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是幼兒教育的資源地。幼兒與環境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在活動中,幼兒依賴環境并作用于環境;環境是幼兒的第三任老師。因此,環境的創設和利用,也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尤其互動開放式的生態環境創設是現今提倡的新觀念,幼兒園如何根據自己辦園條件及有限空間為幼兒創設互動式生態藝術教育環境,支持幼兒與環境積極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互動式;生態;藝術環境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環境,環境對幼兒有著潛移默化且深遠的影響。作為一位不說話的“老師”,環境默默地發揮著它潛在的、特殊的教育作用。《幼兒園工作規程》指明,教育者需要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提供有利于幼兒活動和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使得每一個受教育者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如何讓幼兒做環境的主人,萌發幼兒的積極性、自主性、互動性和創造性,使環境成為“有教育意義的、會說話的教師”,引導和支持幼兒與環境的良性互動,創設互動式生態藝術的幼兒園教育環境,已經成為當今幼兒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向。這種互動式的生態藝術環境,有利于幼兒個性的發展與環境教育的價值體現,具有開發幼兒智力與能力、推動幼兒和諧發展的獨特作用。
一、在互動式生態藝術環境中進行探究
幼兒園的環境是主要的教育資源地,幼兒園里的每一個角落、空間、材料、設施等都有助于引導幼兒進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和思考,促進幼兒與環境的互動。在幼兒和環境之間,作為橋梁作用的教師肩負重任,不僅要讓環境成為教師,還要引導幼兒帶著十萬個為什么去探索與發現。如何發現、如何選擇、如何利用、如何轉化,都需要教師調動自身的覺察能力,并將環境資源通過教育手段體現出它們的價值。
幼兒園的一花一樹一草一石都是很好的教育資源,大樹下、草地上都隱藏著神奇的大自然問題,等待孩子們的發掘,幼兒會在飯后散步驚奇地發現,小蝸牛也在慢悠悠地散步,他們會好奇,會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老師,這是什么?為什么呀?”有幼兒發現掉下來的樹葉,他們撿起來觀察,紅的黃的綠的真好看!有的把樹葉拼成有趣的樹葉畫.......此時,教師要大膽放手適時指導,讓幼兒自主地與環境互動探究。
與大自然對話,鼓勵幼兒發現與探索,在生態藝術環境中尋找美、發現美和創造美;在幼兒園里要充分利用每一個空間,創設有故事情節的生態藝術環境,一步一小景,每個小景都講述著有趣的“生態小故事”,展現出一個充滿童趣、生態自然與愛的校園環境,讓孩子們每天都能與小景互動,在其中探索與學習。
教師要善于利用空間,創設自然有趣的互動式生態藝術教育環境,將教育目標融合在環境中,為幼兒提供參與環境創設的機會,幫助幼兒在自己所創設的場景中感悟、學習、體驗與進步。
二、在互動式生態藝術環境中實現和諧
在幼兒園中創設溫馨舒適、自然和諧、特色各異的教育環境,已經成為評價該幼兒園是否具有幼兒教育內涵發展和特色辦園的標準之一。
如何在互動式生態藝術環境中實現和諧自然、內容豐富、有教育意義,我們應不斷發掘和運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功能,讓環境會“說話”,給幼兒生動、直觀、形象的互動式生態藝術環境教育。
我園在幼兒園環境的建設中,充分利用本園自然環境中有意義的教育因素,結合本園特色生態藝術教育,力求園舍能達到自然環境和諧與生態童趣相結合的標準,體現自然生態返璞歸真的景象,彰顯原色的自然美。讓每個活動室內的環境都充滿生態主題風格,把活動區角層次化、特色化。校園的門口、操場、大樹下等都會呈現生機勃勃、鳥語花香的情景,在這樣一個優美和諧的環境中,幼兒充滿了舒適感、家園感和愉悅感。
我們給幼兒創造自然、互動、有趣的自然生態教育環境、和諧統一的環境氛圍、充滿童趣的景觀、生機勃勃的種植園、富有自然特色的裝飾物等,用心打造淳樸、自然、和諧、生態的生態家園,從而促進幼兒的發展。
三、在互動式生態藝術環境中彰顯自然
陳鶴琴先生說:“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兒童是在與自然和社會的直接接觸中,在親身觀察中獲取經驗和知識。”
大自然是孩子們的快樂之泉,在大自然中孩子們會發現許多奇怪的自然物,果殼、果皮、樹葉、樹枝、干花、石頭等,這些自然物種類繁多,是生態藝術創作的好材料。我們在生態藝術活動中,常常會選擇大量的自然物原生態材料給幼兒進行藝術創作,目的在于提供啟發自主創作的環境,通過讓幼兒與生態材料互動,讓他們敢于嘗試不同的方法,大膽地進行創作。因此,互動式生態藝術環境是幼兒創作藝術和表現藝術的展示地。
幼兒原創的藝術作品非常獨特,其創作中充滿了自然色彩,展現了獨具匠心的想法。他們在創作的過程中享受到生態藝術活動的樂趣,讓自然材料以環保的方式回歸生活,使非生命的事物成為藝術、擁有情感,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關心和熱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
如今,幼兒很少有親近自然的機會,因此,幼兒園需要盡可能地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自然資源,讓幼兒能在此環境中自由創作、大膽探索,并且積極地利用這些生態資源豐富幼兒的創作,讓他們拓展想象力、了解大自然,推動幼兒們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伴隨著深秋的到來,幼兒園里的大樹開始掉葉子了,教師帶著幼兒來到戶外,孩子們被鋪滿一地的葉子震驚了,紛紛跑過去玩起了落葉,于是有關“探索落葉的活動”應運而生。大自然環境資源為幼兒提供了藝術創作的空間和靈感,幼兒自身充盈的靈性使得他們在生態藝術創作中表現出多樣的、特別的美,幼兒把創作的生態作品展示在校園的每個角落,裝點校園,為校園增色不少,到處充滿了自然涂鴉的氣息。
由此可見,創設互動式生態藝術環境已經成為幼兒教育內涵發展和特色辦園的顯性表征,教師要因地制宜地利用良好的自然環境進行創設與有效運用, 讓幼兒與環境互動、對話,使環境成為幼兒學習的探究地、教育的資源地、生態藝術的展示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對幼兒園互動式教育環境創設的思考(余欣)
[2]淺談幼兒園班級互動式墻面環境的創設(丁鳳霞)
[3]環境和幼兒互動案例之我見http://www.doc88.com/p-5925039936074.html
[4]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具體案例論述如何創設互動性的幼兒園環境https://www.docin.com/p-2112317125.html
[5]《幼兒園生態美術特色課程的開發與探究》(梁侃 、趙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