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體育教學而言,語言是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師生開展知識與技能、交流與對話、情感與意識的互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黏合劑。教師在教學中對語言的運用,是一種語言藝術體驗,考驗的是教師的智慧。在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技巧上,由于有的體育教師專業素質不高、知識積累不足,在教學中說話不得要領,把握不住語言脈絡,缺乏條理,詞不達意,專業術語應用不規范,缺乏應變能力,情境中缺少幽默語言的調節,所以有必要多途徑錘煉涵養和語言。
一、有效課堂教學要善用“規范性語言”
教學過程的對話以語言作為載體,語言的恰當運用、準確表達和有條理的表述,應是教師專業成長的特質。體育教學要求規范用語,避免隨意性,體現教學行為的嚴謹性,在與學生進行思想、知識、技能的碰撞中品讀感悟,在感悟中規范情境對話。特別是在概念術語、動作要領、規則講解上,要講得清,講得明,講得藝術。一方面,教學用語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提倡使用普通話教學,學會用普通話交流,錘煉口語表達,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如有的教師習慣使用“方言”和“口頭語”,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規范性語言就是要在普通話基礎上用規范的情境語言或專業術語表述,不說外行話,體現專業性和專業水準。如快速跑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終點沖刺四個部分是快速跑的完整表述。又如課的開始部分、隊列及隊形變換、課的基本部分動作技術要領的講解與示范都需要利用規范專業的語言,如果用方言土語就顯得不專業了。所以善用專業術語,是體育教師成長中需要做的基本功,是教師專業能力的積淀。
規范性語言的應用也要講究技巧,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共同遵守語言規則,要用詞準確,語意明了,表達清晰精煉,評價中褒貶鮮明,即使使用肢體語言也要注意應規范合理,注重教師形象,把握用語的尺度和溫度。因此,在引領、歸納、鞏固知識與技能時,要善用規范性語言。做有品位的體育教師,就要不斷地在學習中積累,更新知識,從書中汲取營養,獲得駕馭規范性語言的能力。
二、有效課堂教學要善用“精煉性語言”
教學是門藝術,而語言應用也是一門藝術。在教學中精講多練是課堂的重要內容,教師要用精煉的語言,對所學內容配合示范進行講解,這就要求教師組織語言要嚴密,講解要簡練,用詞要恰當。既能使學生聽得明白,又能生動富有感染力,容易讓學生捕捉,從而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精煉就是學生在練習時不做無用功,不進行多余的交流,讓學生把握關鍵的知識點,感悟學練中內容的精髓。在教師創設的課堂語境中,講解、問題引領、誘導、提示、評價語等,既要邏輯清晰、精煉流暢,又要生動形象、風趣幽默。所以教學中善用精煉語言會點燃師生思維碰撞的火花,喚起學生心靈的共鳴。如原地側向推鉛球,教師講解“持球站立準備-蹬地-轉體-挺髖-送肩-推出”,讓學生記住這幾個關鍵詞,結合一氣呵成的示范動作,就能把完整的技術動作教學演繹得淋漓盡致,學生在學練時把握住這幾個關鍵詞就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有效課堂教學要善用“激勵性評價語言”
在教學中善用激勵性評價語言,能喚醒學生的學練欲望和興趣。新課程提倡用啟發、引導、幫助與激勵完成教與學的互動,無論是語言引領,還是多元評價都要掌握好方式方法,把課的各個環節串聯得既得體又精彩紛呈。如在實心球教學開始時說:“這是一個力量與智慧并存的勇敢者的挑戰項目,同學們想不想嘗試?”同學們躍躍欲試:“想!”就此引發了學生的共鳴。在教學中肢體語言的運用也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教師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表情傳遞給學生,是贊同還是默許,是表揚還是暗示,一目了然于方寸之間,恰到好處地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激勵性培養,可以使課堂煥發出生機和活力。如,當學生有了進步時,教師就要抓住機會及時評價:“你的進步很大,繼續努力!”“再努努力會更好!”其關鍵要把握好分寸和時機,在尊重學生人格與尊嚴的前提下,用真誠的語言評價;在學練不得法時,用啟發式、賞識式、微笑式評價,激勵學生在充滿關愛的課堂氛圍里,輕松愉快地進行自我挑戰。所以用趣味性語言因勢利導;用幽默的語言展示教學風格;用智慧的語言打造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精彩課堂;用賞識激勵的評價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體現的是教師組織語言的藝術魅力。
語言不僅是內心情感、思想交流的手段,而且是傳授知識與技能的有效工具,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好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更能生動形象地展現出要表達的意思。教師要學會正確解讀學生,發揮體育語言特有的魅力,讓自己的表達不再生澀,不再單調乏味。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激勵性語言,做到精講多練,巧用肢體語言和激勵性評價語,恰當地運用專業術語,使體育用語更規范高效、更具藝術特色。
——常德玉(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廣興源總校,025364)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