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龍
沈陽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015
遼陽鋁合金精深加工區(qū)的雨水干線,埋設較深,且受納水體馬峰河的水位較高,雨水不能自流排出,因此,在需要在雨水干線出口前設置雨水泵站,保證區(qū)域雨水排放順暢。
遼陽鋁合金加工產業(yè)基地位于燈塔市與文圣區(qū)羅大臺鎮(zhèn)交界處,雨水泵站位于遼東路與興工街的交叉口東北角,規(guī)劃面積約為8056㎡,在泵站北側有一條現狀馬峰河,可作為雨水泵站的受納水體。
雨水設計流量:Q=qψF
公式參數:Q-雨水設計流量(升/秒),q-設計暴雨強度(升/秒?公頃),ψ-平均徑流系數,F-匯水面積(公頃)
遼陽暴雨公式:q=167A11+ClgPt+bn
公式參數:q-同上,t-降雨歷時(min),P-設計重現期(年)
根據規(guī)劃部門的要求:P=3,167A1=1220,C=0.75,b=5,n=0.65,ψ=0.5,地面集水時間10min
近期匯水面積F=64.45hm2,設計流量4.5m3/s;遠期匯水面積F=135.98hm2,設計流量7.5m3/s。
雨水泵站的受納水體為馬峰河,其河底高程為24.03m,10年一遇水位高程27.05m,20年一遇水位高程27.91m。
受納水體水位以及集水池水位的不同組合,對應不同的揚程:設計揚程=受納水體的平均水位-集水池設計水位+管路系統的水頭損失;最低揚程=受納水體的低水位-集水池設計最高水位+管路系統的水頭損失;最高揚程=受納水體的高水位-集水池設計最低水位+管路系統的水頭損失;本工程水泵設計揚程為11m,最小揚程為9.5m,最大揚程13m。
集水池容積應根據設計流量、水泵能力和水泵工作情況等因素綜合確定[1]。雨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積不應小于最大一臺水泵30s的出水量,根據最大一臺水泵的流量0.94m3/s,集水池有效容積不小于28.2m3。
d=2.6m進水管道→機械格柵→集水池→水泵提升→拍門→出水池→2排d=2.0m出水管道→排入鐵西三路d=2.4m規(guī)劃雨水管道→馬峰河。
采用矩形布置方式,同時將水泵對應排列在集水池的兩側,將出水池設置在集水池上方。
這種側向進水、側向出水的工藝形式,結合了水泵進出水的特點,避免造成地下構筑物龐大,大大縮小泵站占地尺寸,結構布置緊湊[2]。配水渠道有較長的直線段,對進水流態(tài)有一定充分調整,彌補了側向進水水力條件較差的缺陷。雨水泵站布置圖見圖1。

圖1 雨水泵站布置圖
(1)閘門。在泵站前端設置進水閘門井,防止泵站運行中突發(fā)事故時,溢水而淹泡泵房,提高泵站的安全度。閘門井內設2座鑄鐵鑲銅方形閘門,洞口尺寸2.0m×2.0m,工作壓力0.1Mpa。啟閉機與閘門配套,單點起吊,啟閉力15T,功率5.5kw。
(2)格柵。采用4套回轉耙式格柵除污機,格柵寬度1.4m,功率1.1kW,柵條間隙30mm,安裝角度70°。
(3)水泵。采用8臺潛水混流泵,井筒懸吊式安裝,設計工況:Q=0.94m3/s,H=11m,P=132KW。
(1)水泵應按照集水池設計水位逐臺啟泵運行。
(2)格柵前后水位差應小于200mm。
(3)工作人員必須及時清理水池中存在的雜物和淤泥,降低排水泵站運行期間大量垃圾對水泵機械設備的影響,保證整個排水泵站的工作質量[3]。
泵站在防洪排污等方面發(fā)揮著關鍵性作用,為改善城市生活環(huán)境,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大投入,積極進行政策傾斜,推動排水泵站的規(guī)劃、施工以及管理崗工作有序開展。由此可見,本文的研究也就顯得十分的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