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娟
舉辦小學英語說唱活動,就是指利用英語說出英語歌謠或者是兒童歌曲的一種方式,在語言上融入旋律,學生可以快速掌握英語知識,同時教師能夠在實際說唱過程中配以聲音或者是相關舞蹈,從而使學生深切感受使用英語表達方式所獲得的快樂,有效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
一、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課堂教學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可以使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英語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該明確本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如采取說唱形式推動課堂教學進程,首先應該通過教學手段將學生的英語興趣充分激發出來,故在備課過程中應該全面了解學生實際發展情況,同時對于上下學期歌謠,必須確保前后存在一定的聯系或者相互呼應依據學生入校時間慢慢提高學習難度,能夠保證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英語學習水平。英語教師應該有效把握教學
進度,不可以太急躁,否則學生就會出現逆反心理。通過音樂形式能夠讓學生對母語以外的語言產生不同的感悟,利用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來促進其對英語的熱愛,使其在旋律的伴隨下對英語單詞產生深刻的印象。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中的“clor歌”,通過英語和漢語相結合的方式構成比較押韻的句子,學生通過朗朗上口的讀唱形式,就能夠準確掌握“white”,“black",“red",“blue"這四個單詞的發音。相對于教師單純講解發音規律而言,說唱方式比較通俗易懂,同時可以讓學生迅速理解單詞的含義。
又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中的“動物歌”,也是通過英語與漢語相結合的方式構成的簡單歌謠,具有非常歡快的旋律很多時候,小學英語初學者無法對輔音進行連續發音,很容易出現吞吐或者是連續情況,一旦音樂旋律停止,那么學生就會受到中文閱讀習慣的影響而發音清楚,也就是將詞末輔音也清楚地發出來,如單詞“dog",學生就會發出“g”的音。這時英語教師應該及時指出類似重讀音節,特別是在備課過程中著重注意該類問題,以利用高效教學手段來增強學生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
二、實施問答式教學手段
提問能夠有效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能夠在提問環節獲得“投石問路”的效果,掌握學生英語知識的獲取情況,并且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導入各種學習內容。如果所設置的問題具有足夠的合理性,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在遵循先易后難的教學原則下,循序漸進地采取各種措施來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已經學習到的英語知識。同時,使學生在主動探尋英語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解決辦法,鑒于此,英語教師可采取簡單問答模式引導學生獨立探究英語歌曲里面的主體思想,學習目標語言,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中的“窗戶和門”這一歌謠對于“打開窗戶( open window)““打開門( open door)”“關上窗戶( close window)”“關上門( close door)”這四個句子,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朗讀具有一定難度的句子,當學生對這些句子存在一定認知以后,就可以自己去朗讀句子,并且有效掌握“ open window",“ open door”,“ close window"," close door”,從而對這首歌謠的把握有一個新突破。
三、導入情最式教學模式
采用情景導人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小學生可以更加真實地參與英語學習過程,同時促使學生產生一定學習需求,這對提升學生英語知識探究能力十分有利。在教學英語歌曲的時候,教師要能夠對配圖或其他相關工具進行充分利用。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里面的“water”這一歌謠,里面“坐著boat游啊游,monkey為我拍拍手,rabbit為我來加油”的畫面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這情景以視頻或者是圖像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播放相應的音樂旋律,這樣學生就會對這首英語歌謠產生很大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歌謠說唱過程中了解歌謠內容,對英語單詞有一個深刻的記憶。可見,英語教師組織英語說唱活動時,能夠通過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采取導入情景式具體教學模式,將構建生活情境所具有的功效充分發揮出來,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學習知識。
英語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組織說唱活動可以使英語學習更加有趣,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說唱學習方式能夠有效改善其英語知識學習效果,使其快速掌握英語基本應用技巧。同時,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合理改編歌謠,對學習步驟進行優化,將英語歌所具有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從而獲得比較理想的英語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