行、勞動教育、人工智能等特色課程,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模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是創造性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實驗。該校將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資源開發模式與路徑,探索項目式學習、研究性學習等跨學科綜合性教學,開展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教學。建設智慧校園,構建突破時空的立體學習場,建立“互聯網+”教學、學習范式,實施培養學生深度學習能力的課堂新樣態等,為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探索新模式、新路徑。
四是高標準打造專業化創新型校長團隊和教師隊伍。該校將實施學校管理干部領導力提升計劃、教師專業成長計劃,創新開展多種形式的師德、師風、師能教育。提升校長、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指導教師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混合式教學。構建校本研修共同體、網絡研修共同體、校際研修共同體、區域研修共同體、國內國外研修共同體,促進校長、教師的辦學理念、教育思想、業務能力居于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前沿。
五是精細化實施基礎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省教研院將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先進監測與評價的方法和技術,科學開展教育質量監測和學生學業水平、綜合素質評價,開展課堂教學診斷與教育專項監測+精準教研,利用數據庫形成學校、學科層面分析報告,助力調整優化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策略和家庭、社區教育行為,助推以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為本、科學多元的評價制度改革。
探索未來教育“黃埔樣板”
簽約儀式上,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石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站在推進黃埔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落實好合作共建。二是要站在種好全省基礎教育研究“黃埔試驗田”的責任角度來落實好合作共建。三是要站在探索未來教育“黃埔樣板”的專業維度來落實好合作共建。
劉石表示,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維護教育公平正義,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已成為黃埔區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任務與必然選擇,相信通過省教育研究院的智庫思想力、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輻射力,實驗學校必將成為全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標志性、示范性“智庫工程”。
教育的智能化、數字化、融合化、終身化發展趨勢,必將推動教育信息化升級、人才培養重心轉移、教師角色轉型、辦學體系重構等諸多基礎教育要素的變革和更新。本次合作共建,就是旨在通過“院區合作共建,科研教研引領,改革創新發展”,探索未來教育的“黃埔樣板”。
【知多點】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黃埔實驗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學校位于蘇元山腳下,依山而建,總占地面積約6715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52767平方米,鄰近黃埔區行政中心。地鐵21號線、7號線、6號線,輕軌1號線交匯于此,城軌交際,交通便利。“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黃埔實驗學校”校名由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顧明遠親筆題寫。
2020年1月13日至14日,廣州市黃埔區人工智能課程實驗區科創室建設示范現場會暨人工智能課例展示活動在黃埔區玉山學校隆重舉行,廣州市“人工智能第一課”在黃埔區玉山學校開講,玉山學校成為廣州市人工智能首批試點學校。學校運用“互聯網+”模式,聚焦課堂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積極推廣教育教學改革成果,開展智慧校園建設,構建新型智慧學習環境,將人工智能教育與STEM、創客教育有機融合,為學生提供多元、協作的學習活動與體驗,建立“互聯網+”學習范式,實施培養學生深度學習能力的課堂新樣態。
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