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靜波


摘要:目的:研究消淤抑瘢法促進肛周膿腫術后切口愈合的臨床觀察。方法:從我院行肛周膿腫術患者中選取60例,將其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選取在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分別給予常規止血治療和自擬消淤抑瘢法治療,對比數據。結果:觀察組相較于對照組,疼痛評分較低,切口滲出和肉芽組織生長評分較高,p<0.05,組間治療效果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自擬消淤抑瘢法可有效促進肛周膿腫術后切口愈合,減輕患者痛苦。
關鍵詞:消淤抑痕法;肛周膿腫術;切口愈合
【中圖分類號】R57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162-01
前言:
肛周膿腫是肛腸科常見的一種疾病,是由于肛腺、肛竇及肛管周圍間隙由細菌引起的急慢性化膿性感染,肛門周圍皮下膿腫最為常見。肛周膿腫一經確診,須盡早治療[1]。臨床主要采取的治療方式是手術治療,分為切開引流術和一次性根治術,由于手術切口多為開放性的,且切口較深,較大,范圍較廣,排便增加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導致切口難以愈合,愈合時間較長,增加患者的痛苦[2]。為了加快患者的切口愈合,本院采用自擬消淤抑瘢法促進肛周膿腫術后切口愈合,內容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從我院的采取肛周膿腫術患者中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選取時間均為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其中對照組中男:女=19:11;年齡從20~54歲,平均年齡:(36.2±2.2)歲,平均病程時間(8.31±0.16)d。觀察組中男:女=16:14;年齡從21~54歲,平均年齡:(36.3±2.1)歲,平均病程時間(8.21±0.63)d。所有患者均簽署同意書,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醫肛腸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關于肛周膿腫診斷標準,且行一次性根治術[3]。
排除標準:心、肝、腎等基礎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兩組資料比較,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常規止血治療,并進行相應的抗感染治療,同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2021920,2019012319)進行換藥治療,外用,涂抹患處。并指導患者飲食,禁食辛辣、刺激、油膩等食物護。
1.2.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消淤抑瘢法治療,方劑組合有:丹參10g,三七10g,紅花10g,紅藤10g,赤芍15g,白芨10g,乳香10g,沒藥10g,浙貝15g,珍珠粉10g,當歸15g將以上藥物全部打成粉末狀,將藥物分為10~12克,用生理鹽水調和后敷于紗布,覆蓋切口。
所有患者在術后住院期間,每天換藥一次,出院后回院換藥,一周2~3次,直至患者切口愈合為止。
1.3觀察指標
①臨床指標評分,包括疼痛評分,應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標準,總分10分,分數與疼痛程度成正比關系;切口滲出評分,總分6分,無滲出液體為6分,有少許浸透敷料為3~5分,滲出物較多,且浸透敷料0~2分;肉芽組織生長評分,分數與組織生長狀況成正比,總分6分。
②患者切口愈合程度,參照中醫藥管理局頒布《中醫肛腸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病灶消失,切口完全愈合;好轉:患者治療后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病灶基本消失,切口基本愈合;未愈:未達到以上要求。痊愈例數與好轉例數之和除以總例數為治愈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進行統計學分析,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率的比較百分數(%)表示,經卡方檢驗。當P小于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臨床指標評分
觀察組患者相較于對照組,疼痛評分較低,切口滲出和肉芽組織生長評分較高,p<0.05,見表1。
2.2治療有效率
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肛周膿腫臨床主要手段是手術治療,但在患者手術后的康復期,由于切口處于易感染的位置。臨床主要通過常規的止血、抗感染和換藥治療,但臨床愈合時間較長,患者痛苦大。術后患者會出現疼痛,切口愈合時間較長,以及可能出現其他的并發癥。肛周膿腫又稱為肛管周圍膿腫,是一種急性膿性感染疾病,主要發生在肛管、直腸周圍以及肛門的,是由于細菌感染引起。中醫也稱為肛癰,屬于肛門癰疽范疇。肛癰與肛隱窩密切相關,且病情發展較快,出現肛周周圍疼痛難忍,釀膿后,破潰容易產生瘺管。中醫認為其發病機制與外邪有關,如外火、燥、風、濕、寒邪及過食肥甘厚膩辛辣釀酒等[5]?,F代醫學肛周膿腫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治療給患者造成開放性切口,且膿腫感染范圍既深又寬,加之每日大便加大切口感染的機率,導致術后患者切口愈合困難,愈合時間較長,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臨床中一直尋找可有效促進患者切口愈合的治療方式,筆者根據《千金翼方》里滅瘢方和自己的多年臨床經驗,自擬消淤抑瘢中藥粉劑用于肛周膿腫術后換藥,有活血散瘀,消腫抑瘢,加速傷口愈合,減少瘢痕的功效,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相較于對照組,疼痛評分較低,切口滲出和肉芽組織生長評分較高,P<0.05,組間治療效果無明顯差異,P>0.05。
綜上所述,筆者自擬消淤抑瘢可有效促進肛周膿腫術后切口愈合,減輕患者痛苦,有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高潘祥,王靜,張麗麗.龍膽瀉肝湯加減內服聯合苦參湯坐浴對肛門病術后 急性濕疹所致瘙癢的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34):271-272.
[2]陸姜燕,云長林,于楠,等.嘎木朱爾散外敷聯合紅光理療促進肛周膿腫手術創面愈合的臨床及護理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6,22(11):1-3.
[3]陳祖清,梁瑞文,張國興,等.兩種不同切口的低位切開留皮橋高位掛線術式治療肛周膿腫的療效分析[J].福建中醫藥,2020,51(4):17-19.
[4]丁曉紅,陸杰,趙愛民.切口愈合后期流質飲食及控便對高位多間隙肛周膿腫手術效果的影響[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6,36(8):41-43.
[5]范丁文,朱丹,彭麗潔,等.放射狀多切口掛浮線引流術治療馬蹄鐵形肛周膿腫147例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0,26(6):116-118.
江蘇省徐州市中醫院肛腸科 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