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倩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 沈陽 110034)
華德福教育起源于德國,是有80多年歷史的完整而獨立的教育體系。自2002年華德福教育步入國人視野,并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我國的教育,尤其是學前教育中。其以人智學為理論基礎的教育體系、強調兒童自我教育和在自由中學習的理念對我國當下的家庭環境創設極具借鑒意義。
華德福教育提出早期教育應按照尊重童年、節律和重復、安全感、連續性和可以分享的理解五大主題進行。[1]通過教育者對這些主題的積極承諾和踐行,立足于當下生活,以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為核心,為幼兒營造一個尊重其生命狀態,充滿愛、安全和溫暖的成長環境便是華德福早期教育的核心。處于早期教育階段的幼兒,其成長的主要環境便是家庭和幼兒園。由此,從華德福早期教育的角度研究當前幼兒家庭環境的創設現狀,為幼兒家長創建更健康、更優質、有利于幼兒成長的家庭環境提供借鑒,進一步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
本研究采用問卷法。
本研究根據華德福教育體系的內容和理念,結合張亞榮研究中對家庭生活的分類,將華德福家庭環境分為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個維度進行問卷編制[2]。其中物質環境中包括玩耍空間、衣服、飲食、書籍、玩具、生活作息、旅游7個子維度;精神環境包括愛的氛圍、規則、家園互動三個子維度。在問卷設計上采用五點計分法,讓參與調查的家長根據實際家庭環境,做出1-5分的家庭環境評價(數字越大表示評價程度越高)。該問卷經檢驗,信度大于0.7,說明具備良好的信度水平。同時,通過KMO及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分析,各維度上題目的標準化系數均大于0.5,說明具備良好的結構效度。此次調查覆蓋全國范圍,共發放31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00份,有效率為96.8%。
總體來看,當前幼兒家庭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創設都與華德福教育理念基本相符。相較于物質環境創設,家長在精神環境創設上與華德福更為契合。
幼兒家庭物質環境的創設現狀如表1所示,玩耍空間、衣服、飲食、書籍、玩具、生活作息和旅游方面均處于3—4分水平,表明當前幼兒家庭的環境創設均基本符合華德福教育理念;其中,飲食、生活作息和玩耍空間得分趨于4分,說明家長在幼兒飲食方面較為贊同華德福理念中的為幼兒準備清淡、有利于強健幼兒脾胃的飲食,不給幼兒帶任何零食、飲料到學校等;在幼兒生活作息方面較為贊同華德福理念,能夠有意識地培養幼兒有節奏的生活作息;在玩耍空間方面也符合華德福理念的獨立、固定、色調溫和、采光良好、空氣通透的玩耍環境。

表1 幼兒家庭物質環境現狀
幼兒家庭精神環境的創設現狀如表2所示,愛的氛圍、規則和家園互動方面均處于4分左右的水平,表明較符合華德福教育理念;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家園互動這一維度,說明在家庭精神環境的創設中,家長對于華德福教育理念中的通過教師家訪、電話郵件通信、積極陪同幼兒參與園所活動較為贊同,并且實施現狀較為理想。

表2 幼兒家庭精神環境現狀
幼兒家庭環境現狀與華德福理念的契合程度一定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綜合結果。本次調查以家長文化程度和家長與幼兒的親屬關系兩個客觀因素作為參照,分析其在基于華德福理念的幼兒家庭環境創設各維度上的差異體現。
1.文化程度對幼兒家庭環境與華德福理念契合程度的影響

表3 家長文化程度高低影響幼兒家庭環境的基本情況
本研究以大專或本科學歷為劃分界限,即“大學專科或本科以下”為文化程度較低,而“大學專科或本科及以上”為文化程度高。將上述兩類家長群體進行基于華德福理念的幼兒家庭環境10個子維度的T檢驗,發現在家庭物質環境下的7個子維度中,僅1個子維度上有顯著差異,即在玩耍空間方面,文化程度高的家長比文化程度低的家長表現優異。文化程度高的父母的家庭空間普遍略大于文化程度低的父母,更能夠為幼兒提供獨立的游戲區域與環境適宜的玩耍空間,這取決于該家庭的經濟實力和審美觀。此外,大多數文化水平較低的家庭在對于幼兒房間及玩耍空間的裝飾上,都只考慮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不考慮審美等多方面因素,而文化程度高的家庭則比較關注整體空間的美感與和諧。在家庭精神環境下的三個子維度中,均無顯著差異。總體來看,家長文化程度的高低對家庭環境與華德福教育理念的契合程度不具有顯著影響。
2.親屬關系對幼兒家庭環境與華德福理念契合程度的影響
本研究將家長與幼兒的親屬關系分為兩種,一種是幼兒的父母,另一種是除幼兒父母以外的其他親屬(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將上述兩類家長進行基于華德福理念的幼兒家庭環境10個子維度的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在家庭物質環境下的7個子維度中,2個子維度上有顯著差異。在飲食方面,父母群體比非父母群體表現優異;在生活作息方面,父母群體比非父母群體表現優異。如部分家庭的老人過分溺愛孩子,放任孩子不在用餐時間吃飯,追著孩子喂飯等,久而久之養成孩子的不良就餐習慣。“隔輩親”造成了許多諸如此類的現象,而父母群體在上述情況的表現則相對比較理智。另外,在家庭精神環境下的3個子維度中,2個子維度上有顯著差異。在愛的氛圍這一維度中,父母群體比非父母群體表現優異;在家園互動這一維度中,父母群體比非父母群體表現優異。父母與幼兒之間的關系最為親密,從孩子呱呱墜地起,父母不論在物質準備或是精神準備上都是最為充分的人,他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給予高度的關注,更多地參與幼兒的生活。總體來看,家長與幼兒的親屬關系對家庭物質環境與華德福教育理念的契合程度不具有顯著影響;家長與幼兒的親屬關系對家庭精神環境與華德福教育理念的契合程度具有顯著影響。

表4 家長與孩子的親屬關系影響幼兒家庭環境的基本情況
古人云:“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在許多基本能力得以形成的幼兒期,為幼兒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至關重要。華德福教育區別于其他主流的幼兒教育,有其獨特的家庭教育理念——創設愛與溫暖的氛圍,滋養感官知覺的家庭環境,可以模仿成年人做的有意義的活動等。本次隨機的問卷調查法,反映出當下的幼兒家庭對華德福教育理念的普遍感知和認同程度。
通過本次調查結果不難看出,當下的幼兒家庭環境不論是在物質環境還是精神環境上,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華德福的教育理念。事實上,這個結果并不能說明家長們有意按照華德福教育理念的要求去創設幼兒家庭環境。如在為幼兒創設玩耍空間、選擇衣服、安排飲食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都是家長自由選擇的結果,說明幼兒家長本身就具備這些教育理念。相較于精神環境的創設理念,家長在物質環境的創設理念上還不夠清晰,或保留有自己的看法。
祖輩親屬的養育理念普遍較為傳統,有他們認為正確的教養方式,難免與華德福教育理念產生沖突。而幼兒的其他親屬如舅舅、小姨等都沒有育兒經驗(在本次問卷調查中),對于華德福教育理念的普遍認知自然較低。上述情況就容易造成幼兒家庭內部環境創設理念的不一致。而在幼兒的節律、模仿、生命力的保護等方面,華德福的家庭精神環境理念對于傳統的家庭教育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因此,家庭內部的各個成員有必要提升對華德福家庭精神環境理念的感知與認同度,使家庭環境更有利于幼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