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索一條適合老年人二胡教學的更有效方法,筆者在二胡教學中制定了五個教學模塊,并確定了每個模塊的內容、操作規程和目標,使之更趨規范化。它們是:
1.訓練目標。學習訓練一首新的曲目,教師首先要確立一個教學目標,即每次上課學員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和演奏技能,怎樣才能夠引起大家對樂曲的關注和興趣,應該達到一個什么樣的學習訓練標準。這些教師都要提前安排,做到心中有數。
2.教師指導。教師授課指導對于二胡教學來說十分重要。教師應細致、具體地講解并演示所要學習的演奏技法、要點、樂曲的演奏提示和說明。也可根據教師掌握的知識和經驗適當地加以擴展。
3.學員實踐。安排學員進行演奏技法和樂曲技巧的練習,分別以個人、小組、全班的形式進行。除教材外還可以找一些程度相當的曲譜配合練習,特別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
4.相關知識。為拓寬學員知識面,教師可安排一些樂理知識、名人名曲介紹、聆聽二胡演奏錄音等方式來啟迪學員對音樂的形象思維,使大家對二胡這種樂器有進一步的了解,激發學員對學習二胡的興趣,為以后演奏技藝的提高和發展奠定基礎。
5.音樂表現力。學習二胡并非單純地拉琴,學員能初步運用技法演奏一個曲調時,就要求具備一定的音樂表現能力。教師可在課上對學員進行適當的集中訓練。因為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不同,所以教師既可以把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加入訓練提示中,也可讓學員用自己的語言對所學的樂曲加以描繪,抒發內心的真情實感,從而使演奏技法向更高水平發展。

保持二胡教學的專業性始終是教師恪守的原則。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側重于技術技法的訓練,而這對初學二胡的老年學員來說,并不利于打實基礎。因此,要按照專業的教材施教。我選用了趙寒陽主編、北京師范大學講師卜曉妹編著的《學二胡》(1~4級),中國二胡專家委員會張韶、許講德、趙寒陽主編的《全國二胡演奏(業余)考級作品集》(1~6級),趙寒陽主編的《二胡演奏教程》(1~8級),以及上海音樂學院陳春園和中央音樂學院宋飛、嚴潔敏等編著的教材。這些教材都很適合二胡初學者及一些二胡演奏基礎差的學習者使用。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把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適應的,老年學員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曲目與所講技法相融合,并有針對性地配合弓指法。這樣既能調動起學員們的學習興趣,又能更好地達到學習目的。
“言之不足,故長言之。”意思是說,用語言不能表達意愿時,就通過歌唱來抒發情感。二胡演奏家許講德先生有句名言:“二胡的魂全在韻里,二胡的韻全在腔里,二胡的腔全在唱里,離開了歌唱性,二胡什么也不是?!币虼耍處熓谡n時,可借助吟唱加深學員對樂曲旋律的記憶和音高的掌握。授課前,教師要充分了解二胡曲目的表現內容,并遵照樂曲表明的各項演奏要求和提示試唱,力求準確,直到很好地表現出來。二胡演示內容的講解和曲調吟唱應交替進行,即演奏時注意表現樂曲的歌唱性,樂曲吟唱時注意模仿二胡的聲調,吟唱和二胡演奏的聲音盡量貼近。讓學員掌握這個方法,大家同唱同演奏。這樣能更好地加深學員對樂曲的印象,促進學習進度。要提醒學員一邊看譜,一邊拉琴,一邊吟唱,逐步養成練習二胡曲調時,先把旋律背誦下來。演奏時在內心把旋律唱出來的習慣,對于學習二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確的演奏訓練和必要的理論知識學習,會使學員的二胡演奏水平得到提高。此時,教師須適時對學員的演奏水平加以評定和考核(以樂曲規定的考試級別為準),技能掌握達到60%的學員給予及格,75%的給予良好,90%的給予優秀。雖然教師組織的這種考核并非權威認證,但也應能夠達到督促學員認真學練的目的,而且對于老年學員不甘落后、力爭上游的心理是一種鼓舞。
讓學員能夠參加二胡的演奏實踐活動是訓練的最終目的,因此在學員的演奏技能達到相應的水平后,教師就要鼓勵他們適當參加演出活動。如參加街道的演出活動、組織民樂團體、參加各種器樂的比賽等,這都有益于學員二胡演奏能力的提高,能讓他們感受到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快樂,這也是我們所有老年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