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目的:探究痰祛瘀湯聯合康復治療老年腦梗死對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觀察對象均為內蒙古包頭市第四醫院康復科收治老年腦梗死患者,共計72例,病例篩查時間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2組患者均予以傳統康復治療,依據患者入院時間分設2組各36例,常規組聯合傳統西醫治療,試驗組聯合痰祛瘀湯治療。結果:治療后2組患者神經缺損功能評分(NIHSS)評分較比治療前降低,試驗組NIHSS評分低于常規組(P<0.05);試驗組患者日常活動功能評分(ADL)、肢體功能評分(FMA)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痰祛瘀湯聯合康復鍛煉利于老年腦梗死神經功能恢復,促使預后轉歸。
關鍵詞:老年腦梗死;痰祛瘀湯;康復;神經功能
【中圖分類號】R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093-01
腦梗死主要指腦組織血液灌注相對不足,誘發大腦神經損傷,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隨著老齡化社會加速,老年腦梗死發病率激增,因老年人機能降低,腦梗死預后效果不佳,伴有明顯神經功能損傷,以偏癱、失語為主要癥狀,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生活質量,開展有效的治療及康復對策尤為重要[1]。現研究筆者為改善老年腦梗死預后神經功能,采用痰祛瘀湯聯合康復治療方案,以傳統康復治療為參照,開展平行比對。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均為內蒙古包頭市第四醫院康復科收治老年腦梗死患者,共計72例,病例篩查時間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依據患者入院時間分設2組,常規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齡62-79歲,均數(69.53±1.03)歲;試驗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齡61-81歲,均數(69.49±1.05)歲;統計分析2組腦梗死老年患者入組資料無顯著差異,符合后文比對(P>0.05)。
1.2方法
2組患者均予以傳統康復治療,加強功能鍛煉,建議患者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常規組聯合傳統西藥治療,給予患者神經性營養藥物,依據患者合并癥,開展控糖、降血壓等治療對策;試驗組患者聯合痰祛瘀湯治療,基礎方藥包括葛根15g、川芎15g、赤芍15g、天麻10g、法半夏10g、制南星10g、白術10g、大黃5g、水蛭3g,加水煎煮,分兩次服用。
1.3評價標準
借助美國腦卒中研究醫學會推薦神經缺損功能評分(NIHSS)對患者神經功能進行量化評分;采用日常活動功能評分(ADL)、肢體功能評分(FMA)對患者預后功能進行量化評分。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軟件SPSS24.0進行假設校驗,計數資料分布用(%)表達,卡方假設校驗,計量資料分布用()表達,t樣本假設校驗,P<0.05設為統計學差異基礎表達。
2結果
2.1 治療前后2組患者NIHSS評分
治療后2組患者NIHSS評分較比治療前降低,試驗組NIHSS評分低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預后功能評分
試驗組患者ADL、FMA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老齡化社會進程加速,老年腦梗死患病率增多,嚴重影響老年人神經功能,具有較高致殘率及死亡率,為醫療工作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腦梗死疾病預后患者不佳,考慮老年人機能降低,于發病后伴有明顯神經功能損傷,以側身偏癱為主要病理表現,嚴重影響患者日常功能,于患者疾病治療期間,開展有效的康復鍛煉尤為重要;考慮老年患者神經功能修復周期較長,于康復治療期間,輔以有效的藥物治療對策尤為重要。
我國傳統中醫認為腦梗死發病與風痰瘀阻具有直接關聯性,以痰淤論治的原則,采用化痰祛瘀進行針對性,主要藥物包括葛根、川芎、赤芍、天麻、法半夏、制南星、白術、大黃、水蛭,方中選用大黃退黃利濕、清熱解毒之功效,輔以水蛭通瘀破血,改善腦絡循環,輔以天麻祛風通絡,輔以膽南星息風定驚、清熱化痰,輔以葛根止瀉,降血糖、調體溫,輔以赤芍活血通絡、清熱涼血,輔以白術利水燥濕、健脾益氣,輔以清半夏和胃降逆、化痰祛熱,諸藥聯合使用,以發揮活血化瘀、祛風通絡之功效;經西醫藥理分析顯示,化痰祛瘀湯可有效改善梗死病灶血液灌注,抑制血小板凝聚,擴張血管,有效改善神經功能[2]。本研究通過比對患者神經功能可知,治療后2組患者神經NIHSS評分較比治療前降低,試驗組NIHSS評分低于常規組P<0.05,神經功能恢復更佳,利于患者預后功能恢復。
綜上,痰祛瘀湯聯合康復鍛煉利于老年腦梗死神經功能恢復,具有臨床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寧俊云,柴姍姍.化痰祛瘀湯在老年腦梗死患者康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4):135-137.
[2]楊虹.康復治療配合化痰祛瘀湯治療老年腦梗死對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心理醫生,2017,23(21):180-181.
內蒙古包頭市第四醫院 01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