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出所名稱:福建省武夷山市公安局景區派出所。
建所時間:1981年。
轄區概況:位于武夷山“雙世遺”所在地,下轄60平方公里的國家5A級風景區、12平方公里的度假區和17平方公里的南源嶺民宿村,常住人口7174人、2354戶,流動人口1.4萬人,賓館民宿480余家,商戶、企業3600余家,年客流量1200余萬人次。
警力配備:現有民警18人,其中男民警17人,女民警1人,黨員民警15人,平均年齡35歲。
榮譽:2017年被公安部評定為一級公安派出所。先后獲得了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省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國執法示范單位、福建省“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福建省政法系統優秀基層單位、福建省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福建省青年文明號、南平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系列榮譽稱號,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涌現了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嚴榮祿等一批先進典型。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于東南,為八閩第一勝跡之稱,享有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等金字名片。近年來,福建省武夷山市公安局武夷山景區派出所以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為契機,以風景區、度假區涉旅、涉外警務為特色,加強與景區智慧旅游平臺的對接,精準服務旅游,高效助力構建平安景區。
景區派出所在基層實踐中探索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融合式旅游警務,不斷豐富“楓橋經驗”內涵,將傳統警務、現代科技與創新思維有效結合,打造5A旅游便民服務新警務,創新推行了“三聯三創”機制,實現了游客涉警“零投訴”、民警執法“零瑕疵”、負面報道“零發生”。2020年12月30日,武夷山景區派出所被授予福建全省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因地制宜創新“三聯三創”機制
九曲溪流繞丹峰,八方來客品巖茶。享有“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金字招牌的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每年吸引1200萬游客到訪。旅游治安管理成為景區派出所的主要任務。
景區客流量大、人員流動性強、游客停留時間短……面對這些挑戰,景區派出所摸索出“三聯三創”經驗,通過與轄區兄弟單位開展支部共建、協同黨員志愿者開展便民服務、聯合群眾組成群防群治鏈條,全面提升平安景區建設效能。
在景區,游客迷路、走失這類警情頗為常見。為此,景區派出所聯動景點各票口、涉旅職能部門建立了快查快處聯勤聯動機制,快速受理、解決群眾求助。2020年冬天的一個深夜,3名游客在大王峰景區走失。接到警情,派出所民警迅速啟動聯勤聯動機制,第一時間對接武夷山市景區指揮中心,啟動游客走失應急機制,協調景區票務、監察等多個部門展開行動。通過查找檢票記錄、視頻監控確認走失游客游覽路徑,根據景區地形鎖定搜救區域后,景區監察大隊、醫護人員與民警共同組成搜救隊展開搜救。一個小時后,搜救隊在小九曲的山腳下成功找到3名又冷又餓的游客。
除了迷路、走失問題,還有涉旅糾紛問題。為了能及時處理群眾矛盾,景區派出所與度假區管委會、景區法庭等6個聯建單位及3個村、社區聯合成立“公調對接”調解室,建立快速反應機制。
年近花甲的江龍生是景區派出所人民調解室的一名調解員,因調解公正、以理服人,吸引不少群眾慕名而來,甚至被邀請到聯建單位調解糾紛。“有游客坐竹排手機掉溪里要景區賠償的;有飯店被訂了團餐,游客卻來不了,酒店要游客賠償的;也有當地民宿裝修工程尾款無法結清,多年僵持不下的……”當了24年調解員的江龍生,對調解過的糾紛記得十分清楚,經他調解后,涉事雙方均滿意。
兩年來,景區派出所凝聚多方力量,加強警民協作,及時受理、解決群眾求助、投訴、舉報,接待游客量分別增長17.3%、18.05%,而游客投訴量卻分別減少3.88%、14.14%。特別是在突發事件應急聯動處置上,派出所建立起完善預案并多次演練實踐,共救助(護)游客1792人次。
