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歷史上的紅色交通線是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駐蘇聯莫斯科)利用中東鐵路等途徑進行聯系的秘密國際交通線。1919 年共產國際成立后,于1921 年在上海、北京、哈爾濱設立了交通聯絡處,同時在綏芬河、滿洲里建立了秘密國際交通站。此后,我黨的秘密交通員頻繁往返于交通線的各個站點,傳送信件、情報和宣傳品,掩護黨的負責人、革命人士等出入國境。紅色交通線為早期馬列主義的傳播、中國革命和抗戰的勝利立下了不朽功勛。

1 紅色之路示意圖

2 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通過中東鐵路向東北地區的黨組織傳送情報。圖為傳送情報的人員乘坐的中東鐵路國際列車

3 國際交通聯絡站穆棱火車站聯絡點

4 1936 年設在牡丹江的中共吉東特委地下聯絡站舊址
1928 年,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在蘇聯莫斯科召開。會議之前,全國各地的代表分批前往莫斯科,除一部分由上海乘船經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到達目的地外,因大部分代表需由上海經大連到哈爾濱,再由哈爾濱到滿洲里赴莫斯科。為保證與會代表的人身安全,中共哈爾濱臨時縣委按照黨的指示,建立秘密接待站,并指派李紀淵、阮節庵、沈光慈等人具體負責接待任務。哈爾濱接待站先后共接待40 多位代表,使他們全部安全到達莫斯科,從而保證了中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的準時召開,圓滿完成了黨中央交給的任務。

1 中共六大會址(今莫斯科近郊茲維尼果羅德鎮塞列布若耶別墅)

2 參加中共六大代表秘密接待工作的中共哈爾濱臨時縣委委員阮節庵和共青團團員沈光慈夫婦

3 哈爾濱秘密接待站舊址(哈爾濱市道里區外國四道街14號阮節庵的家)

4 瞿秋白妻子楊之華曾受黨中央委派在哈爾濱從事中共六大代表秘密接待工作。圖為瞿秋白、楊之華夫婦及女兒
滿洲里是蘇聯西伯利亞鐵路連接中國中東鐵路的總站。1920年,中共黨組織開辟了從滿洲里通往蘇聯的秘密交通線,在這條鐵路線上共有5 個交通站,其中密山1處、哈爾濱1處、滿洲里3處。從建立之初到1937 年被破壞為止,滿洲里國際秘密交通線成為中國革命史上存在時間最久的一條國際秘密交通線,在中國革命和抗日戰爭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1 滿洲里國際地下交通線遺跡(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以西8公里處國門景區)

2 滿洲里直通交通站(位于滿洲里市北區三道街西部,對外以“承和順”估衣鋪作掩護)

3 滿洲里交通站遺址

4 滿洲里扎賚諾爾交通站遺址

5 滿洲里二卡交通站遺址
1921 年,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在綏芬河建立了秘密國際交通站。1923年,中共北方區委派陳為人、李震瀛來到哈爾濱加強建黨工作,同時承擔國際交通任務,從此建立起通過綏芬河去往蘇聯的秘密“紅色通道”。從建立到中斷,綏芬河地下交通站涌現出了鐵路扳道員單殿元、國際列車清掃員李春榮、雜貨鋪老板于成文等許多以不同身份作掩護的地下交通員,他們在異常艱難的白色恐怖下出色地完成了情報傳遞和秘密護送任務,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舍生忘死、勇敢無畏的英雄贊歌。

1 綏芬河鐵路員工宿舍(又稱大白樓),李大釗、羅章龍、周恩來等出入蘇境時,都曾下榻于此(現綏芬河市花園路黎樹街2號)

2 綏芬河國際交通站負責人單殿元

3 綏芬河共產國際交通聯絡站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