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熙
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石河子 832000
在所有的發電方式中,火力發電是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一種。它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固體、液體、氣體燃料燃燒產生的熱能,通過發電裝置轉化為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最早的火力發電是1875年在巴黎北站熱電廠實現的。隨著發電機和汽輪機制造技術的提高,輸變電技術的提高,特別是電力系統的出現和社會電氣化對電能的需求,火力發電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進入了一個大發展時期。火力發電機組的容量正在逐漸增加。大型機組和電廠大大提高了火力發電的熱效率,建設投資和每千瓦發電成本也在降低。
火力發電系統主要由燃燒系統(以鍋爐為核心)、汽水系統(主要由各種泵、給水加熱器、冷凝器、管道、水冷壁等組成。),電氣系統(主要是汽輪發電機、主變壓器等。),以及控制系統等。火力發電有三種能量轉換過程:燃料化學能蒸汽熱能機械能電能。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燃料產生熱量,加熱水,形成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汽,然后蒸汽沿著管道進入汽輪機繼續膨脹做功,沖擊汽輪機轉子的高速旋轉,帶動發電機轉子(電磁場)旋轉。定子線圈切割磁力線并產生電能,然后由升壓變壓器升至系統電壓,與系統相連并接入電網。最后,冷卻后的蒸汽由水泵進一步升壓并送回鍋爐,反復參與上述循環過程。

圖1 火電廠生產過程示意圖
由于火電機組燃料的儲量越來越小,運輸成本越來越高,導致發電成本與之俱增,另外加上環保的壓力,電力企業利潤也隨之降低,目前全球火電基本向著大機組發展,比如1000MW,它更節能,更有效的節約資源,煤炭的利用率更高。火電走集中式大型路線,一般大型的火電廠都集中建設在偏遠地區,距離煤礦近,節約了運輸成本。在大型火電廠附近,也會建立遠程輸送電的高壓直流變電站,降低電能輸送損失,在保障熱電廠正常運行的前提下,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電能作為人們生活的基礎,無論是從能源還是從自身特點來看,對我們社會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當今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電量越來越大。各國越來越重視發展低碳環保能源。利用新能源發電必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風能和太陽能已經進入市場。通過市場的測試,得出其競爭力不是很好,發電效率低,成本高,導致其發展緩慢。不能作為基本負荷,只能解決民用級用電,比如屋頂太陽能。
新能源最大的優勢是可再生性。利用新能源發電可以節約傳統資源,保證煤炭、石油等戰略物資儲備,調整能源消費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但是目前新能源發電也有很大的困難:①穩定性低,對外界條件依賴性大,這些外界條件很難被人為因素改變;②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新能源發電場地往往遠離人群密集的地方。因此,要想充分利用這些新能源,需要建立完善的電力儲備和運輸系統。
如果每個家庭都是一個小型的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廠,會是什么結果?特別是在郊區和農村地區,家庭自己發電。如果電力過剩,可以上傳到國家電網,國家電網統一分配,就像銀行存貸款一樣,讓大部分家庭解決用電問題,節約大量成本[3]。如何實現這一點,需要我們共同研究:一是開發新的太陽能、風力發電機組,適合每個小家庭的小機組;然后每個單元建立一個有一定容量的電池,保證自己供電72小時;另一端接入國家電網,每個家庭產生的多余電量可以上傳到國家電網。當用戶不足時,可以隨時從國家電網中提取電力用于應急;最后,為了防止國家電網崩潰,可以設置專門的設備來管理客戶的大規模取電或上傳電。通過這樣的研究,每個家庭都可以實現用電自給。
雖然我國新能源發電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新能源的發展潛力已經體現在今天的能源短缺上,充分挖掘這一潛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總結以下幾點:
(1)因地制宜發展新能源。根據中國多變的地形和各種地方習俗,在實施新能源產業時,需要根據不同的地區選擇合適的建設方案和政策。
(2)產業互補和合理布局。新能源發電要做到各行業之間互相供應,互相消耗,這樣產生的電能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3)完善電網設計,完善電網線路。只有建立完善的輸電線路、儲電設施,將個體用戶納入電網,才能真正充分利用每一度電。
快速發展的同時,新能源也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朱明表示:“‘十三五’新能源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消納的問題,‘十四五’新能源發展面臨消納和接入兩個問題并存。”新能源的消納與接入涉及電力系統發、輸、配、用多個環節,與發展規劃、技術進步、市場交易、政策措施等密切相關,實現新能源高效消納,既需要技術驅動,也需要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