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云
去年12月底,73歲的陸阿姨在家中使用充電器充電時,發現視力明顯下降,反應遲鈍,怎么都無法對準插座。老伴黃大伯發現后,趕緊帶著陸阿姨來到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二院(以下簡稱浙中醫大二院)急診。
急診醫學科主任周冰之詳細詢問了陸阿姨情況,考慮她可能是顱內病變的可能,立即給陸阿姨安排了頭顱CT掃描。果真,檢查結果顯示陸阿姨有顱內出血,于是請神經外科何民副主任醫師會診。會診后發現,陸阿姨的腦出血位于左側枕葉視覺中樞,造成了她視力視野缺損。所幸的是,陸阿姨出血量較少,暫時不需要手術治療。但是,因為她有冠心病病史,常年口服阿司匹林抗凝治療,繼續服用該藥物將會加重腦出血,暫時停藥又會使冠心病復發。多學科會診權衡利弊后,醫生為陸阿姨制訂了治療方案,在預防保護陸阿姨冠心病的基礎上針對性地加強腦出血治療,并注意保護她的神經功能。很快陸阿姨病情穩定了。
在陸阿姨住院治療期間,醫護們了解到,原來陸阿姨的女兒定居國外,陸阿姨老兩口則留在了杭州安度晚年。這次受疫情影響,陸阿姨女兒無法回國探望。醫生理解她急迫了解母親病情的心情,于是多次在查房期間,通過黃大伯的手機和她進行視頻連線。聽到醫生們的耐心解釋,陸阿姨一家了解了病情,對治療也有了信心。”在醫生、患者和家屬的共同努力下,陸阿姨終于在除夕這天康復出院。
腦出血又稱腦溢血、中風,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的自發性出血,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發病年齡在50~70歲,絕大多數由高血壓小動脈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因此也稱腦出血為高血壓性腦出血。另外,還有患者因腦動脈瘤、腦動脈硬化、腦血管淀粉樣變等,在用力、激動等因素下血壓突然升高,血管破裂而導致出血。腦出血的早期癥狀會有多種,半數患者會頭痛并較為劇烈,常伴嘔吐。癥狀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異。基底核、丘腦與內囊出血引起輕偏癱;枕葉出血可能出現視野偏盲、視力下降;優勢半球顳葉出血,可出現失語。

腦出血到了晚期,患者會出現意識模糊或昏迷。深昏迷,四肢弛緩性癱瘓。可出現雙側瞳孔不等大等腦疝癥狀。
何民提醒,如果出現無誘因的劇烈頭痛、頭暈、暈厥,突然感到肢體麻木、乏力或語言交流困難、視力模糊等,務必盡快就醫!特別提醒,腦出血患者只要出現癥狀,就是在與時間賽跑,越早就醫,后遺癥概率越小。
發現有突發腦出血患者,家屬情緒難免會緊張,此時切勿為了弄醒患者而大聲叫喊或者猛烈搖動昏迷者,否則只會使病情迅速惡化。應馬上撥打120,呼叫急救。
●同時把患者平臥于床上并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和血壓升高。嚴密觀察患者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等生命體征,注意瞳孔變化和意識改變。
●保持呼吸道通暢,由于腦出血顱內壓升高,患者極易發生嘔吐,可能導致嘔吐物阻塞氣道引起窒息,所以迅速解開患者領口紐扣、領帶、褲帶、胸罩、卸除假牙,清除鼻、口腔內分泌物和嘔吐物,以防返流入氣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患者昏迷,要防止其舌后墜堵塞氣管,可將頭轉向側位,以利口腔分泌物外流,必要時吸痰或切開氣管,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條件下間歇給氧。

●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額及雙側頸部,以降低局部溫度有收縮血管的功能,有助于止血和降低腦壓。
●在專業教護人員的陪同下及時送往醫院就醫。
●穩血壓: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高血壓,定期檢查,確診后就應堅持服藥治療。
●養情志:保持樂觀情緒,減少煩惱,悲喜勿過,淡泊名利,知足常樂。
●戒煙酒:酒和煙都能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加速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患者應戒煙酒。
●調飲食:飲食要注意低脂、低鹽、低糖。少吃動物腦、內臟,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適量瘦肉、魚、蛋。避免勞累和體力、腦力勞動過度,以免超負荷工作和誘發腦出血。
●防便秘:大便不暢,排便用力,極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發腦出血。預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也可做適當的運動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按摩。
●不蹲便:蹲便時下肢血管會發生嚴重屈曲,加上屏氣排便腹內壓力增高,可使血壓升高,就有可能發生腦血管意外。而坐便不會引起血壓升高,可減少腦中風發生的概率。
●防跌倒:老年人多有腦動脈硬化,血管壁較脆弱,跌倒后會有發生腦血管破裂的危險。因此,行動時要特別小心。
●飲足水:要維持體內有充足的水,使血液稀釋。平時要養成多飲水的習慣,特別是晚睡前、晨起時,飲1~2杯溫開水。
●適寒冷:寒冷天是腦中風好發季節,血管收縮,血壓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體適應氣候變化。還要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行一些適宜的體育鍛煉如散步、做廣播體操等,以促進血液循環。
●重先兆:中風會有一些先兆癥狀,如無誘因的劇烈頭痛、頭暈、暈厥,有的突感肢體麻木、乏力或一時性視力語言改變等,應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這次幸虧黃大伯的警惕性高,及時帶陸阿姨就醫,后續恢復得也很順利。”何民表示,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快,空巢、獨居老人越來越多,很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具有隱匿性,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一旦忽視疾病產生的信號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對于這種情況,家庭和社會要給予老年患者更多關心,避免因疾病耽誤而造成嚴重后果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