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蘭

摘 要:信息技術課程的線上教學,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讓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計算機語言的基本要點。文章以網絡信息平臺為教育載體,從民族地區線上教育實踐角度出發,圍繞學生的發展需求和教學目標,對疫情視域下信息技術課程線上高效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疫情防控;線上教學;計算機;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2-0036-02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學校已經基本實現了移動互聯網的全面普及和應用。因此,為了保障教學效益,提高教學效率,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教師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應充分利用好釘釘、QQ、微信、慕課等各類在線學習平臺和教學工具,構建師、生、家一體化的網絡在線教學平臺,讓學生可以在先進的通訊技術和網絡資源支持下,獲取豐富的知識經驗。本文主要對疫情視域下信息技術課程線上高效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一、提高家長的監督能力,規范學生的學習過程
首先,教師與家長要協同合作,發揮家庭的管理、監督作用,引導學生專注于學習。當學生解答習題時,家長可適當監督孩子,避免孩子在網絡上查找答案,出現作業抄襲的情況。其次,教師要兼顧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的引導,每天有計劃地為學生布置線上學習內容,要求學生按照學習清單,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進度,讓學生在實踐、探究、求證的過程中,高效、細致地掌握難點、重點知識。教師在設計線上清單內容時,要緊密結合學生的興趣和經驗,根據信息技術教學目標,編制符合學生認知結構的新穎材料和學習任務,既要清晰完整地教授基礎知識,又要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使學生可以在家長的幫助和引導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節奏完成對專業基礎知識的建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利用清單,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歸納知識要點,鼓勵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自查、自學,讓學生在收獲豐富經驗的同時,有效提高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教學“個性化桌面設置”時,教師可圍繞“任務欄設置”“顯示屬性設置方法”“日期、時間設置方法”等教學目標,編寫線上課程任務清單,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知道怎樣學習、怎樣操作、怎樣思考,并能在實踐操作中根據學習任務目標,選取合適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線上課程學習單,是指導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的導學材料,要求學生能根據清單題目的引領,持續加深對重點、難點的分析理解,在掌握知識概念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疑惑和問題。 其中,“在線學習單”強調學習目標的針對性、導向性、評測性。而“問題探究單”則突出學習的探究性和開放性,要求學生在熟悉知識要點后,對Windows系統桌面操作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究和思考。教師:“請同學們在線接收文件,想一想Windows正常啟動的標志是什么?今天我們要學習Windows桌面的相關操作,請大家結合前期學習的基本操作技能,按照學習清單,完成以下任務步驟,并在表格空白處,填寫自己的相關操作過程。”
教師在線上課程教學中,要突出學習的自主性和創新性,引導學生在實踐驗證中帶著問題展開思考探究,促使學生能在有意義的任務目標的啟發下,發散思維,有計劃、有步驟地自主探究和學習,親身經歷問題的發現、分析和解決過程,在收獲成功體驗的同時,有效強化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二、注重創設良好的線上教學氛圍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線上教學的整體質量。教師還要利用微課視頻素材進行教學講解,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這樣既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活躍課堂氛圍,增加學生對知識技能的學習興趣。在網絡平臺,教師要為學生打造一個自由自主的雙向交流空間,鼓勵學生結合優質的網絡資源,共同分析、解決問題,交換觀點,分享經驗,不斷強化對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教師在線上既可通過語音、圖文、視頻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助指導,也可利用視頻通訊與學生展開一對一或一對多的互動、評價、指導、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薄弱點。在線上授課中,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啟發者、輔導者,科學組織學生在問題探究、合作交流等多樣化的學習中,高效完成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架構。
例如,教學“信息的搜索”時,教師要為學生創設鮮明、新穎的學習主題,組織學生在探究性的網絡環境中自主掌握利用搜索引擎獲取信息的有效方法,并對搜索引擎進行分類。然后教師以主題任務的形式,組織學生自主提煉關鍵詞,并選擇合適的搜索引擎對需要的信息進行查找和搜索。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展示匯報學習成果,讓學生在多樣化的網絡學習中結合親身體驗,完整表述百度、搜搜、谷歌等搜索引擎的功能,了解全文和目錄搜索引擎的不同類別。
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思考空間
教師在線上課程教學中,如果操作講解速度較快,會導致學生對不懂的問題無法及時進行提問,對知識難點、要點掌握不全面。因為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對初中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所以教師在線上授課時要為學生留有充足的學習、思考空間。首先,在具體的操作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不懂的問題打在公屏上,并允許學生進行語音提問。教師要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確保學生能夠及時、全面、高效地掌握本課所學的知識要點。其次,在線上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和作用。教師應科學把控、合理調整教學進度,引導學生在互動探討中運用邏輯思維和計算機語言,探索出專業知識概念的本質特征,促使學生在深刻把握知識基礎上,形象化地描述出問題的解決思路。
例如,教學“動畫素材的獲取”時,教師可利用微信平臺的教學優勢,以圖文或微視頻的形式,向學生直觀展示動畫文件下載方法,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動畫資源獲取的基本途徑。“鼠標移動到GIF動畫文件,快捷菜單執行圖片另存為保存文件”“網頁中的 Flash 動畫文件,在觀看瀏覽后,已經下載到C:\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只需打開路徑找到需要的文件即可”,對于以上獲取素材的方法,教師可通過微視頻直觀、形象、迅速地將知識信息傳遞給學生,確保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高質地掌握Flash 動畫和一般動畫文件下載的基本方法,達到學習效果的最優化。在線上課程中,教師還要提前設想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并依據學生的不同能力,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Flash動畫文件下載、制作等相關學習資料,讓學生在不斷嘗試和摸索中感受設計多媒體作品的學習樂趣。而且,學生在具體實踐中,還可結合自身的學習需求,自主登錄學堂在線、智慧樹、學而思等學習平臺,觀看或下載點播課、直播課等優質課程資源,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與獲取,掌握在網頁中獲取動畫資源的方法。
四、結語
總之,在疫情防控期間,教師要充分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讓知識難點、重點更加細致化、模塊化,使學生可以在優質網絡資源的作用下,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探索學習。教師還要通過師、生、家三位一體的在線課程計劃管理,有目的、有計劃地強化學生的計算機思維和信息技術知識應用能力,逐步加深學生對信息技術專業基礎性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秀玲.信息技術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02).
[2]肖學玲.特殊時期的在線課程教學方式變革研究[J].集成電路應用,2020(11).
[3]薛禮,凌江川.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網絡教學有效策略思考[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