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老師
2月8日,深圳住房和建設局宣布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對具體樓盤開出指導價,堪稱樓市調控的最具創新舉措。
值得一提的是,指導價普遍在市場價基礎上“打5-7折”。目前,多數銀行已表態會參照指導價發放房貸。
于是社會上有兩種議論。
一是有助于穩房價,打擊炒房客,抑制樓市泡沫,給樓市降杠桿。
正如3月2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所言,很多人買房子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投資或者投機,這是很危險的。因為持有那么多房產,將來這個市場要是下來的話,個人財產就會有很大的損失,貸款還不上,銀行也收不回貸款、本金和利息,經濟生活就發生很大的混亂。所以,必須既積極又穩妥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另一種觀點是,剛需買房更難,但對業主影響有限。
理由是,銀行參照指導價發放房貸后,房貸金額將會更少,首付將會提高,剛需因為首付提高而更難以購房。同時,對業主而言,因為指導價是打折的,降價了不愿意賣,頂多出租就行了,對其影響有限。
我的觀點是,二手房指導價出臺對剛需明顯是利大于弊的。
第一,二手房指導價就一定會導致剛需貸款首付提高嗎?當然不是。指導價的作用是讓房價回歸到理性,其價格會比之前掛牌價低。但是如果房價回歸到指導價附近,那對剛需而言,不僅首付低了,而且月供壓力也降低了,豈不是更好?
當然,既然房價沒變,首付金額少了,貸款金額降了,對剛需來說不一定都是壞事。因為你首付提高的同時,你的月供也降了,會減輕你的生活壓力。
二手房指導價的作用也可以扭轉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的局面。很多人之所以去“打新房”,就是因為新房限價,二手房不限價,形成巨大的差價,給購房者造成“買到就是賺到”的心理。二手房指導價出來后,新房和二手房的價格是趨同的(政策層面),而且二手房指導價相信不會快速上漲,這樣對炒房客的心理帶來影響,即搶到也不一定能賺到。從這一層面看,反而有助于緩解新房壓力。
第二,指導價出來后,業主不想賣房,靠出租能抵房貸成本嗎?
很難!要知道深圳的住戶存款是低于住戶貸款的,這意味著深圳很多人的購房資金是借來的(全款的少)。我們假定房貸800萬,按揭貸款20年,利率5.3%,等額本息,那么月供高達5.4萬元。
房貸800萬,那么房子總價是1000萬元左右,位置好一點的地段大約是100平米左右。這么大的房子,月租金達到3萬就不錯了。深圳平均租金收益率(一套房屋的年租金收入和房屋價值的比值)大約是1.6%左右。
可見,房子不賣,靠出租并不能抵房貸成本。
所以,二手房指導價出來后,如果嚴格執行,時間越長,持有多套房的炒房者越難受(房貸),對剛需則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