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 呂佳妤 馬駿

【摘要】目的:探討COVID-19肺炎疫情下云課堂BOPPPS與案例學習(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學方法相結合在醫學留學生腎內科教學中的應用的效果。方法:選擇溫州醫科大學留學生60名,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0人。實驗組將應用BOPPPS結合CBL的教學法,對照組則采用傳統授課的教學方法。兩組教學效果最后通過考試和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綜合評估。結果:兩組試卷分數差異有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留學生認為BOPPPS和CBL結合可提高留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師生交流,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提高發現自身的優缺點能力、并認為BOPPPS和CBL結合教學模式對自己學習有幫助,希望繼續實施BOPPPS和CBL結合教學模式,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云課堂BOPPPS結合CBL教學方法在醫學留學生腎內科教學中可顯著提高留學生病理學的教學質量,值得在今后其他臨床教學工作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教學模式? 內科學? BOPPPS? 留學生? COVID-19
【中圖分類號】R18;R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3-0168-03
在COVID-19肺炎疫情肆虐期間,云課堂學習成為了當前學生學習活動開展的主要方式。新學期,統籌各方資源、整合各類教學平臺,積極組織課程開展云課堂教學活動,實現了“停課不停學”在學生中的全覆蓋。助力留學生在疫情期間保質保量學好“網課”。特殊時期,作為醫學部特色教學模式的BOPPPS教學,是否如期開課?應該如何開展?上課效果如何保證?成了新學期留學生教學的“絆腳石”。
醫學留學生的受教育背景存在差異,和國內人民進行語言交流時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腎內科是臨床一門特殊的學科,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實踐性,和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因交流存在困難以及不斷發展進步的新理論、新技術的出現,在腎內科,傳統的臨床教學模式以及在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方面存在不足的教學模式已經和現代醫學的要求不相符了。為此,腎內科的課程教學需要做出改變,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發揮組織引導作用,提倡有效教學。
而BOPPPS 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多媒體教學方法,近幾年在國外興起,BOPPPS模組正是一個能夠協助教學者拆解并分析教學歷程、找出教學盲點、進而改善并提升教學成效之有效工具[1]。
簡單來說,BOPPPS是教師用來對課程設計進行評價的工具[2,3]。其基本概念是切割教學內容,使之成為多個小單元,每個小單元約15分鐘,人的專注力大約只能維持15分鐘。每個小單元內有其“起承轉合”,各個小單元組成的單堂課程也遵循這一脈絡。BOPPPS便是將課程依起承轉合切分為六個階段,依序為導言(Bridge-in)、學習目標/結果(Objective/Outcome)、
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及摘要/總結(Summary)。根據認知曲線對此種教學方法進行設計,有利于將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促使其臨床綜合思維能力得到提升。CBL定義是以典型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作為醫學常用教學方法,有鮮明形象的特點[4-6]。本文研究BOPPPS聯合CBL課堂教學法在腎臟病教學中的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背景資料
選取溫州醫科大學60名留學生,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30名,對照組30名。實驗組:14名男性,16名女性。對照組:男性18名,女性12名,年齡在18-24歲之間,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而實驗組則采取BOPPPS教學與CBL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上述基本資料的比較上,兩組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
1.2教學方法
以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希氏內科學》英文改編版為主要教材,包括腎臟病學總論與各論,各論包括腎病綜合征,各類腎炎,腎衰竭等主要章節病例。利用Dingtalk進行網絡授課。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即教師通過PPT集體授課,講授常見病例,講解該病例的診斷思路及治療方案。
1.2.2實驗組
采用BOPPPS結合CBL的教學方法。教師認真研究教學大綱,挑選典型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把腎內科臨床重難點問題做成微課內容,時間大約在10~15min,采用新型教學方法,以多媒體加以呈現。對于所選病例中存在的問題,盡量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對問題進行分析并運用所學知識將其解決。現以腎病綜合征這一課為例展示。
第一階段:引言(Bridge-in)。圍繞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學情及教師自身經驗,以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提問或者講故事的形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進而順利引出新的教學內容。第二階段:學習目標。針對課程教學大綱進行撰寫和設計。教師應明確地向學生說明本部分的學習目標,具體包括認知、情感以及技能等方面,讓學生明確在該部分的學習中應學會什么。第三階段:前測。以小問卷、啟發式問題等形式進行,主要是為了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點及投入程度進行追蹤,以便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對教學方式及內容作出適當的調整,也讓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知識并進一步明晰所要求掌握的內容。比如提問腎病綜合征的易患人群是哪些?腎病綜合征的分類?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病理分析?