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
摘要:目前護理干預從多個方面對手外傷患者術后功能康復進行干預,都取得不錯的療效。本文將對這些護理干預及其最后的療效影響進行論述。接受手外傷患者術后的病人必須在護士的監督下積極地進行康復訓練。由于年齡、受教育程度、認知能力等問題的實際限制,傳統的電話康復指導對手外傷患者來說具有挑戰性。此外,在臨床實踐中,我國大部分地區仍主要在住院期間進行鞏固手術療效的康復訓練。患者及其家屬對出院后康復訓練的認識有限,對康復訓練的重要性重視不夠,導致手外傷患者出院后依從性差。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158-01
出院后的護理干預是一個長期的康復過程,對改善患者手外傷功能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近幾十年來,微信作為出院后的延伸護理方式,在臨床上逐步推廣應用。疾病相關知識可以通過微信通過語音信息和視頻存儲發送到特定人群,加強健康教育,鼓勵患者參與疾病自我管理。這種方法方便快捷,在社會交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微信是患者獲得及時健康指導和咨詢的可靠方法,在臨床實踐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微信具有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強等優點,用于出院病人的延伸護理。利用微信的優勢,幫助患者了解家庭用藥和康復鍛煉的動態;監測患者是否及時服藥,并根據出院說明進行康復訓練;提醒患者合理飲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有效預防各種并發癥,為患者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此外,在延長護理服務的基礎上,病人可以積極調整和安排自己的情緒、飲食、生活習慣和功能鍛煉。如果患者有疑問,出現不適,可以及時與專業人員溝通,尋求解決辦法,可能有利于立即解決病情,防止影響康復的不利因素。因此,通過微信應用延伸護理干預模式,可以提高患者術后的依從性,引導患者發展功能,恢復健康,有效應對患者在家庭護理中可能遇到的挑戰,促進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就潛在原因而言,手外傷患者由于年齡大、記憶力差,不能及時掌握大量的醫療信息。目前,電話被認為是了解病人出院后延伸護理狀況的主要途徑。在教育方面,電話為老年患者提供口頭教育,不能提供及時有效的健康教育。相比之下,微信在文字、圖片、視頻等直觀方式上更為靈活,可以在患者出院后通過手機及時、準確地傳遞健康教育信息,為了解患者獲得的信息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微信可以為患者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改善患者情緒,促進心理健康,提醒患者注意飲食,監督患者及時用藥和按程序進行康復訓練,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有效預防疾病各種并發癥。通過微信進行延伸護理干預能顯著提高手外傷患者術后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微信具有方便、快捷、經濟、教育、可接受等特點,可以提高患者的獨立生活能力。同伴的咨詢、支持、安慰、幫助、鼓勵等措施,可以緩解部分患者的負面情緒,引導患者有積極的態度,進一步樹立戰勝痛苦的信心和勇氣。
逐步康復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分階段實施的。在康復訓練過程中,根據患者情況不斷調整康復訓練方案,使康復訓練更好地適應患者,逐步加強訓練過程,有利于逐步加快訓練節奏,幫助患者康復一步一步地。逐步康復護理在微創手術圍手術期給予康復護理,術前、術中、術后及出院時給予康復訓練指導。階梯式康復護理能減輕受外傷術后的疼痛,提高舒適度,促進康復改善受外傷患者的功能,減輕手外傷活動受限。而且在逐步康復護理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均較對照組下降,說明逐步康復護理能改善手外傷患者的心理狀況。其主要原因是促進了受外傷術后的功能的恢復。護理后受外傷術后患者睡眠潛伏期縮短,實際睡眠時間延長,睡眠質量評分降低,生活質量評分提高。以上結果提示,階梯式康復護理能減少患者的睡眠障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主要是因為提高了康復效果,減少了手外傷術后的功能障礙和術后疼痛對患者睡眠和日常生活的干擾。而且階梯式康復護理能為患者提供更為周到的護理服務,增強患者的康復效果,使患者對護理服務更加滿意。綜上所述,階梯式康復護理能減輕手外傷手術后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改善手外傷術后功能和活動能力,有助于減少負性情緒,提高睡眠和生活質量,使手外傷術后患者對護理服務更加滿意。
對手外傷術后患者進行健康宣教 手外傷術后患者入院后,簡單介紹病區的基本設施、環境以及主治醫生和責任護士,著重講述手部各結構功能、手術的基本流程、原理、注意事項以及術后康復護理相關知識,其方法以圖文并茂的健康宣傳手冊,供患者及家屬翻閱,亦可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或動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以幻燈片的形式,對個別患者進行詳細的講解。使患者對相關知識點有更為直觀形象的理解。
注意對手外傷術后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出于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缺乏,多數患者會在手術前后表現出 焦慮、恐懼、悲觀、絕望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以真誠的態度、親切的語言開導、撫慰 對方,以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業務技術征得患者的信任,緩解其不良情緒;并為 患者舉證最近成功案例,增強其治療信心;同時督導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關愛,消除其孤獨感和失落感,使之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配合到臨床治療工作中。
對手外傷術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的具體施行應以患者的具體病情及恢復情況而定。 在患者身體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于術后 24h 即可指導其行各指關節屈伸練習,可促進患者局部血液循環,規避關節僵硬、肌腱粘連、肌肉攣縮等并發癥的發生;保護性屈曲位制動去除以后(如石膏)可開展腕關節的掌屈、背伸、尺、橈偏練習,可防止腕關節長期制動而發生關節僵直、畸形;術后 3 周進行手部綜合功能鍛煉,以伸、抓、握等動作。通過這些鍛煉幫助患者康復,增強患者信心。
總的來說,護理干預從多個方面對手外傷患者術后功能康復進行干預,都取得不錯的療效,而且對手外傷患者無論是負性情緒的改善還有依從性等提高等都有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董金琢.早期護理干預對手外傷患者術后康復鍛煉的效果研究[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6,5(3):150-152.
[2]李望寧,張梅,陳婷.康復護理干預對手外傷術后患者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2,18(18):123-124.
[3]陳連娣.手外傷術后的康復護理方式分析與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7,(11).93-94.
海軍第971醫院手外康復科 山東青島 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