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普通人和投資高手的區別在理財上體現得十分明顯,普通人不懂得理財,更喜歡守財;而投資高手卻能取之有道、用之有數,靈活運用手中的每一筆金錢,知道如何通過理財去賺錢,也讓自己的財產來源多元化。
普通人有三個理財誤區
普遍缺乏理財意識:大多數的普通人認為,錢要趕緊存入銀行,給錢找個踏實穩妥的去處就好了。對于錢財的合理再支配想都沒想過,除了對存折上漸漸增大的數字喜悅外,其他的不再考慮。
理財度保守:很多人不相信自己有理財能力,態度保守,甚至對理財心存恐懼。外國一項數據調查顯示,一般人最常使用的理財工具是儲蓄存款和保險。這樣的理財習慣可以看出一般人在尋求資金的“安全感”時,忽略了“通貨膨脹”這個無形殺手,雖然能將定存的利息吃掉,但長期下來可能連定存的本金都保不住。
沒有自己的主張:大多數人不了解自己的財務需求,常常跟隨親朋好友進行相同的投資或理財活動,不知道采取適合自己的獨特方式,使錢越理越多。
投資高手的四個理財技巧
有計劃性的理財:他們往往明白自己的需要,擬訂理財計劃,這是最基本的理財意識。先靜下心來評估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了解自己的投資個性,明確自己在短、中、長期的階段性理財目標。當創造了一定的價值之后,這些價值就從金錢上表現出來,當你擁有這些錢之后,就需要對自己的家庭、事業做一個周密的計劃,使錢用于該用的地方,讓每一部分錢都花得有意義,這不僅是理財技巧,也是理財的基本常識。
懂得量力而行:許多人總是覺得投資理財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需要專業知識,自己根本無法建立,因此懶得投入心力。而理財高手都明白,現在你投入心力累積的理財知識與經驗都將伴隨你一輩子,能幫助你建立穩健的財務結構,積累你需要的財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又必要的投資。而且,要取得投資理財方面的成功,其實并不需要太專業的、深奧的經濟學知識,你只需要做到量力而行、量財而動就夠了。
懂得錢一定要花在刀刃上:賺錢是一個將本求利的過程,也就是必須先花錢,然后才談得上賺錢。現在流行“能掙會花”的說法,這與大家常理解的那種“能掙敢花”不同。人人都在花錢,但人人未必都會花錢,把錢花在刀刃上,這是理財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