借此加強聯系之前學的病理學及診斷學知識。第四階段:參與式學習。參與式學習是教學的主要環節,帶教老師認真分析教學大綱,選擇其中的典型案例進行探討,將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挑選出來做成微課,時間控制在10~15min,采用新型教學方法,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內容。教師應用最新的CBL教學理念和授課技巧,盡量讓學生去研究和找出案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認真分析,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解決。第五階段:后測。讓學生提交1分鐘答卷形式回答“今天學習腎病綜合征最重要知識點是什么”、“還有什么問題沒有回答”來反饋是否對學習內容充分掌握,相應的學習目標是否達成,客觀評判本部分的學習。第六階段:總結。對于本次學習的主要內容特別是重點內容請學生進行總結或者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通過對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對學習成效進行點評、提供拓展閱讀的文章,以引出下次課的講授內容。
1.3效果評價
教學結束之后組織進行統一考核,以考試和問卷型調查相結合的方式,評價兩組教學效果。考試采取閉卷形式,由腎內科留學生教研組統一命題,內容分臨床實踐能力與腎內科基礎理論的知識考核。理論考試包括相關基礎知識及專業知識,臨床思維題(考查病例的診斷及治療思路),以書面的形式寫下診斷要點及診斷名稱、鑒別診斷及可以進一步開具的檢查手段及治療方案來考查學生臨床思維。問卷調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學習興趣,師生交流,發現和解決問題,基礎和臨床之間的聯系,發現自身的優缺點,現有教學對自己有無幫助,希望繼續現有教學模式。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分析軟件選擇SPSS20.0,研究得到的計量和計數資料的表示方法分別為x±s、%,并分別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卡方檢驗,判斷統計學差異存在的標準為P<0.05。
2.結果
在考試成績上,較之于對照組,實驗組明顯更高,對比結果顯示P<0.05,統計學差異存在,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在考試中的成績比較(包括主客觀題)
同時,實驗組留學生認為BOPPPS和CBL結合可提高留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師生交流,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發現自身的優缺點能力、并認為BOPPPS和CBL結合教學模式對自己學習有幫助,希望繼續實施BOPPPS和CBL結合教學模式,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目前,對于留學中國的醫學留學生來說,其生源主要是來源于一帶一路的非洲及南亞國家,學習腎臟病學對于他們以后從事臨床工作很有必要。而對于帶教老師而言,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就是怎樣使學生在有限時間對腎臟病學常見病的理論知識和診斷要點加以快速掌握,提高對疑難病例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以及治療能力。
與傳統的教學形式相比較, 網絡云課堂具有反應快速、打破時空限制、服務面廣、節約社會成本等諸多優點;同時因COVID-19肺炎的傳播特點, 在此時期無法進行人群聚集的團體授課, 許多高校均已停課, 本著“停課不停學”的原則,我校開展采用網絡形式進行云課堂教學,有效避免了傳統的面對面授課教學模式交叉感染的風險,利用“互聯網+”技術,也是新時期醫學教育及改革亮點。面對COVID-19肺炎這種突然流行的傳染性疾病, 網絡云課堂在COVID-19肺炎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效的教學結構,須符合BOPPPS的要求,就如同好的文章寫作,皆落實“鳳頭”、“豬肚”及“豹尾”之原則。課程(文章)的開頭要像鳳凰的頭一樣漂亮,才能吸引學生(讀者)的注意力,激起學習(閱讀)動機。中段則要如豬肚般飽滿,有著充實的內容,目的是要增加學生(讀者)的參與度(專注力),避免學生(讀者)精神不濟的情況發生。結束則要像豹尾般有力,為整段課程(論述)做遒勁的總結。使用BOPPPS教學模式,能夠有計劃地分割教學時間,不僅能夠聯結一門課程與其前后課程,更能在教學歷程中,充分建立教學目標、教學行為、學習活動與教學評價的良好循環。
BOPPPS是一個可以活用在各類教學形態之下的教學模式,教師若是初次接觸BOPPPS教學模式,可利用微型教學的形式加以演練。待熟悉各項技巧之后,再依實際教學實踐運用BOPPPS,借以達成效果、效率、效益兼具的有效教學。
BOPPPS的臨床教學方法在很多醫學專科,如生物化學、倫理學及病理學等基礎學科都有應用,且獲得的效果良好,得到一致認可[1-3]。目前臨床學科應用BOPPPS尚有待加強與普及。同時也應加強這種全新教學模式在留學生教學方面的應用。在新醫學教學改革形勢下,我們認為采用BOPPPS和CBL相結合的綜合教學模式比傳統教學方法能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有助于留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與成績。同時也彌補了由于網絡授課無法和學生面對面交流產生的隔閡感的不足。
但是這種嘗試也發現了幾個問題:(1)教師備課壓力變大:BOPPPS與CBL教學涉及許多相關的基礎和臨床知識,內容跨度大,因此,備課更有挑戰性。(2)案例編寫難度較大:目前尚無留學生案例式內科學教材出版,故此研究中采用的案例由教師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有針對性地選擇典型的臨床病例,尋找典型病例有一定難度。通過這次教學嘗試,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一個充滿創造力的教學模式及互聯網新應用,能夠使枯燥的醫學知識變得更加有吸引力,更好地服務于一帶一路留學生的醫學教學。
參考文獻:
[1]周春仙,張悅,吳琳群等.BOPPPS教學模式推進以學生為中心的病理學課堂教學實踐[J].中醫教育,2018:37:50-52.
[2]陳玲玲,彭貴海,王丹舟等.混合式BOPPPS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9:18:936-941.
[3]黃敏,周艷艷,徐安莉等.BOPPPS模型在醫學生物化學微課教學中的運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75-76.
[4]湯其強.病例導入法在神經病學大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醫學,2016:37:479-481.
[5]王德選,金可可,倪世容等.案例教學法在留學生病理生理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7:164-166.
[6]吳海波,杜軍.實時病理遠程會診系統與PBL和CBL結合在臨床病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