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
2020年是屬于權益類公募基金的大時代。這一年,政策上利好頻出,監管層將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提到了空前的戰略高度,首批新三板基金、科創50ETF獲批,公募REITs、跨市場債券ETF呼之欲出。
新的投資領域和投資賽道為公募基金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2020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規模增加2.8萬億,超前10年之和,基金總規模歷史性的達到18萬億。新發基金規模超3萬億,超過此前3年之和。
Wind數據顯示,2020年,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上漲55%。相比而言,上證指數上漲14%。這是繼2019年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40%之后的又一年大漲,讓“炒股不如買基金”深入人心。
我們倡導基金投資者進行中長期投資,因此本次業績榜僅對基金近3年業績進行統計分析。
1、新發募集3.16萬億元,超此前3年之和
2020年以來新成立的基金發行總規模為3.16萬億元,超2017年至2019年3年基金發行規模之和,創下公募基金業新的歷史紀錄。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18萬億元,較2019年底增長約4萬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權益基金大發展。股票型和混合型新發規模合計2萬億,占新發基金的64%,絕對規模為歷史最高,占比為近5年最高。相比而言,2019年股票型和混合型新發規模合計0.51萬億。

2、年內百億“日光基”達15只
整體上,2020年主動權益基金規模擴張的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明星基金經理“吸金”效應。這一年規模超百億的“日光基”有15只,其中,鵬華匠心精選募集份額更是超1000億,最終確認比例為21.88%。結構上看,百億“日光基”以主動權益為主。其中,易方達研究精選漲幅達70.97%。
3、八家基金公司新發基金募資規模超千億
2020年頭部基金公司在明星基金經理的帶領下,展現出超強的吸金能力,易方達、匯添富新發基金發行募資超2000億元,有6家基金公司發行募資超千億。相比上年新發基金募資前20名基金公司,2020年入榜基金公司新發基金募資規模增長111%,合計超1.8萬億。
各類基金近年均取得不俗業績,權益基金表現尤為突出,主題基金更是精彩紛呈,“炒股不如買基金”深入人心。
2020年A股漲幅中位數為2.79%,而主動權益基金收益中位數為47.08%。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的收益中位數為60.26%,偏股混合型基金回報中位數為58.25%。
A股持續結構性行情,且風格轉換頻繁,增加了選股難度,這種行情下機構優勢明顯。
從近3年公募基金表現看,主動偏股型基金表現好于被動股票型基金,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A等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盈利超200%;中長期純債基金中,劉濤管理的鵬華豐融近3年以38%的回報居首;科技巨頭持續走牛,6只納斯達克指數基金漲幅均超90%。從風險指標看,股票型最大回撤高于混合型,債券型基金最低。
1、主動股票型基金指數近3年漲超70%
2020年主動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達61%,大幅跑贏滬深300的27%。從長期看,主動股票型基金也大幅跑贏大盤指數,近3年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大漲72%,而滬深300僅上漲29%,充分體現了基金的擇股優勢。
主動股票型基金近3年業績榜TOP20入榜門檻達145%。其中,樓慧源管理的交銀醫藥創新以210%的收益率奪冠,吳興武管理的廣發醫療保健A以198%的回報緊隨其后,排在第三的是方鈺涵管理的上投摩根醫療健康為192%。
把最大回撤納入分析,上榜基金中近3年收益回撤比最低為3.55,遠高于滬深300的0.90,表明上榜基金在承擔類似回撤風險時,帶來的收益遠高于滬深300指數。
2、入榜增強指基平均跑贏跟蹤指數38%
結構性行情下,行業指數大分化,指數增強策略又放大了這種分化。從行業集中度看,上榜基金的行業比較分散,既有滬深300這類寬基指數,也有醫藥、制造業等行業指數。其中,富國中證醫藥主題指數增強近3年收益113%,跑贏跟蹤指數超63個百分點。
3、混合型基金業績和風控雙優
混合型基金是投資者投資于權益類資產的主要渠道。截至2020年12月31日數據統計,混合型基金規模占全部基金市場的23.88%,遠超股票型基金(8.97%)。
近3年A股震蕩上揚,混合型基金賺錢效應明顯,上榜所有基金的近3年收益均超過170%。從整體看,上榜混合型基金近3年平均收益率和最大回撤分別為202%和-24%,均優于上榜股票型基金(分別為164%和-31%)。

從具體基金業績看,曲揚管理的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A近3年收益率最高,為287%;富國新動力A以 232%的回報居第二。
4、純債基金經歷顛簸,仍是“穩穩的幸福”
自2020年4月底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攀升,純債型基金經歷了明顯調整。但得益于前期持續兩年的債券市場牛市行情,中長期純債基金近3年收益仍頗為可觀。TOP20的入榜門檻高達22%。
其中,劉濤管理的鵬華豐融近3年以38%的回報居首,林龍軍和林暐管理的金鷹元祺信用債以29%屈居第二。純債基金最大回撤相比權益類低很多,仍是中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穩穩的幸福”。


