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纂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是黨中央、國務院一項重大的文化戰略決策,是新形勢下構建中華民族優秀文明、提升國家整體文化形象、反映中國當代科學知識水平的重大基礎性出版工程,對把握國家話語權、提升科技文化軟實力、準確普及科學知識都有重要意義。
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編纂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中國飲食文化”專題暨《中國飲食文化百科全書》,以此為載體系統地挖掘和展現中華優秀飲食文化中所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進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這主要體現在,首先,《中國飲食文化百科全書》運用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展現和弘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將成為飲食文化傳播的公共知識平臺和國際交流的重要載體。其次,《中國飲食文化百科全書》的編纂出版將引領和促進餐飲產業的健康發展,通過系統地梳理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脈絡和發展路徑,注重體現時代性,反映當代餐飲產業和飲食文化發展最新趨勢,進而引導餐飲產業的綠色發展、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第三,《中國飲食文化百科全書》設有專門版塊,聚焦區域美食的歷史發展與現狀,對了解城市美食歷史、宣傳城市美食文化、打造城市美食標簽、促進地域經濟發展有積極的意義。第四,《中國飲食文化百科全書》將構建中國飲食文化系統、全面、權威的知識體系,進而推動各院校、各研究機構飲食文化、烹飪等學科的建設,并推動相關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
指導思想
《中國飲食文化百科全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挖掘中華優秀飲食文化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飲食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同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論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通過《中國飲食文化百科全書》的編纂和對外傳播,以飲食文化為載體,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增進各國人民友誼。
編纂目標
《中國飲食文化百科全書》以編纂一部代表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水平的大型典籍和最有價值的飲食文化工具書為目標,以文化性、權威性、系統性、科學性、時代性為主要特點。《中國飲食文化百科全書》在性質上屬于《中國大百科全書》專題版,將以專題形式組織和呈現,內容涉及文化、藝術、經濟、歷史等,以深入、綜合、研究為特色,運用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表現,滿足讀者對于飲食文化領域主題知識的需求,適合希望集中深入了解飲食文化知識的讀者及相關研究者、從業者查閱。
《中國飲食文化百科全書》編纂成果包括紙質版、網絡版和外文版。
工作進展
經過前期廣泛的調查研究和征求意見,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委托編纂《中國飲食文化百科全書》,得到了產、學、研、管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并于2020年8月18日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的形式召開了啟動會。啟動會后,經過多次線上線下會議研究討論,在編纂團隊的共同努力和智慧結晶下,形成了由17個分支有機構成的整體框架,目前正在逐步推進列制條目表。同時,借助于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搭建的行業平臺,各省市地區“名菜”“名點”“名宴”“名店”“名廚”推薦工作也正在進行。
聯系方式
《中國飲食文化百科全書》編纂辦公室設在世界中餐業聯合會
聯系人:張文旸 趙文珂
聯系電話:010-66094182
聯系郵箱:y s w h b k q s @ 1 2 6 . c o m
聯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45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