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1月,紀念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30周年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支持更多老同志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為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聚集場所的老年大學,應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遵循,自覺做到“白首映初心,老驥擔使命”,組織開展好關心下一代工作,讓老同志老有所為、發光發熱,這是老年大學的職責所在。
作為一所縣級老年大學,江蘇省如東縣老年大學在為離退休老同志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的同時,積極發揮老年學員的作用,創設載體,搭建平臺,組織他們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使其在教育、培養青少年健康成長中發揮余熱,奉獻社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揚。先后獲評“江蘇省兒童少年工作先進集體”“南通市兩個文明先進集體”“如東縣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等。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團隊,是關心下一代工作順利、持久、有效開展的保證。如東縣老年大學高度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建設。由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擔任主任,常務副校長擔任副主任,挑選學校工作人員、學委會有關成員為委員,并明確學校一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組織協調、檢查督促等工作。在校關工委下面組建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團隊,以學員黨支部、黨小組和社團為基礎,成立關心下一代志愿服務隊,以責任心、使命感、奉獻精神強并有一定專長的黨員學員為骨干,承擔具體的關愛活動任務。為使關心下一代工作常態化,學校將關心下一代工作納入學校工作運行軌道,實行同計劃、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同保障。正因為領導重視、組織完善、工作機制健全,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保持了常態化開展。
“立德樹人”是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學校以著力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引導青少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作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角度組織老同志開展關心青少年成長活動。主要有:
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要內容的宣講活動。參與縣教體局、關工委組織的收集整理如東歷史上70多位革命先烈事跡的活動,并編成鄉土紅色教材《在如東這片土地上》;走進學校、社區校外輔導站,進行理想信念宣講,每逢重大紀念日,老黨員、理論宣講隊成員會到紀念館和烈士陵園現場宣講烈士事跡和革命史實,在青少年心里播下了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種子。
以教育問題青少年為主要內容的幫教活動。學校法治教育志愿服務隊與縣關工委、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法院緊密配合,開展了對失足青少年進行“遵紀守法、走好人生路”“走進大墻內,幫助失足者”等教育幫扶活動,幫助他們剖析犯錯原因,教育他們改正錯誤重新做人,老同志熱情真摯的幫教如春風化雨,重燃了失足青少年對生活的希望之火。
以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品德教育活動。學校組織開展撰寫“我的一封家書”活動,老年學員紛紛提筆給自己的晚輩寫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青少年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優良家風,傳頌中華美德,傳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老同志們動情地說:“封封家書情誼深,語重心長話人生,封封家書抵萬金,代際教誨總是情。”
以扶弱助困為主要內容的愛心傳遞活動。學校與縣特殊教育學校建立了定點幫扶聯系制度,每年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到縣特殊教育學校對殘疾學生進行慰問幫助,組織老年學員開展獻愛心捐助活動,力所能及地幫助貧困殘疾學生解決一些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多年來,老年學員骨干組建的以扶弱助殘為主的芳岑志愿服務隊,始終心系弱勢群體中未成年人的成長,從教育入手精準扶貧,先后舉辦全程免費送溫暖特別冬令營9期、夏令營12期,受益的貧困中小學生達908人次。
一方面,加強工作上下聯系對接。主動與縣關工委聯系,吃透上級工作要求,把握好階段性活動主題,確保老年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能做到圍繞中心、同頻共振;與縣教體系統關工委建立密切聯系,將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納入全縣教體系統關工委優質化建設軌道;與中小學校進行有效對接,建立起工作聯系,了解需要,形成工作意向,實現老同志資源特長“菜單”與青少年需求“菜單”相對接的“雙菜單”機制,力求做到活動內容貼近青少年實際、形式生動活潑易接受。

另一方面,加強校內工作融合。與學校黨建工作相融合,將關心下一代工作納入學校黨建內容,動員組織學員中的黨員同志積極參與,使黨員老同志成為關心下一代志愿者組織的骨干力量;與教學活動相融合,將關心下一代活動列入第二、三課堂活動內容,由學員黨支部、黨小組、學員社團的骨干牽頭組建志愿服務隊,發揮老年學員的專長,豐富關愛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例如,學校理論宣講隊、文藝宣傳隊、國學誦讀興趣小組的老年學員走進學校、社區,用開講座、講故事、搞演出的形式開展理想信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文明建設等教育活動;退休老醫師團隊主動走進學校,普及少年用眼保健知識,進行心理健康輔導;能歌善舞的文藝團隊與孩子們共同編排節目,同臺演出,形成大手小手相攜、朝霞夕陽同暉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