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紅 于 紅 王小溪
1.遼寧省大連港醫院急診科,遼寧大連 116000;2.遼寧省大連港醫院康復科,遼寧大連 116000;3.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心內科,遼寧沈陽 110002
肺炎是常見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從嬰幼兒到中老年均可能感染肺炎,尤其是老年人群,身體機能降低,基礎疾病多,活動量減少,免疫機制也有所減弱,發生肺炎的概率升高,且病情嚴重程度也較高[1-2]。重癥肺炎的炎癥反應更廣泛,也更嚴重,屬于呼吸系統的危重癥。老年重癥肺炎風險高,并發癥多,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直接的威脅[3]。除了科學有效的治療,完善優質的護理干預對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社會對于臨床護理服務要求不斷提升,新型的護理理念也不斷涌現。“以人為本”的護理就是近年新出現的護理理念[4]。以人文關懷為主的優質護理干預則是基于“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提出的,是以患者為中心,關注患者身心合理需求,并融入文化及精神各方面因素,滿足提高其身心舒適度為追求的護理模式。人文關懷護理在腦梗死及婦產科疾病等患者中應用效果已得到臨床認可[5-6]。本研究對以人文關懷為主的優質護理干預應用老年重癥肺炎患者中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12月大連港醫院收治的86例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根據其就診順序將其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3例。常規組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60~85歲,平均(71.44±5.24)歲;病程7~23 d,平均(11.34±2.45)d。研究組中,男26例,女17例;年齡61~87歲,平均(71.61±5.50)歲;病程7~23 d,平均(11.34±2.45)d。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納入標準:①確診為重癥肺炎;②年齡≥60歲;③能正常交流者;④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②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③不能配合者。
1.2.1 常規組 在對癥治療期進行常規護理措施。包括了解其病史,觀測患者生命體征,并注意病情變化,警惕病情惡化造成休克。提供整潔病房環境,做好用藥方面指導,針對靜脈給藥的患者,做好查對并觀測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對于口服給藥的患者,講解用藥劑量,并定時監督患者用藥,教會患者正確借助咳嗽進行排痰,當患者不能自主排痰時,幫助其拍打后背協助排痰,必要時可加機械排痰和霧化治療,保持呼吸通暢。在患者飲食和起居進行必要的指導。
1.2.2 研究組 根據“以人為本”的理念,施以人文關懷為主的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人文關懷”優質護理團隊的構建:由護士長牽頭,組織5~6名有經驗的護士成立優質護理團隊。邀請專家對“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和“人文關懷”的內涵和護理方法進行培訓,讓團隊成員能切實了解“人文關懷”的實質,并對患者的病情特點進行分析,結合其疾病和患者具體特點,制定相關的護理措施。②入院護理:患者入院后,首先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以親切的態度介紹病房環境設施及醫護人員,讓患者能快速熟悉病房,減少其陌生感。在病房中設置一些綠色植物,懸掛一些色彩鮮明,語言簡潔的疾病知識宣傳板,并準備一些老年人喜歡的象棋,紙牌等休閑活動工具,允許1名家屬陪護患者,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的環境。③宣教和心理干預:老年人情緒不穩定,加上受到疾病影響,心理易發生較大波動,產生焦慮抑郁情緒。而心情郁結不利于患者病情控制。團隊應評估患者具體病情,與主管醫師溝通,明確護理診斷,并就患者具體病情進行單獨宣教,通俗解釋肺炎的病因和病情影響因素,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疾病了解,并定期開展一些知識講座,講解一些疾病恢復和家屬看護注意事項,解答患者疑惑,增強其自我護理能力。并鼓勵安慰患者重癥肺炎并不可怕,積極配合是可治愈的,加強與患者交談,關注其情緒變化,通過語言撫慰、肢體撫觸等方式,給予患者心理上關懷,緩解其不安和焦慮情緒。④加強優質基礎護理:在患者用藥護理、呼吸道護理、皮膚護理、并發癥防治等基礎護理方面加強技能培訓,切實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水平,并強化護理技能考核。在護理中,注意保持親切和善態度,盡量保持護理動作輕柔,尊重患者,并及時幫助患者解決一些力所能及問題和需求。
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的心理狀態,統計患者繼發感染、呼吸衰竭、肺炎休克等并發癥的出現率,并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其中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兩者總分100分,評分越高,程度越嚴重。護理滿意度采用調查問卷測評,總分100分,>90分視為滿意,問卷信度系數0.773。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析,計量資料用()表示,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干預前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的SAS、SDS評分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的SAS、SDS評分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的比較(分,)
表1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的比較(分,)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例數 SA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SD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常規組研究組t值P值43 43 62.46±4.79 62.51±4.83 0.054>0.05 51.46±4.90&44.64±4.05&7.810<0.05 60.90±4.55 61.13±4.68 0.081>0.05 49.35±4.22&43.85±3.98&6.903<0.05
研究組出現繼發感染2例,呼吸衰竭1例,常規組中出現繼發感染7例,呼吸衰竭4例,肺炎休克2例,研究組和常規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5.98%、30.23%,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7.67%、83.73%,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老年重癥肺炎是老年人常見病和多發病,且危害較多,容易出現繼發感染、呼吸衰竭、肺炎休克等并發癥,已成為嚴重危害老年人生命安全慢性疾病殺手之一[7]。而老年患者本身情緒波動較大,對疾病又缺乏了解,加上受到疾病的折磨,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復[8]。老年重癥肺炎患者自護能力不足,在對癥治療同時,要輔以優質護理干預,保障治療效果。現代護理模式逐漸向以患者為核心護理模式轉變,而“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正好體現了以患者為核心這一點[9]。而“以人文關懷為主”的優質護理就是構建和諧護患關系,關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態,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滿足患者合理需求,從而提升患者住院診治期間的體驗[10-11]。本研究將其應用于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構建“人文關懷”優質護理團隊,首先對“人文關懷”的內涵和護理方法進行培訓,在患者入院后,幫助患者快速熟悉病房,減少其陌生感,在病房設置一些植物、好看疾病知識宣傳板和休閑活動工具,為其提供溫馨舒適環境,并做好患者知識宣教和心理干預,增強其疾病正確認知和自護能力,給予患者心理上關懷,緩解其不良情緒[12-13]。此外加強優質基礎護理,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和護理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并及時幫助患者解決合理需求,提升患者的滿意度[14]。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SAS 和SDS評分低于常規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提示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病情較重,施以人文關懷為主的優質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減少相關并發癥發生,患者滿意度更佳,這與張理花等[15]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病情較重,施以人文關懷為主的優質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情緒,減少相關并發癥發生,患者的滿意度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