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
音樂課師生問好環節教學,是上課的第一環節,也是師生情感交流、思維碰撞的最好契機。師生問好可以突破音樂學習時間、空間、學科、手段上的限制,為學生展現新穎的學習環境,為學生通過音樂學習促進人格的健全、提高綜合素質、發展人文素養和藝術能力提供更多的途徑,使他們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悅與滿足,身心和諧發展。師生問好環節通過以音樂為主線的藝術實踐,滲透和運用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更好的理解音樂的意義及其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特殊表現形式和獨特的價值。
一、遵循小學生學習特點,抓住興趣本質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責怪學生課堂上舉手不積極,上課不專心,課堂不活躍。反思一下:這是孩子們的錯嗎?我們是否站在了學生的角度去想過呢?孩子們需要的是一個怎樣的課堂?是有趣、鮮活、生動、和諧、音樂課堂創新不僅要創造全新的音樂教學,還要更注重每個教學環節一點一滴的改變。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內容、學生的年齡特點、學校條件等因素不斷變化師生問好的教學環節,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新鮮感。積極而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來。我們應該緊緊把握住學生善于求異,喜歡探索的心理特征,適時變換自己的教學方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啟發學生的情商,調動學生的情感,發揮其好奇、好動、好勝、好玩的特點,給他們足夠的空間,鼓勵他們勇于探索,勇于表現,勇于創新,使我們音樂課堂的音樂之花開得更艷,音樂之果結得更多,音樂之根扎得更深。
二、遵循音樂教材要素,為教學目標服務
音樂要素是指旋律、節拍、節奏、力度、速度、和聲等音樂組成部分。把握教學內容中主要音樂教學要素的特征,充分運用在這一領域中。抓住貫穿音樂教學的主線,充分發揮音樂要素的不同表現手段。
(1)創編節奏——體驗“師生問好”的音樂脈搏。節奏是音樂結構的脈搏,是組成音樂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學生學習音樂要素的過程中,節奏訓練就是很關鍵的一步。低年級是培養學生節奏認知的最重要階段,把教學新歌的節奏難點變成問好歌,讓孩子們在師生問好中進行節奏韻律的體驗和感受,為新歌曲的學習奠定基礎。
(2)創編旋律——遵循“師生問好”的基本要素。旋律是音樂要素中的基本組成部分。每次問好教師采用不同的旋律和節奏,歌詞基本固定,學生模仿教師演唱的旋律或者是節奏來即興編創師生問好歌曲。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歌唱的音準和節奏能力,也可以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創新意識。
(3)創編歌詞——激發“師生問好”的興趣手段。學生因有興趣而喜歡,因喜歡而熱愛。教師應抓住學生這個心理特點,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在學生已經學過的歌曲中選擇學生喜愛的、有典型性的、有代表性的歌曲片段,由易到難,進行歌詞創編。
“師生問好”是一把拉近師生距離的尺子。把握好了,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把握不好,也許就會成為音樂教學環節的“擺設”,教師在音樂教學進行師生問好的時候,應該以“音樂”為本,視具體教學內容進行運用,既能體現音樂本色又能體現音樂內在豐富的內涵,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音樂教學若能抓住事物的變化特征,讓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充滿審美的氣息,那我們的課堂必將成為一個充滿生機、充滿激情的天地,師生必將走進一個更加廣闊的創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