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普及的背景之下,學校在教學管理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歸還學生的“主演”地位,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體,在這一過程中,不但需要打破傳統的班級管理體制,還需要班主任樹立正確的管理觀念。基于此,作為一名素質教育理念背景下的初中班主任,需要技術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思考讓學生自主管理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主體角色充分落實到實踐活動中,以求能夠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優化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效果。
【關鍵詞】創新? 班級管理制度? 學生? 自主管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3-0010-03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活動中,普遍是由班主任及班委會進行管理,一般情況下,班委會在組成之后,其成員不會發生較大幅度的變動,這就導致了在班級管理活動中,僅有少部分的同學得到了管理鍛煉的機會,而大多數班級成員并沒有得到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這就導致班級管理活動成為少數人的舞臺,影響了全體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班主任,我們要在時代的發展中對這種單一的管理模式做出改變,力求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管理活動當中,從而達到提升管理能力的目的,期望可以營造出良好的班級風氣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從事初中班主任這一職業的管理實踐經驗,對創新班級管理制度與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所起到的作用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班級管理制度創新的重要性
在傳統時期的班級管理活動中,由于固有管理模式的限制,班級管理活動的參與者僅僅是少部分同學,這就導致大多數同學游離于班級日常管理活動之外,而沒有對每一名學生的發展引起重視,也無法帶動班集體的進步,并不符合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班主任,應根據新時期教育環境下嶄新的管理理念,改善管理教學方法,做出對傳統的班級管理制度進行創新的實際行動,打破固有的班級管理模式的限制,能夠使得大多數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的管理活動中,以求形成人人為班級做貢獻的良好風氣,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深刻體會到創新班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班級管理活動需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翁,通過尊重、信任、激勵、引導等管理手段,激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活動的激情,并且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這對班級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班主任,必須通過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實施管理工作,如此才能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有機會參與班級管理活動,進而在班級管理活動中樹立正確的三觀并培養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從而充分改善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下進步、成長。
2.初中階段的班級管理策略分析
在班級管理活動中,需要發揮學生的管理主體地位,并且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管理工作的創造力,同時在管理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管理信心,進而對學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性形成一定保障。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班主任,不能只從理論上分析,還需要運用實踐證明,為此下文對此特別進行了舉例分析。
要想在班級管理活動中有效發揮學生管理的自主創造力,必須讓學生參與到班級日常管理活動中來,讓初中階段的同學學會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訴求,與此同時,班主任需要做好“導演”的角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活動,并且幫助學生修改自己的意見,通過努力來一起實現創建優秀班級的目標。例如,在創建優秀班級的過程中,全體學生需要制定班級的班規,這就需要班級內部的所有學生一起出謀劃策,于是,我將學生劃分成了交流小組,在遵守中學生守則及校規校紀的基礎上一起討論,對可信度和可行度較高的建議進行深入探討,于師生合作的情況下共同明確了班級管理的目標。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鼓勵學生參與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有效發揮全體學生的創造力,同時體現班級管理的民主性,還有利于學生履行自身的義務,并且降低班主任自身的班級管理壓力,使學生真正意義上參與到了班級的管理工作,切實提高初中班級管理效率。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活動中,存在一些性格較為內向的同學,對管理活動并不上心,在提建議、參與發言等環節也是一直處于沉默狀態,這與長久以來的班級管理制度有關。在傳統時期的班級管理活動中,班級管理工作普遍由班干部開展,并未給其他同學提供鍛煉機會,這就導致部分同學在參與班級管理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出不自信、畏縮的情況。在此情況下,班主任需要對學生一視同仁,注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事務,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工作的一分子。例如在班干部競選的過程中,班主任讓學生積極參與投票,這對于普通學生的影響不大,但是可以對內向的學生形成明顯的參與體驗,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才是班級的主人,同時這也是對實施民主管理的一種體現。此外,班主任可以在班級內部實行任期制,每位班干部的任期為一學期,最多連任兩期,這也給了其他同學參與競選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模式下的長期連任制的弊端。如此,降低了每任班干部的工作壓力,也給了每一名學生參與管理工作的機會,從而充分提升了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效率。
在傳統教育時期,不少班主任總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來選任班干部,這對促進學生的發展極為片面,也忽略了一些學生的進步,為此,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不能單純依靠學習成績,還應該加入表現分,即該學生在班級日常事務中的表現。例如,在進行學生綜合成績平均的時候,可以采取“三七制”,表現分占評價成績的30%,學習成績占評價成績的70%,然后通過加權平均算法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分數進行計算,這樣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活動的熱情,另一方面可以給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提供展現自我的方式。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學生綜合評價必須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生活行為形成全面徹底的概括,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非朝著“高分低能”的方向發展。如此才是為了學生發展著想的具體思想與行動,這對班級管理質量的改善才是有幫助的。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是確保學生發揮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首先,作為班主任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和理解,積極引導和鼓勵他們學會質疑問難、鼓勵獨立思考,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親切感,而不是產生對班主任的畏懼感。在創新班級管理制度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積極倡導民主平等,耐心傾聽學生意見,對于學生要多鼓勵、少批評,這樣才可以使學生敢想敢說,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班主任要盡可能地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構建以學生為核心的管理機制,注重對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以積極的情感參與班級管理工作。在班級管理實踐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對學生主人翁意識的培養,在開學初期,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對教室進行布置,并組織學生對班級文化及內涵進行討論,通過活動課或班會課來發揮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例如,可以通過開展“我愛我班”、“我是班級小主人”、“我為班級添光彩”等活動,來明確每一位學生都是班級的主人,這樣既可以實現對班級管理制度的創新,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創新班級管理制度時,豐富的課外活動既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而且還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學生對管理知識的認識再不僅僅局限于一些空洞的理論,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實踐才是檢驗整理的唯一標準。具體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開設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類型,為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供更好的舞臺。作為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展競賽、小品、討論、游戲等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并借助“一分鐘競賽”活動來挖掘學生的記憶潛能和注意力;(2)每一項課外活動的開展都需要滿足同學的興趣、愛好,以確保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在班級管理制度實施過程中,班主任可以通過組織班級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自主思維,并引導和鼓勵他們加入自己的想法與構思。這樣,既能夠在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效提升了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質量,達 到了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目的。
除了上述幾條對策之外,班主任在引導學生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還應該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提高班級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且引入淘汰競爭機制,讓學生在班級管理活動中樹立競爭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自主管理的能力和堅強、獨立的品格,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班主任,要知道自己需要起到的是引導的作用,而非取代學生占據主體地位,硬性要求學生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應該做,什么是不應該做的。因此,班主任必須把控好自身的參與度,確定自己的角色,建立出和諧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得到良好的進步與成長。
3.小結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班主任,要認識到從事這份職業的責任和義務,從而拿出積極的情感去履行,尤其是在班級日常管理活動中,班主任更需要加強班級管理制度的創新,需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發揮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幫助內向的同學樹立自信,并且通過切實可行的管理機制確保管理活動的有效性,與此同時,班主任需要扮演好自身角色,加強對班級管理活動的引導,提高班級管理效率,使學生在充分和諧氛圍的課堂環境下中有一個良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馮愛華,陳芬芬.讓班級成為學生自主管理的園地——對班級學生自主管理的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32):86-87.
[2]丁曉飛.初中學生班級自主管理問題研究[D].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2017.
[3]武小亭,方成智,武芳芳.初中生自主管理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10):179-180.
[4]馮瓊玉.讓班級成為學生自主管理的樂園——以白銀市第六中學某班為例[J].求知導刊,2019(2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