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
摘 要: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大背景下,單招教學在職業學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構建學生樂學、想學、會學的高效課堂成為中職學校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學案導學”是實現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的基礎,是編制校本教材和精準實施的依據,是實施高效課堂的有效手段。教師可通過“學案導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案導學;機電專業;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2-0070-02
“學案導學”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一改教師單純講、學生被動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中職學校應組織教師研究并編寫一套貼合學生實際,促進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師生互動的“教學合一”的導學案,讓學生通過導學案明確知道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具體知識點,切實提高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及復習鞏固的有效性,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本文以中職單招機電專業課程教學為例,探討“學案導學”的實施策略。
一、通過“學案導學”,實現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
初中學校學生中考失利后沒有機會進入高中學習,也就沒有機會進入高等學府深造,而職業學校對口單招升學解決了這個問題。由于升學考試的體制設置的特殊性,專業課程成為學生升學的重要學科之一。傳統的專業課堂授課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方式陳舊且單一,導致學生無法在輕松和愉悅的環境里學習新知識,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升。導學案的制作和提出使授課模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能夠使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有了自主創新能力和學習愉悅感的獲得,讓傳統呆板的課堂出現了生機,主體作用得到了最大體現。為此,教師應合理設計導學案,使自己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統一,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1.精心設計,編排導學內容
第一,學案應該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緊扣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貼合對口高考學科考綱要求,突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帶著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第二,搭建知識框架結構,使學生能夠明確領悟到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教師應提前設置復習和預習環節,促進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構建知識體系,讓學生能明白前后章節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知識架構的規則、知識本身的應用價值。第三,開展情境教學,促進學生策略性知識的形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2.有效利用,輔助教學實施
教師在教師中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式:啟發式,適用于新授課(學生提問→小組討論→歸納總結→練習鞏固);敞開式,適用于復習課(學生質疑→主動探究→總結知識→實踐應用);實踐式,適用于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教師演示→學生嘗試→系統評價→課后作業)。這三種教學模式各有特色,存在差異。教師應為學生搭建平臺,幫助學生有效學習,促進學生學習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發揮。例如,在教學電工基礎課程時,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方案完成教學過程:學生課前完成導學案中復習與預習部分,進行新舊知識點的銜接;進行課堂知識點講解,讓學生領悟并初步理解內容;設置重要例題,講解解題規范與技巧;學生進行課后練習與拓展訓練,鞏固內容與解題技巧;進行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讓學生在完成課后習題和拓展練習之后書寫自己的學習反思和有困惑的地方。教師應注意導學案與一般教案、講義的區別,不能把導學案做成單純的練習模式和講義模式,混淆導學案的概念。
二、通過“學案導學”,編制校本教材和精準實施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已有一定程度的應用,能夠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實現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教師在運用這種教學模式時,一般要設計出要求明確的自學提綱,提供必備的參考書和學習輔助工具,學生也要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機電專業理論課教學中,教師應以“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為突破口進行教學改革,深入研究,不斷實踐,力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當前,職業學校校本教材的編寫和使用已經逐步常態化。學校從學生學情出發,以單招考試大綱要求為基本依據,利用一批有多年中職電工類課程教學經驗的教師組成開發團隊,利用教師長期積累的優質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共同開發。課程以模塊的形式體現,每個模塊分若干個專題,各專題又有各個知識點組成,主要有理論知識及重難點分析,有利于教師的教學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各知識點分層次鞏固練習,能使學生全面掌握對口單招所要求的理論知識內容。
導學案主要呈現在學生課前自學的環節,要求學生通過預習完成課前練習,注重新知識點的預習,設置習題貼合教材,讓學生逐步理解教材知識。學生還可以把有困惑的地方記錄在學案中,待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點撥、答疑、講解等。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掌握正確的自學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而這些習慣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學生受益終身。
三、通過“學案導學”項目化,構建高效課堂
機電專業課程既強調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又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但當前中職學校機電專業課程存在理論和實踐教學分開、程序設計和實驗驗證相互獨立、教學項目任務設置過于固定等問題。而在機電專業課程教學中應用“學案導學”模式,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第一,針對專業課程特點采用特定的教學模式,強調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有效教學模式。理論知識輔助實踐教學的展開,既有利于教師的教學,又能輔助學生的學習。第二,更好地解決了理論實踐脫節的現象,強調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的重要性。這種相輔相成的教學理念,師生互動更為有效,可以最大限度發揮教育的效能,使學生獲取知識全面透徹,動手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項目化導學案在實踐授課環節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分兩個模塊實施。第一,對輔助實踐教學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和練習。學生在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熟悉和掌握。第二,對動手實踐環節進行優化和整合。這個部分要求教師實操演練,可以配以視頻教學、演示技能和注意事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輔以信息化教學平臺,先看再練,邊學邊練,從而更好地掌握實操技能。教師還應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漸進式的教學,并進行有效的評價,提高項目化導學效果。
總之,“學案導學”是實現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的基礎,是編制校本教材和精準實施的依據,是實施高效課堂的有效手段。但“學案導學”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靈活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容易束縛學生的思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容易脫離教材,完全依附于導學案,甚至丟棄課本,這是不可取的。教師應努力探索課程改革下的專業課教學方式,優化導學案的實施效果,使自身的教學經驗更好地服務于學生。
參考文獻:
[1]李小君,房宏.“學案導學”教學法的實踐與反思[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9(02).
[2]劉慶生.“學案導學”教學法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2(12).
[3]蘭精.“學案導學”模式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9(24).
[4]耿穎杰.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英語課程與教學模式——學案導學、分層次教學實踐與探討[J].職業,2016(02).
[5]貝翠莉,屠高雄.導學案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8(09).
[6]黃書河.淺談導學案在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中的應用[J].職業,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