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其明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高質量發展給現代教育帶來了發展的動力,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與學習工具。微信因為具有便捷、快速、易用等優勢,越發受到大家的青睞。學校應充分利用微信實現師生互動,學校與家長互動,學校與社會互動,力爭把學校教育以微信為橋梁建立教師、學生、家長相互聯系、相互交流全方位一體化的教育方式。讓家校溝通更高效,更和諧,共同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而努力。
【關鍵詞】微信;互動交流;有效;教育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學、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任何學生的成長都離不開三個方面的環境: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不可以替代。移動設備的普及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涌現出新工具和新方式,為新時代教育帶來了技術支撐和發展動力,傳統的家訪、家長會、電話、短信、QQ、校訊通等已經無法滿足當今社會的需求。微信已成為現代生活中重要的溝通交流工具。微信具有免費、實時溝通、實時顯示、便捷發送圖文、支持語音視頻對話的功能,備受青睞。家長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來了解學校和班級活動,了解孩子在校表現情況。教師可充分運用這一便捷的平臺,實時為家長和學生提供教育資訊、資源和服務,滿足家校共育的需求,使之成為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徑,開啟家校共育的“網絡新時代”。
一、微信拓展了家校共育的空間與時間
(一)微信實現師生間互動式學習
目前,班級學生人數在45人左右,班額較大,而課堂教學時間只有40分鐘,課堂上教師很難快速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而微信所提供的免費會話環境,開放的時間、空間和實時留言、消息傳送等功能,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對一的個性化輔導,答疑解惑。學生離開學校后,可以通過微信隨時給教師發問交流,包括文本、語音和圖像等交流。教師可以將解決問題思路表述得更為清楚明了,還能給學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二)微信公眾平臺成為學校的資訊服務窗口
微信公眾平臺的核心功能是溝通和互動,每天可以發送一條信息組合到每一個關注了學校微信公眾平臺的手機端。利用這一功能,可以實現傳送信息的目的,例如,傳送家校共育的通知和班級活動的信息等。微信公眾平臺也可以根據關鍵字推送信息,利用這一功能,可以實現班主任對班級管理業務流程、任課教師和學生對教學信息、家長對辦事流程等方面的查詢和咨詢功能。教師、學生和家長都在公眾平臺上進行互動,共同參與班級工作的建設和管理,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活動,加強家校之間的聯系,擴大學校的影響力,推動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如,最近朋友圈出現投票情況,學?;虬嗉壙梢岳眠@個開展評選活動,這更加增強了學校的民主性、公平性。又如,資訊方面:最近天氣時冷時熱,反復無常。學校要求師生統計著裝,很多家長會擔心小孩的冷暖,就會糾結孩子第二天上學該穿什么衣服,家長們就會在微信群里咨詢。記得開學初,收到很多家長電話反應學校飯堂的伙食方面不好。由于飯堂老板的更替,廚師的更換,一些菜式的做法不一樣了。后來在帶班教師的配合下,堅持將每周的食譜、當天的用餐情況,用手機記錄下來,并通過微信上傳,讓家長們能夠遠程看到孩子在學校、在課堂上的靈動表現。微信不僅解決了家長關注需求的矛盾,更增強了家長參與學校和班級管理的透明度,從而在班級里形成了和諧、融洽的家校氛圍。
二、讓班級微信群成為學生表現的舞臺
班級教師通過班級微信群等多形式展示班級的活動與動態,把現實的校園生活與互聯網+相結合,創建“數字化”班級。學生的在校表現是家長最想了解的。學生在校的表現,教師用手機抓拍下來,傳到微信“我的相冊”中,發送到朋友圈或直接分享到班級群。這樣,家長都可以看到這些照片。這樣,他們能夠從照片中一睹孩子在學校、在課堂的鮮活靈動表現。教師的這一動態朋友圈被很多家長點贊、收藏、留言評論。每當學校或班級開展教學活動和文體活動時,教師會用手機拍下學生活動的精彩瞬間上傳微信群,配上說明文字,方便家長瀏覽和保存。在一次學校組織的學生校外研學活動中,教師分享了照片。這不僅記錄了學生們快樂的時刻,也讓家長仿佛身臨其境,就在孩子們的身邊。筆者記得,有一天晚上十點多了,有位家長心疼小孩還沒做完作業,于是在群里問,其他小朋友是否都寫完了。事實上這個時候,大部分學生都開始睡了,作業的任務量還是適中的。只是因為這位學生感冒剛痊愈,但狀態還不夠好。很多家長都建議先讓小孩休息,第二天再寫。但是這位學生卻堅持要寫完才睡。這份刻苦、堅持的精神讓家長們都豎起了大拇指。筆者相信,這也感動了其他的小朋友。
教師可通過微信等功能宣傳和展示各方面表現優秀和進步快的學生,從而在班級里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促進班級學生共同進步。把學生的優秀作品拍成圖片上傳到班級微信群中展出,不僅是對優秀學生的認可與鼓勵,對其他學生來說也是樹立了學習的榜樣與標桿,激勵學生共同進步。這些都會得到家長的極大關注。同時,教師也會把有關的評價和反饋告訴學生,并且讓學生知道家長是很在乎他們的在校表現。
目前,微信公眾平臺設置了一項投票功能設置。學??梢岳梦⑿磐镀惫δ荛_展一系列的評選或調查問卷活動,增加學校的開放性,全校師生和家長的參與性。家長們也可以將學生在課余學習生活中的表現記錄分享,如,和家人一起去景點游玩時的……學生們喜歡用手機記錄下精彩的鏡頭,再配上文字說明分享到班級微信群中,這是很好的網絡教學資源。筆者記得前段時間,在一次小記者面試中,筆者兒子同班有位學生,他平時學習成績在班上表現很一般。但是在那一次面試過程中卻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榮獲一等獎。這位學生的家長,第一時間將小孩的表現拍下來,并在班級群里分享。這種分享既激勵著孩子自身,也得到了教師及其他家長的一致點贊。相信對其他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激勵作用。這一切在以前可能只有在博客、微博、網站等平臺上看到,但有了微信后,家長們能夠實時地關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