5、固收+進入主流視野
銀行理財與貨幣型產品收益率大幅下降,穩健型投資者尋求新解決方案,“固收+”補缺上位,進入主流視野。
Wind數據顯示,近10年來“固收+”基金代表——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的區間年化回報為6.82%,高于滬深300區間年化收益率5.38%,而同期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的年化波動率僅為4.17%,遠低于滬深300的21.57%,充分體現了“固收+”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的優越性。
統計成立于2018年前的固收+基金(偏債混合、混合債),近3年平均收益22%,平均最大回撤-6%,體現了該類基金風險不高、收益不低。還有評論稱,固收+基金是最懂功守道的基金。
轉債得益于股市漲幅較大,固收+基金中,重倉轉債的基金表現較好。泓德致遠A、易方達安盈回報、諾安雙利和易方達安心回饋近3年漲幅均超70%。
6、消費主題ETF領漲中國ETF
低費率及配置工具特性,讓ETF在中國獲得了越來越多投資人的青睞。截至2020年12月31日,存量的中國上市ETF已逾350只。
ETF基金中,消費概念近3年領漲,消費概念華夏上證主要消費ETF、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嘉實中證主要消費ETF累計漲幅均超120%。
7、納指ETF占據香港ETF收益榜首
香港ETF中,BMO納斯達克近3年以101%的漲幅居首。
8、QDII科技主題延續升勢
疫情重創美國經濟,美國二季度GDP萎縮32.9%,創該數據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

期間,科技巨頭卻生意興隆,業績多數超預期,股價延續近3年的漲勢。從QDII 股票型基金近3年表現看,重倉科技股的基金占據榜單前列,6只納斯達克指數基金漲幅均超90%。
9、三只QDII 混合型基金收益超100%
3只QDII混合型基金3年收益超100%,其中,華夏移動互聯人民幣以132%的收益居首,三季報顯示該基金重倉美團、貝殼、嗶哩嗶哩等互聯網新秀。
2020年,主題基金精彩紛呈,特斯拉開啟新能源車新紀元,新能源汽車概念主題基金成為市場上一大亮點;新冠疫情牽動全世界的神經,醫療主題基金在基本面改善基礎上爆發。
10、疫情催化醫療主題基金走強
醫藥板塊是牛股頻出的板塊,2020年疫情又催化醫藥板塊走強。醫療主題基金中,富國精準醫療近3年累計漲幅達224%。
11、新能源汽車站上風口
2020年 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10.9萬輛,新能源汽車概念主題基金成為2020年市場上一大亮點。嘉實新能源材料A、申萬菱信新能源車、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近3年回報均超130%。
12、半導體主題時而“渣男”時而“男神”
自主可控概念中,半導體主題基金表現活躍,因受政策和市場環境影響顯著,板塊波動較大,去年時而被稱為“渣男”,時而又被稱為“男神”,但是從成長角度看,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選基金即選人,只有把資金托付給可靠的基金經理,投資人才能安心持有基金,獲得長期回報。根據基金經理近3年持續管理的代表基金業績排名,前海開源曲揚和泓德基金鄔傳雁分別在偏股型基金經理和偏債基金經理中拔得頭籌。
1、績優偏股基金經理都能稱為牛股“捕手”
偏股型基金中,前海開源曲揚、中郵國曉雯、寶盈李進管理的基金,近3年最好表現均超 195%,位居前三。前20名的偏股型基金經理中,有5位代表基金聚焦醫藥行業。偏股型基金經理能脫穎而出,無一例外,都得益于他們都是牛股“捕手”。
2、固收+推動基金經理偏債型產品業績
偏債型基金中,泓德基金鄔傳雁、易方達張清華、諾安裴禹翔管理的產品,近3年業績最好的產品收益均超70%。這些基金都善于“固收+”策略,能給收益加點“甜”。

中大型基金公司管理的偏股基金近3年表現亮眼,前海開源、富國基金和易方達領漲;偏債基金方面,泓德基金、易方達、諾安基金表現居三甲。
1、上榜基金公司偏股產品業績倚重成長風格
以各家旗下偏股主動型基金近3年業績最好的3只基金平均收益衡量,前海開源、富國基金和易方達表現居前三,累計回報均超 190%。入榜基金公司代表基金,大多數為大盤成長風格。
2、偏債產品入榜公司基金經理忠誠度高
以各家旗下偏債型基金近3年業績最好3只基金平均收益衡量,易方達、泓德基金和華夏基金表現居三甲,收益均超50%。入榜基金公司的代表作大多數由首任基金經理管理至今,團隊忠誠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