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湖是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的最大湖泊,地處歐亞大陸腹地,是我國北方生態屏 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區域氣候、涵養水源、防止荒漠化、維 系草原生態平衡和我國北方生態安全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來,受周期性干旱 和局部人為干擾影響,呼倫湖水情發生劇烈變化,湖濱濕地銳減、湖泊水生生態系統 退化、局部草場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態環境問題給區域生態安全帶來威脅。習近平總 書記高度重視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先后多次對呼倫湖生態環境保護治理 做出重要指示批示。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呼倫湖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推進流域生態 環境的系統保護修復和美麗河湖建設,生態環境部黃潤秋部長和翟青副部長都曾親自 赴呼倫湖進行調研。在生態環境部的總體部署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湖泊生態環境 研究所姜霞研究員帶領團隊,本著“科學診斷問題,精準施策”的思路,在呼倫湖多 年水質監測已有工作基礎上,對呼倫湖水生態環境及其生態安全開展了大量現場調查 監測、室內模擬試驗和理論研究,厘清了呼倫湖水環境現狀及其變化趨勢,分析了湖 面面積與氣象要素的響應關系及其對水質的影響,判別了呼倫湖及其流域主要環境物 質特征與來源,估算了內源釋放與入河通量對呼倫湖水體物質的貢獻,針對人類活動 對流域生態健康影響開展風險評估,系統分析呼倫湖生態環境變化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結合呼倫湖流域陸域生態環境調查,分析并評價了呼 倫湖流域時空分布格局變化趨勢及生態安全。研究團隊最終形成了《呼倫湖水環境質 量及水生生物調查報告》《呼倫湖主要水質指標本底值判定報告》《呼倫湖生態保護 修復方案》《呼倫湖生態與環境狀況及保護對策》等多項研究成果,在團隊研究成果 的基礎上,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形成了《關于呼倫湖水質指標有關情況分析和下 一步工作安排的報告》,得到了翟青副部長的批示。本專欄將部分成果集中發表,以 期為呼倫湖及其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提供科學依據,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湖泊生態環境研究所前身依次是湖泊研究室、湖泊生態環境 創新基地,2018 年3 月22 日正式成立湖泊生態環境研究所。湖泊生態環境研究所以 國家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的中心工作和湖泊生態環境問題以及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為導向,開展湖泊污染過程及防治、湖 泊富營養化與生態退化的環境效應 與修復、湖泊流域規劃管理、飲用 水源特征污染物環境行為等方面的 理論與技術研究,支撐國家和生態 環境部的湖泊環境管理與決策,同 時面向治理需求,開展技術產品研 發和工程應用實踐,實現科研成果 的轉化和推廣應用。

姜霞,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湖泊生態環境 研究所副所長,國家環境保護湖泊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環境分會秘書長。主要從事河湖底泥 污染過程機理和技術研發、流域系統防治和優化管理等方面研究。主持國家級項目 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 項目課題、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生態環境部水 污染防治專項工作項目等;主筆完成了《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2013— 2020)》( 環發〔2014〕138 號)、江河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系列技術指南( 環發〔2014〕 111 號),系統構建了湖庫生態安全調查與評估的理論、方法及技術體系;推動國家《水 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實施,提高了我國湖庫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帶領團隊取得的多 項成果發表于國際頂級期刊,并多次獲得國家環??茖W技術一等獎,撰寫著作6 部。 研究成果可為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美麗中國”和“美麗湖泊”提供科學 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