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彩紅 王淑春

摘要:抗生素和激素的廣泛應用以及有創診療技術的發展,致使血液感染發病率逐漸升高,菌血癥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后所致的一種感染狀態,而菌血癥治療時間長,費用多,病死率高,危害極大,血培養是血液感染診斷的金標準,但培養時間長,即使陰性也不能除外感染,淋巴細胞亞群作為機體免疫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在病原菌感染后,會發生一系列數量和比例的變化。本研究選擇107例血培養患者,分析其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數量的變化,找出其規律,為臨床對菌血癥的輔助診斷、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中圖分類號】R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294-02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住院同時進行血培養陽性及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測定的患者107例,男68例,女39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44±22歲,送檢血培養與淋巴細胞亞群送檢時間不超過24小時,并選同期健康體檢人員36例作為健康對照組,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齡43±19歲。
1.2分組:按細菌生長情況分為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組(82例)、革蘭氏陽性細菌感染組(25例),同時設健康對照組(36例)。
1.2.方法:
1.2.1試劑與儀器:美國BD公司BACTEC9120全自動血培養儀及BD公司配套血培養瓶,美國BD公司PHOENIX-100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系統及原裝配套試劑,美國貝克曼公司FC-500流式細胞分析儀,稀釋液(COULTER ISOTON Ⅲ DILUENT),清洗液(COULTER CLENZ),四色復合試劑異硫氰酸鹽熒光素(FITC) 標記的CD45、藻紅蛋白(PE)標記的CD4、藻紅蛋白-得克薩斯紅(ECD)標記的CD8、藻青蛋白5(PC5)標記的CD3。雙色復合試劑FITC標記的CD3、PE標記的CD(16/56)。單色試劑PC5標記的CD19,藻青蛋白7(PC7)標記的CD45。
1.2.2血培養:靜脈采血16-20ml立即注入厭氧菌和需氧菌培養瓶各1瓶,每瓶8-10ml,并送實驗室,實驗室接受標本編號、登記后,將血培養瓶置BD公司BACTEC9120全自動血培養儀中培養;當儀器陽性報警時,用無菌注射器抽取培養液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根據染色鏡檢結果接種營養血平板和/或巧克力平板,置于37℃孵育24h,待菌落形成后挑取單個菌落配成0.5個麥氏單位菌液置BD公司PHOENIX-100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系統對病原菌鑒定,另取菌落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確認。
1.2.3.淋巴細胞亞群檢測:靜脈采集外周血2 ml加入EDTA-K2抗凝管中。 取兩管分別標記T、B&NK,分別加入抗凝血100ul,T系四色熒光素抗體20ul加入T管;CD45、 CD19、CD3單色熒光素抗體,CD16/56 單色熒光素雙抗體各20ul加入B&NK管。兩管輕輕混勻,避光染色15min后,均再加入500ul裂解液混勻,避光10min取出,300g離心5min,棄去上清液,加2ml0.01MPBS液洗滌,離心棄去上清液,再加入0.5ml0.01MPBS混勻,上流式細胞儀分別檢測總T淋巴細胞、CD4淋巴細胞、CD8淋巴細胞、4/8比值、B淋巴細胞、NK細胞百分含量。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次107例患者血培養陽性結果中,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組患者總T淋巴細胞、CD4淋巴細胞、4/8、B淋巴細胞百分含量較健康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組總T淋巴細胞、CD4淋巴細胞、4/8比值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革蘭氏菌陽性組比較,革蘭氏陰性菌總T淋巴細胞、CD4淋巴細胞、4/8比值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見附表。
3.討論
淋巴細胞是機體免疫反應中主要作用細胞。機體在正常情況下,各淋巴細胞亞群保持一定的數量和比例,協同調節,實現機體免疫功能正常運行。而當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時,免疫應答會使淋巴細胞亞群的數量或功能發生變化,導致機體免疫功能失調。外周血中總T淋巴細胞,其表面的CD3分子參與T淋巴細胞識別抗原,介導機體的細胞免疫應答反應。T4淋巴細胞也稱誘導/輔助性T淋巴細胞,具有輔助B淋巴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增強和擴大免疫應答。
T8淋巴細胞包括抑制性/細胞毒性細胞,具有直接殺傷感染微生物的靶細胞的功能。4/8比值是監測人體細胞免疫功能,反應機體免疫狀態的主要指標,用于評價免疫失調、免疫狀態、以及免疫系統的損害程度。B淋巴細胞表達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執行體液免疫以清除病原微生物。NK細胞屬自然殺傷細胞,具有抗感染、免疫調節等功能。
本研究中,革蘭氏陰性組和革蘭氏陽性組總T淋巴細胞、CD4淋巴細胞、4/8比值較健康對照組明顯升高,說明菌血癥患者在病原菌侵入血液后,機體免疫功能失調,動態平衡紊亂,細胞免疫功能反應性增強。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組患者總T淋巴細胞、CD4淋巴細胞、4/8、B淋巴細胞百分含量較健康對照組明顯升高,表示機體感染革蘭氏陰性菌后,以細胞免疫為代表的CD4細胞異常活化,反應性增殖,介導體液免疫的B淋巴細胞功能亢進,說明機體此時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同時對非己抗原誘發的免疫應答,在對抗病原菌過程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革蘭氏陽性細菌感染組中T4淋巴細胞、4/8比值均高于對照組,但增高幅度不及革蘭氏陰性組,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機體此時以細胞免疫為主,但免疫反應革蘭氏陰性菌組強于革蘭氏陽性菌組,考慮為革蘭氏陽性菌組以葡萄球菌為主,革蘭氏陽性組以桿菌為主,球菌對機體刺激反應弱于桿菌,這也可能與病例少有關系,是本研究的不足之處,還有待在后續工作中進一步的研究改進提高。
在淋巴細胞亞群檢測中影響因素眾多,如機體的營養狀況,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體質等,[2-5]但是在血培養患者中由于淋巴細胞亞群的異常活化,導致了免疫功能的紊亂,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加強免疫功能調節,適度使用免疫調節劑(如糖皮質激素、免疫球蛋白、匹多莫德等)進行治療,盡快平衡患者的淋巴細胞亞群比例,有助于促進病情恢復,縮短病程,減少并發癥。
參考文獻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revention of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a practical guide[M].2nd ed.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
[2]蔣利平,楊錫強,李成榮等.兒童血清免疫球蛋白G亞類缺陷及其與反復呼吸道感染的關系[J].中華兒科雜志,1990.28(2):79-81
[3]Singh M.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J].Indian I Pediatr,1999,66(6):887-893
[4]趙黎光,馬凱,反復呼吸道感染與微量元素的關系[J].中國醫藥導報,2006,3(18):62
[5]Brook I,Shah K.Bacteriology of adenoids and tonsils in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adenotonsillitis[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2001,110(9):844-848.
山西省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 0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