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



摘要:目的 通過進行臨床實驗探究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患的臨床護理中是否會有很好的效果。方法 實驗對象選自于來我院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并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患,一共有138人,按照隨機原則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是測試組有69人,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對病患進行臨床護理;另一組是參照組有69人,在治療期間按照科室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即可。并在實驗期間對兩組病患發生不良事件的次數、病患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 測試組病患的治療有效率相比參照組來說,優勢明顯且P<0.05;測試組病患在此期間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是4.00%,而參照組的高達17.33%,兩組之間差異顯著且P<0.05;另外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考察兩組病患隊護理方式的滿意度結果可知,測試組病患對護理的滿意度是98.67%,而參照組的只有88.00%,兩組之間有明顯的差異(P<0.05)。結論 在臨床上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患時采用護理風險的管理方式進行護理,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治療的效率,還能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讓病患對醫院科室的滿意度也有了提升,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護理風險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143-01
為了提高治療效率,減輕病患的病痛,在就診期間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對病患進行護理,提前避免會出現的問題,從而提高醫院科室的護理質量。因此本文通過進行臨床實驗探究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患的臨床護理中是否會有很好的效果,現將實驗結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實驗對象選自于來我院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并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患,一共有138人,按照隨機原則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是測試組有69人,另一組是參照組有69人,對比兩組實驗對象的基礎資料,根據表1可知,他們之間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實驗對象之間可以進行對比。在篩選實驗對象時需要他們簽署實驗知情同意書并選擇年齡適中且無其他重大疾病的人進行實驗。
1.2 方法
參照組病患只需要按照科室臨床上針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患常規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即可。
測試組病患在實施常規操作的基礎上加入護理風險管理模式的護理內容,具體步驟如下:①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由科室經驗豐富且有資歷的科室主任、護士長和護士組成,并在成員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定期培訓,除了需要提高護理經驗和技能外,還需要著重培養責任意識和“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以及針對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情的有效護理措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②護理風險管理小組還需要定期開展會議,并針對于近期出現的病患情況進行總結,尤其需要將特殊病例及特殊情況的護理方法進行分享交流并提出更加有效和完善的護理措施,加強學習并熟練掌握,還需要定制相關制度,督促護理風險管理小組成員提高責任意識[1];③熟悉并掌握風險事件的應對策略,定期更新并規范在遇到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的的急救操作程序:首先在病患發病時,立刻指導病患保持呼吸暢通,并進行吸氧,如果呼吸嚴重受阻且有呼吸衰竭的趨勢應立刻采用無創呼吸機輔助病患進行呼吸,同時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應用解痙攣平喘的藥物進行霧化治療,隨時關注病患的病況,一旦出現問題應立即展開急救直至病患病情穩定為止;④加強飲食及日常護理,為避免病患因為口腔沒有及時清潔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所以每天需要定期進行口腔衛生的護理。另外在飲食方面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蔬菜水果為宜,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加重病情[2,3]。
1.3 觀察指標
通過將臨床上兩組病患的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并統計在實驗期間出現不良反應的次數,以及治療效果情況,還有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考察病患對護理方式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將臨床數據采用SPASS軟件進行分析,并以P<0.05作為標準,表示實驗數據之間差異顯著。
2、結果
2.1 對比兩組病患之間的治療有效率
根據對數據的處理結果可知,測試組病患的治療有效率與參照組相比,有很明顯的優勢和差異(P<0.05),具體數據見表2。
2.2 對比兩組之間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滿意度
根據對臨床數據進行分析的結果可知,測試組病患在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與參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而測試組病患對護理風險管理方法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病患對常規護理措施的滿意度,且P<0.05.具體數據見表3。
3、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引起醫患矛盾,其發病原因是病患的氣道上出現了慢性炎癥,從而導致了病患會出現反復的喘息、氣急、胸悶或者咳嗽等情況,還容易在急性發病時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對病患的生活和健康帶來很嚴重的影響[4]。臨床上哮喘是很難根治的,一般治療方法就是通過藥物,根據臨床上的規范治療,絕大多數病患的病情能夠很好的被控制,本文通過實驗證實了護理風險管理模式有很好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霞.護理風險管理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v.6;No.416(99):96-97.
[2]張月,徐燕.臨床護理保護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014(005):57-57.
[3]蔡曉華.對住院治療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進行控制感染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005(007):P.34-34.
[4]趙彬彬.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風險管理的應用與效果分析[J].科學養生 2020年23卷10期,105頁,2020.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905醫院第二門診部 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