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東

摘要:目的 觀察濕潤燒傷膏對外剝內扎術后患者肛門疼痛的緩解情況及出血量的控制情況;方法 將2018年8月-2019 年8月古溪中心衛生院院肛腸科收治的40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2組,每組20例,2組患者手術方式均為外剝內扎術,實驗組術后使用濕潤燒傷膏紗條塞肛,對照組使用凡士林紗條塞肛,采用VAS疼痛評分表評估術后前三天肛門疼痛值及使用乘重法評估術后前三天患者肛門總出血量;結果兩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有明顯差異(P<0.05),術后總出血量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 濕潤燒傷膏紗條塞肛能明顯緩解外剝內扎術后患者肛門疼痛及出血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以緩解外剝內扎術后患者肛門疼痛及出血等不適。
關鍵詞:濕潤燒傷膏;外剝內扎術;術后疼痛;術后出血
【中圖分類號】R57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071-01
痔是的肛腸科最常見的疾病,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痛苦,對其正常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極大[1]。對Ⅲ、Ⅳ期混合痔目前臨床上多采取手術治療,外剝內扎術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手術方式之一[2]。如何緩解外剝內扎術后肛門疼痛及出血已受到廣泛關注,本實驗旨在觀察濕潤燒傷膏紗條對緩解混合痔外剝內扎術后肛門疼痛及出血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古溪中心衛生院2018年8月 -2019 年8月收治的按照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口外科學組等制定《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 版)》 [4]診斷為Ⅲ°以上的環狀混合痔患者40例,按照治療方案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0例。實驗組男9例,女11例,年齡 19-83歲,平均 ( 46.7 ± 6.23) 歲;對照組男8例,女12例,年齡23-79歲,平均( 44.91 ± 7.23 ) 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 0.05)。所有患者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注:1)、嚴重心肺疾病不能承受手術;2)、合并嚴重肛周感染的患者;3)、排除合并其它肛周疾病的患者;4)、排除治療依從性低的患者。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做好腸道準備,使用肥皂水清潔灌腸,實驗組及對照組均采用外剝內扎術,手術步驟:患者取截石位,骶管麻醉或局部麻醉,擴肛至能容納4指;擴肛完畢后,使用彎鉗夾住并提起外痔最突起的頂端,超過痔的邊緣0.5-1cm做V形放射狀切口至齒線處,以大彎鉗鉗夾內痔核基底部,以0#慕絲線縫扎內痔基底部剪去殘端,保留0.2-0.5cm,同樣的方法處理其他位點混合痔,注意修剪相鄰位點之間的皮橋及處理殘留皮橋下靜脈叢及結締組織;徹底檢查,無活動性出血后,實驗組使用濕潤燒傷膏紗條(將10*4cm紗布使用濕潤燒傷膏涂抹均勻,確保每個網孔間均涂有濕潤燒傷膏)塞入肛門3cm,肛門外的濕潤燒傷膏紗條成“花瓣狀”展開,覆蓋于外痔創面區,對照組使用凡士林紗條填塞;術后肛門塔紗加壓后包扎固定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前三天疼痛值(采用VAS疼痛評分表評估),術后前三天出血量(采用紗布乘重計算)。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 討論
濕潤燒傷膏由黃連、黃芩、黃柏、罌粟殼及地龍等組成,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活血化瘀止痛及生肌收斂通絡之效,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濕潤燒傷內的有效成分可在創面表層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外界空氣對創面裸露神經末梢的刺激,降低創面疼痛程度,可再生修復創面,促進成纖維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分化,從而加快肉芽組織生長,促進創面愈合[3]。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術后疼痛持續時間及術后出血量均較對照組少(P<0.05),提示濕潤燒傷膏對外剝內扎術后肛門疼痛及出血治效果顯著,能夠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進程。綜上所述,濕潤燒傷膏紗條塞肛能明顯緩解外剝內扎術后患者肛門疼痛及出血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楊麗萍.RPH聯合傳統混合痔外剝內扎內注術治療100例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6):74-75.
[2]白波.選擇性痔上黏膜吻合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混合痔臨床療效[J].臨床軍醫雜志,2019,47( 11) :1190 -1192,1196.
[3]唐乾利,付軍,韓珊珊,等.MEBT/MEBO對大鼠慢性難愈性皮膚潰瘍創面肉芽組織EGFF、EGFR表達的影響[J].中國燒傷創瘍雜志,2012,24(6):470-4802.
古溪中心衛生院外科 重慶潼南 40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