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中小企業已發展成為推動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新生力量,是推動我國國民經濟主要增長推動力和重要增長點,在不斷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增長、擴大居民就業、推動經濟技術創新和通過調整結構優化我國經濟管理結構等各個方面已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主導作用。如何審時度勢、及時調整經營策略以規避風險,成為在新經濟形勢下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深入研究新世紀經濟發展形勢下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長期財務危機的主要成因以及其并提出幾種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措施
中小企業經濟發展迅猛的必然同時,由于自身缺乏符合生產力經濟發展的高水平和長期經營規模上的絕對優勢,產出投入規模較小,資本和專業技術人力構成水平較低,受內部管理體制和外部市場宏觀經濟政策環境影響較大等多種原因,會從多層次、多方面因素產生巨大財務的風險,這種企業因規避財務潛在風險而被迫陷入長期經營發展困難的地步,甚至被迫宣告破產的象征性例子不足為奇。特別是依賴出口的中小企業,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全球經濟下滑、國際需求下降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遭到沖擊。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如何審時度勢、及時主動調整新的經營策略以有效規避經營風險,成為在新一輪經濟發展形勢下我們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新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出口退稅新政引發的財務風險
繼2006年9月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之后,影響較深、波及面較廣的又一次大幅調整就是在2007年6月18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合發布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事實上,中小企業是否能持續生存發展下來,很大部分就是靠享受出口企業退稅所能得到得那么一部分營業利潤。據此推測,此次我國出口企業退稅率的大幅下調,大量屬于勞動密集型的出口企業未來可能會直接出現營業利潤的負債比率增長,虧損甚至面臨倒閉。
(二)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的挑戰
出口商品退稅優惠政策正式頒布不久后,由美國的亞洲金融危機事件引發的一次大規模全球經濟金融危機隨即席卷全球,使其在世界其他各國的國際金融市場、股票市場及其他實體商業經濟均同樣受到了不同較大程度的嚴重影響。盡管目前我國的國際金融市場沒有因此受到強烈的經濟沖擊,但我國股票市場和我國實體商業經濟均同樣受到了嚴重影響,尤其這更是給改變我國中小企業的基本生存和經濟發展方式帶來了嚴峻的市場挑戰。
(三)人民幣升值加劇中小企業外匯風險
人民幣的進一步升值,匯率風險這一因素也越來越多地呈現在中小企業面前,人民幣的升值嚴重影響到制造業和外貿出口的效益,特別是對中小制造企業而言,尋找新的出路就成為必然選擇。外國進口產品的國際進口貿易價格相對明顯降低,從而直接引起中國出口企業的外貿出口量相對下降,進口量相對上升,企業承接外貿出口訂單相對減少。
(四)新《勞動法》的實施縮小了中小企業勞動力成本的優勢
2008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的中國勞動勞務合同法,對廣大勞工權益提供更多的權益保護。過去,勞動力無限制的供給優勢是當前我國發展傳統裝備制造業最主要的一種比較供給優勢,但隨著我國勞動力資源結構性要素短缺的不斷出現和企業勞動力使用成本的.一步上升,這種比較優勢正在逐漸遭到失去。
二、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規避
(一)加快產品結構調整,積極應對出口退稅新政
出口產品退稅率的大幅調整,客觀上雖然可以嚴重逼迫境內外貿企業不斷提升出口產品的技術質量和服務檔次,短短的時間內也有可能嚴重壓縮外貿企業的實際利潤增長空間,削弱其出口產品在境內國際貿易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但從長期上來看,無疑也將是外向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重大經濟戰略格局改變。
(二)提高企業自身的信用度,應對融資風險
金融危機的來臨,使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融資困難。為此,央行提出了若干條認為有利于中小企業并購融資的優惠政策,如鼓勵支持商業金融機構合理發放企業并購抵押貸款,鼓勵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對企業基本面和企業信用狀況記錄較好、有市場競爭力、有一定市場力且有并購訂單但暫時可能出現無法經營或存在財務困難的中小企業繼續加大抵押信貸及其他多元化產業融資政策支持等。
(三)利用金融工具,降低外匯風險
人民幣持續升值有可能直接促使中國企業不斷提高相關產品質量檔次、提高相關產品的產業附加值,對企業轉變以進出口作為貿易經濟增長驅動方式也是具有一定好處。中小企業公司主在面對有限外匯貿易風險時,可以適當綜合利用外匯金融工具產品來有效規避外匯風險。
(四)調整用工模式,降低生產成本
企業員工可以通過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來有效降低企業用工管理成本:同企業員工及時簽訂各種符合新中國勞動關系合同法規定要求的勞動合同;通過調整企業用工管理模式,采取企業人力資源服務外包與人力租賃服務相結合用工方式;規范員工培訓管理機制、競業性和限制用勞協議,防止出現企業法律法規漏洞;理順基本用工和規章制度的合理制定工作程序。通過這些措施進一步降低財務風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在全球金融危機、出口企業退稅及未來人民幣持續升值的雙重大環境下都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財務危機風險。企業及其經營者自身應該積極的探索建立健全風險適應規避控制措施,提高保險企業自身抗險和風險適應能力,從而真正實現符合企業核心價值觀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鄧迎麗.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應對探析[J].財會學習,2021(05):50-51.
[2]丁海平,王紅光.新經濟形勢下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J].中外企業家,2014(17):110.
[3]田月昕,伊基紅,張穎軍.淺析新經濟形勢下紡織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J].現代商業,2011(03):78-79.
[4]鄧遠倩.新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如何規避財務風險[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03):80-81.
作者簡介:
蔣聰(1999年5月),男,土家族,湖北省宜昌市人,本科,研究方向:財政學。
武漢學院? 蔣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