“三聯三創”融合機制成為景區派出所維護轄區穩定的第一道防線、預防犯罪的第一座屏障、服務群眾的第一個窗口。
精耕細作打造“5A級”服務水準
每年春夏之交,武夷山一片繁忙景象。茶農、茶廠忙著采摘春茶、趕制新茶;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蜂擁而至;景區派出所忙得不可開交……
“請問身份證明要怎么開?”此時已是23:00,景區派出所身份證明窗口前,來自廣東陽江市的黃先生攜妻女焦急地問道。
“您好!您別急!”值班民警楊慧雯一邊安撫,一邊詢問其具體戶籍信息。2分鐘后,臨時身份證明便開具好。
“進入旅游旺季,因未帶身份證無法入住酒店的游客很多,類似這樣的情景每天會上演數百次。”楊慧雯說。為方便游客,景區派出所設立開具身份證明專用窗口,24小時為游客服務。
因服務旅游的特殊性,景區派出所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派出所在景區南入口、武夷宮游客集散點和華龍商貿集聚點設立3個警務室(執勤崗)和2個移動崗(巡防車),配有24小時值守巡防力量,集咨詢服務、宣傳防范、平安巡防、接處警為一體,打造“游客身邊的派出所”。
2019年2月13日17時,有群眾報警稱一名幼童被鎖車內,無大人照看。接到報警后,民警黃志毅就近出警,3分鐘后便到達現場。情況緊急,黃志毅巧用辦法將車內鎖拉開,成功救出男童。
旅游服務尚且如此,轄區便民服務更貼心。自2013年起,景區派出所在轄區居民區、企業等建立“警民和諧服務聯系點”,每位民警在轄區至少聯絡10個居民戶,方便群眾快速聯系上民警。同時,民警還以聯系點為平臺,輻射周邊居民,提供上門辦證等服務,真正將便民服務落到實處。
民警陳李婕剛提供完上門辦證服務回來。“這次上門辦證讓我感觸很深,我感覺我們在提供一項很有溫度的服務,更能拉近警民關系。”陳李婕說,因轄區內兩位老人臥病在床,無法到所里辦理身份證更換業務。接到任務后,她提前做足功課,一早便到村民家中,確保當天能完成任務。
科技助力和諧旅游環境
景區“善治”,首要是“平安”。在景區治安方面,派出所以科技信息化應用為支撐,打造具有景區特色的智慧防控網絡,守住景區“平安不出事”。
布天網強防控。以“雪亮工程”建設為抓手,自建、接入社會視頻監控探頭,推廣應用重點部位、場所人臉識別系統;科學依托旅游服務中心實名制購票等旅游大數據系統,實現對“人車指數”動態掌控。
精布警提效能。整合景區旅游警察、交警中隊警力,設3個警務室(執勤崗)、2個流動點進行駐點和巡線,根據客流動態實行錯時工作制,并以“釘釘”APP定時、定點巡檢打卡,打造一個10分鐘的便民服務警務圈,實現第一時間就近接警。建立“視頻+街面”巡防的聯動策應,即:白天集中警力在景區,晚上布控警力在度假區。人技結合,提高警務效能。2020年改革接警模式以來,共接處110警情623起,救助群眾285起,就地化解矛盾276起,贏得群眾的支持、信賴和褒獎。
細耕作助安保。武夷山為雙世遺地和國家公園試點地,大型活動安保任務多,派出所通過勘察采集完善基礎數據,利用PPT和CDA軟件技術,制作成安保實景演示課件,一旦有大型活動安保任務,可實行全流程菜單化部署落實,確保圓滿完成任務。
同時,景區派出所實施分級管控,將轄區旅店、民宿、家庭旅館、洗浴中心、歌舞場所等進行治安管理等級評定,分出“重點”“一般”“放心”三個等級,并建立“黑名單”制。通過分級管理,不斷提高經營場所業主的自我防范意識和管理能力,助力提升治安管控效能。
2020年,景區轄區內刑事案件發案數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20%。
一邊提升自我防范,一邊適時調整防控。景區派出所針對轄區發案情況,動態調整防控重點時段和重點區域,以公開武裝巡邏震懾違法犯罪,采取便衣布控精確打擊路面犯罪。
2019年4月11日凌晨3時許,便衣民警在轄區蘇閩、華龍廣場周邊巡邏時,發現3名男子手拎長包,形跡可疑。民警迅速上前表明身份,接著現場盤查這3名可疑男子,當場從他們的包中搜出3把管制刀具。
經了解,王某因在度假區內與人產生糾紛,為報復他人,糾集李某和陳某,并攜帶刀具,打算報復與其有糾紛的朱某。由于被民警及時發現,避免了一起惡性案件的發生。
“民警用心處置好每一件警情,用心接待好每一位群眾……”所長肖宏表示,一直以來,景區派出所著眼轄區實際,用與武夷山景區相襯的5A級服務水準,構建“善治”格局,優化旅游環境,努力打造景區一流派出所的品牌效應。
2012年至今,武夷山景區派出所先后獲得全國公安優秀基層單位、一級公安派出所、全省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全省公安機關廉政文化長廊示范單位等20多項榮譽。
民警愛民,民警為民——武夷山景區派出所謹守信條,行且堅毅。
(作者系福建省武夷山市公安局景區派出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