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紅
摘 要: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將多媒體技術與化學實驗教學進行整合,可以豐富實驗教學形式,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提高實驗教學效果。教師應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巧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實驗的可見度,改善演示效果,減少有毒有害物質實驗的危害,強化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促進多媒體技術與化學教學的整合。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1;G633.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1-0064-02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學內容通常都是圍繞“物質的變化與認識”展開的,但受到實驗條件以及課時等因素的影響,在教學中很難將實驗的科學性充分體現出來,收獲的教學效果通常也不盡如人意。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化學實驗教學中,能夠突破實驗條件的限制,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實驗過程,不僅可以有效節約時間,提高實驗安全性,還能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為此,本文對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優勢及其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和應用原則進行論述。
一、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優勢
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以計算機為載體,對圖畫、音視頻以及文字等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使相關信息能夠在課堂教學中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能夠刺激學生的感官,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主要優勢如下。
1.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使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給學生帶來更加真實的感受,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及真實感。例如,在講解“銫與水的反應”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視頻,使學生能夠真實地體會銫與水反應時的強大爆炸效果,這是傳統教學方法很難實現的。
2.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密度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利用板書圍繞例題以及課后作業展開教學。教師要想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就需要將所教學的知識結成網絡。而如果沒有多媒體技術的幫助,課堂教學的開展必然會耗時耗力。而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教師能夠實現對大量信息的綜合處理,以此來實現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從而有效提高教學密度。教師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直接將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在課堂教學中只需要點一點鼠標就能將板書內容呈現出來。這樣,既省時省力,又能根據教學需要隨時調出相關內容,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模型展示,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
化學知識具有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特點,這也是化學與其他學科最為不同的地方。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如果缺乏對于化學微觀世界的想象力,那么是很難真正學好這門學科的。對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微觀意識的培養,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幫助學生進一步探索化學學科的奧秘。例如,在講解化學元素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不同元素分子的模型展示出來,如常見的水分子、氧分子以及氫分子等,從而使學生走入微觀世界。
二、多媒體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巧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實驗的可見度,改善演示效果
多媒體技術能夠給學生視覺、聽覺等多方面刺激,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專注度,從而達到提高課堂學習質量的目的。例如,在傳統實驗教學中,金屬鈉與水的反應實驗通常都是在實驗室中利用大燒杯進行。而化學教師通過對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可以將實驗過程進行放大展示。具體而言,就是將金屬鈉放入到含有酚酞的水中,再利用多媒體設備的放大功能,使學生能直觀地觀察到“浮、游、熔、響、紅”等一系列化學現象。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2.利用多媒體技術,減少有毒有害物質實驗的危害
很多化學實驗都是有很大的危險性的,特別是關于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的化學實驗。而對于這些實驗,教師只能以口頭表達的形式講述相關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流程以及不良后果,很難進行實際操作,因為一旦出現失誤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而教師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就能使這類問題得到解決。具體而言,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對相關實驗的操作過程進行模擬,將實驗步驟分解、慢放,讓學生將實驗流程觀察清楚,深入了解錯誤操作的原因及后果,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二氧化硫的性質”一課時,需要使用到濃硫酸,學生如果操作不穩很容易出現安全問題。另外,二氧化硫本身也是一種有毒有害氣體,學生分組操作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制備二氧化硫的實驗,并播放二氧化硫會造成哪些污染的視頻,以避免出現安全問題和污染問題。
3.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強化理論與實際的聯系
化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尤其是對于高中化學而言,其教學內容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實際聯系非常密切。在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用講解的方式理論聯系實際,這樣的教學方式真實性、直觀性都不強,很難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為此,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將網上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資料收集起來,在教學相關內容時播放對應的資料,以此強化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進而有效提高化學實驗教學成效。例如,教學“氯氣的性質”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化學實驗中穿插一些關于氯氣知識的視頻講解,如氯氣在自來水消毒中的運用,自來水中余氯的危害與檢測、液氯泄露的防治等,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三、多媒體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能起到的教學作用是難以替代的。但教師也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以多媒體技術徹底取代實驗操作,而應當正確意識到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教學地位。雖然多媒體技術能夠實現對化學實驗的模擬,但是如果僅憑借多媒體技術展開實驗教學,不僅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長期的單一多媒體實驗教學也容易使學生產生審美疲勞,久而久之必然會使學生失去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因此,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雖然無論是課堂氛圍的營造,還是對知識點的分析講解,都需要教師進行把握,但新課改要求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想盡辦法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時,還要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而不是直接利用多媒體將實驗內容展示給學生。
總之,多媒體技術具有操作方便、信息儲備量大以及生動直觀等特點,將其應用到高中化學實驗中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從微觀、宏觀等方面展示化學現象,而且能避免安全隱患,促進理論聯系實際。但教師應當意識到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的補充,必須遵循適度原則,實現與傳統教學的有機統一。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化學意識。
參考文獻:
[1]李桂芝,彭偉,王仁田.多媒體助力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內蒙古教育,2019(29).
[2]張躍.多媒體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16).
[3]王長劍,毛佳旭.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12).
[4]鄭會勤.基于多媒體的可視化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