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品純 梁紅玲 黃良飛 何文影

摘要:目的:分析足下垂患者應用踝支具前后,對于下肢功能的康復效果。方法:選入我院2017年10月10日至2018年10月10日康復醫學科門診及住院病區康復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50例作為研究,采用按照1:1的比例方式將患者分成治療組(n=25)和參照組(n=25),治療組采用踝足矯形器以及常規的康復訓練,參照組只進行常規的康復訓練,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運動能力評分,步行能力評分,ADL能力評分。結果:治療前,運動能力評分,步行能力評分,ADL能力評分對比,兩組無差異(p>0.05);治療訓練一個月后,兩組患者的各項評分均有明顯的提高,且治療組運動能力評分,步行能力評分,ADL能力評分均高于參照組,組間數據存在差異(P<0.05)。結論:足下垂患者穿戴踝支具后,可提高運動能力評分,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整體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足下垂;踝支具;下肢功能;康復效果
【中圖分類號】R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013-01
1.基本資料和方法
1.1所用患者資料
選擇2017年10月10日至2018年10月10于本院康復醫學科門診及住院病區康復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為研究對象,共50例,采用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為分成治療組(n=25)與參照組(n=25),其中治療組男女分別為15例,10例,年齡區間35-70歲,平均46.36±11.00歲;參照組男女分別為16例,9例,年齡區間36-70歲,平均46.78±11.33歲,經過對比兩組男女比例,年齡等資料,無差異P>0.05,存在統計學價值。
1.2 方法
治療組采用踝足矯形器以及常規的康復訓練,即治療師依據患者的踝足變形、肌力和痙攣程度進行踝足矯形器設計,為患者制定出適合的踝足矯形器,患者需要穿戴踝足矯形器對其進行步行訓練,并保證穿戴6小時以上。常規的康復訓練方式為:(1)進行脛前肌力量訓練,讓患者保持仰臥體位,對患者進行足背伸以及外翻等訓練,,每次訓練的時間不得少于五分鐘,之后讓患者保持坐位,屈膝90°,腳跟著地,患病的腳掌盡可能的提高,且交替的進行前掌擊地五分鐘;進行平衡訓練,讓患者保持立位的狀態,盡可能的將重量傾注在健康肢體,在進行步態分解練習的時候患側腿部邁出的時候盡可能的保持腳跟著地;(2)小腿三頭肌訓練:對于還處于早期痙攣的患者,可以選擇臥位,醫護人員可以將一只手固定在患者的足踝關節的上方,另外一只手往下牽拉患者的跟骨,醫護人員的前臂能夠抵住患者的足底前和外側邊緣往下的方向進行施壓,讓踝關節的背部能夠維持幾秒,每天進行兩組訓練,每次20次;(3)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即指導患者進行更衣,進食等聯系,以此提高自理能力。
參照組只進行常規的康復訓練,方式同治療組。
1.3 觀察指標
測評并記錄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運動能力評分,步行能力評分,ADL能力評分,其中運動能力以Fugl-Meyer評價量表進行評分,得分越高證明患者的運動能力恢復理想;步行能力評分以Ashworth徒手測量,分數越高證明步行的時間和距離理想;ADL能力評分以Barthel指數量表進行評分,所獲得評分高證明生活能力恢復越理想。
1.4 統計學處理
計算采用軟件:PEMS.3.1,計量資料以“”形式記錄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運動能力評分,步行能力評分,ADL能力評分,并進行T值檢驗,若P<0.05,數據之間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運動能力評分,步行能力評分,ADL能力評分
表1記錄,治療前,運動能力評分,步行能力評分,ADL能力評分對比,兩組無差異(p>0.05);治療訓練一個月后,兩組患者的各項評分均有明顯的提高,且治療組運動能力評分,步行能力評分,ADL能力評分均高于參照組,數據差異存有同質性(P<0.05)。
3 討論
踝足矯形器對于關節的固定,保護,矯正患者出現足內翻,足下垂等,可調控下肢伸肌的過度活動[1],減少異常運動和痙攣,可提高整體的步行效率。
足下垂患者穿戴踝足矯形器后,可以避免或者減少在步行的時候導致小腿三頭肌反射性痙攣,能夠避免膝關節過伸,在步行的過程中還能夠延長偏癱側下肢支撐期時間和增加偏癱側踝關節穩定性,讓患者的步態能夠更正常。另外對于足下垂患者進行康復訓練,進行平衡訓練[2],行走訓練等,能夠調整肌張力,矯正患者的步行姿勢,可明顯的提高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使其能夠慢慢的養成正確的步行方式,提高步行的距離。佩戴踝足矯形器也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預后效果理想。
綜上所述,足下垂患者穿戴踝支具后,可提高運動能力評分,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整體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以及應用。
參考文獻:
[1]俞沁圓,劉偉,吳思雨,等.動態踝足矯形器對腦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康復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9):1287-1290,1294.
[2]雷斌,靳仲夏,陸云,等.踝足矯形器對腦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行能力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9):1281-1283.
作者簡介:李品純(1985-06-),男,漢族,碩士研究生,廣西崇左人,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神經康復。
崇左市人民醫院 廣西崇左 5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