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璽 王宏娟 王冬

摘要:目的: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血糖、血脂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研究。方法:分析2019年9月-2020年5月在我院體檢的46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者(觀察組),并與同期的42例健康體檢者(對照組),對同型半胱氨酸、血糖(FG)、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檢測結果進行相關性的分析。結果:觀察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同時已診斷高血壓病的實驗對象大多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于血糖、血脂的影響兩組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結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檢測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對高血壓的預防、診斷、治療及病情監控具有重要意義。對于血糖、血脂目前并沒有證據表明存在直接的影響。
關鍵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糖;血脂;相關性統計分析
【中圖分類號】R9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012-01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種含硫氨基酸,高Hcy血癥可直接或間接導致血管內皮損傷,血清高Hcy水平升高是原發性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1]。對2019年9月-2020年5月在我院體檢的46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同期的42例健康體檢者進行對照分析。旨在探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者與健康人群,在FBG、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檢查結果方面的差異;同時了解高Hcy與血糖及血脂等代謝性指標的相關性。
1、對象和方法
1.1觀察組4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齡22-84歲,平均54.4歲,均符合高同型半胱氨酸學血癥診斷標準,同時有25名高血壓病患者;對照組42例,為同期的健康體檢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齡24-82歲,平均53.8歲,均排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及急性感染等。
1.2標本采集: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2-3ml,2h時內分離血清并進行檢測。
1.3血清Hcy測定:采用免疫比濁法,應用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儀進行測定。參考值4-15umol/L,>15umol/L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觀察組為18.32±7.02,對照組為11.3±2.5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血糖水平比較:觀察組為5.75±1.64,對照組為6.12±2.56,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甘油三酯水平的比較:觀察組為2.03±2.70,對照組為1.57±1.64,P>0.05,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2.4兩組總膽固醇水平的比較:觀察組為5.05±1.13,對照組為4.65±0.98,p>0.05,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2.5兩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比較:觀察組為2.91±1.00,對照組為2.63±0.85,p>0.05,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3、討論
同型半胱氨酸(Hcy) 又稱高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物,其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疾病的確切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國內外大量的研究已經證明,高 Hcy 血癥可能通過氧化應激導致一氧化氮濃度降低及功能減退,同時通過內質網應激機制誘導細胞凋亡、 未折疊蛋白反應、 影響脂質代謝、促進炎性介質釋放等機制,從而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損傷,促使血管平滑肌細胞DNA的合成,使血管平滑肌細胞明顯增殖,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2]。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 Hcy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與其他報道結果相一致[3-4];同時高血壓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比例是較高的。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對于FBG、TG、TC、LDL而言,并沒有發現存在直接的影響。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癥均為代謝性慢性疾病,從機理上來說,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可影響脂質代謝,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故應導致脂質代謝及糖代謝的異常,但并未發現相關實驗結果,可能與樣本量較少有一定的關系,希望在今后的進一步研究中能發現之間的相關性。有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Hcy),HHcy 在男性群體中有較高的發病率。而造成該結果可能與男、女性葉酸攝入水平以及男性的生活習慣有關,女性分泌的雌性激素可以降低血液中的Hcy 水平,此外,男性吸煙、喝酒等生活習慣也會造成體內的Hcy 水平偏高。由此,也給當前的HHcy 的臨床治療提供方向,要多攝入葉酸、維生素等。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更要注意進行定期身體檢查,更要控制飲食并加強身體鍛煉。我們更應該關注對于自身血脂、血糖、體質量以及Hcy的變化,特別是中老年人群體更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5-6]。總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檢測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對高血壓的預防、診斷、治療及病情監控具有重要意義。對于血脂、血脂目前并沒有證據表明存在直接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石寧.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檢測意義[J].工企醫刊,2012,25(4):1.
[2]楊芳.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胱蛋白抑制劑C 的關系[J].中國實用醫刊,2012,39(l9):07-108.
[3]魏琦.高血壓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等活性物質濃度的變化及其意義[J].中國社區醫師,2012,33:88.
[4]李瑜,張向陽.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損傷機制的研究進展[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9,32(5):654-656.
[5]叢林海,曹光瓊,李昕,等.昆明市中老年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流行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9,40(1):113-116.
[6]劉朋.高同型半胱氨酸與腦動脈狹窄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17):45-47.
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職工醫院 貴州貴陽 5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