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弘
2021 年第4 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這是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闡述扶貧脫貧問題的第一篇重要文獻。習近平總書記以河北阜平為樣本,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戰略高度,深刻闡明了為什么扶貧、怎么扶貧、誰來扶貧等重大問題,為推動扶貧開發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科學的行動指南。在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百年華誕、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將如期實現之際,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以及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凝心聚力,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啟迪和精神激勵。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全局中,習近平總書記既抓住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矛盾——農村小康,也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貧困地區的扶貧開發工作。幫助貧困地區人民群眾擺脫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或缺的歷史任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貧困是人類社會的頑疾。反貧困始終是古今中外治國安邦的一件大事。”擺脫貧困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的一個夢想,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始終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干革命、抓建設、搞改革,一步一步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民擺脫貧困,走向幸福生活。進入新時代后,“由于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我們國家大、各地發展條件不同,我國還有為數不少的困難群眾”,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許多難題要解決,還有很多難關要闖。我們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徹底解決貧困問題,讓所有中國人都擺脫貧困,讓全體中國人共同邁入小康社會,這才稱得上是全面小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親力親為抓脫貧攻堅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部署,讓全黨全國人民都認識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對于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意義,率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打響了一場史無前例、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

樺南縣明義鄉奮斗村,貧困戶采摘萬壽菊務工增收
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最深的牽掛,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民情懷的充分體現。“怎樣支持和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是我經常想的一個問題”,困難群眾始終是他心中的牽掛,做好扶貧工作始終是他思考的重要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傾注心力最多的是扶貧工作,考察調研最多的是貧困地區,惦記最多的是困難群眾。從六盤山區到秦巴腹地,從華北平原到西南邊陲,從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從甘肅定西到四川大涼山……足跡踏遍了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習近平總書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全體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作出了表率。
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能夠在短短8年時間打贏脫貧攻堅戰,與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是分不開的,與各級黨組織尤其是基層黨組織、基層黨員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是分不開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在這場新時代的人民戰爭中,我們不斷加強黨對扶貧脫貧工作的全面領導,舉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推進,凝聚起了氣勢磅礴的實踐偉力。全國400 多萬個基層黨組織、9000多萬名黨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形成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中堅力量。“時代造就英雄,偉大來自平凡。”8年來,無數基層黨員干部為做好脫貧攻堅工作舍小家、為大家,堅持不懈地奉獻著自己的熱血、青春和力量,甚至有不少同志犧牲在了脫貧攻堅工作的一線崗位上,將最美的年華無私奉獻給了脫貧事業,涌現出許多感人肺腑的先進事跡,譜寫出一曲曲蕩氣回腸的新時代感人贊歌。
習近平總書記揭示了黨的堅強領導是農民脫貧致富的關鍵所在,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因勢利導”的扶貧脫貧工作思路,對基層黨組織提出了4點要求,這些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不僅是抓好扶貧脫貧工作的重要遵循,對做好今天各項工作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首先,要“真真實實把情況摸清楚”“找對路子”,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無論是從事扶貧脫貧工作,還是推動改革發展事業中的各項工作,堅持從實際出發,掌握基本情況,實事求是地搞清楚自身發展的優勢和短板,都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不熟悉實際情況,空有一身抱負,只會事倍功半,走彎路甚至走錯路,影響發展效率和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只有在把情況摸清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真正把自身比較優勢發揮好”,才能促進事業的良性發展。其次,“要原原本本把政策落實好”。中央出臺的各項利民政策要吃透用好,“一絲不茍、毫不走樣地落實到基層”。一方面,要將各項政策原原本本地傳遞給基層群眾,講清楚政策的出發點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對大家的生產生活有哪些幫助;另一方面,要結合群眾的具體情況和具體需求,落實好各項政策,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最后,“要扎扎實實把支部建設好”“切切實實把團結搞扎實”。基層黨組織要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維護基層穩定、團結基層力量的堅強領導核心,要真正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推動各項事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不僅指出開展扶貧脫貧工作正確的思路和方法,還對扶貧脫貧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典型問題進行了剖析和批評,我們要認真總結這些經驗和教訓,幫助我們更好地開展今后的工作。
首先,黨員干部要樹牢宗旨意識,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落到實處。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要經常問問自己,我們是不是在忙著與黨的根本宗旨毫不相關的事情?有沒有一心一意在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而工作?”因此,黨員干部要自覺樹牢宗旨意識,自覺對自己的思想和工作進行自省和反思,自覺與黨中央的要求對標,真正做到心中裝著人民群眾,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謀改革促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工作中要主動了解我們的服務對象有哪些需求,哪些是他們最急最憂最盼的需求,思考我們怎么做、用好哪些政策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解決他們的問題。
其次,黨員干部要滿懷熱情、擔當作為。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轉變陳舊觀念,學習先進思想,掌握科學方法。為群眾解憂要帶著熱情、帶著擔當、帶著情懷,克服困難、主動作為,通過干事創業迸發出的激情和熱情帶動身邊的干部群眾共同成就事業,邁向美好生活。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風,堅持群眾路線,“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思促進發展的良策益策,多做為民謀利的實事好事。
再次,積極總結抓好黨建促扶貧、把干部下基層蹲點與扶貧脫困工作結合起來等成功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歸納總結出脫貧攻堅工作形成的7 條重要經驗,提出了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要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繼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更好地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輕干部派駐到基層經風雨、見世面,增強對堅持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進一步建立與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激發年輕干部干事創業的斗志和決心。
最后,要注重人才培養選拔的方式方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把有培養潛力的同志放到急難險重的環境中鍛煉,加強實踐歷練,在艱巨復雜的任務中磨煉意志、提高本領。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培養選拔任用干部,“注重從基層選拔,從艱苦地區選拔,從經受過重大考驗的干部中選拔”,真正把政治強、本領高,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選拔出來。嚴肅處理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干部,將紀律挺在前面,對在扶貧脫貧工作中一度存在的爭戴貧困縣帽子、截留挪用扶貧款項、騙取扶貧款等以及與之類似的相關問題,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仍然要嚴肅處理、堅決杜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