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遵臣



“老王大叔,樓道里不要給電動車充電,防止發生火災”。山東省乳山市商業街派出所龍山社區民警焉紹濤來到商業街148號,見到居民王明爽時特意叮囑他幾句。
自擔任社區民警以來,為不讓群眾上當、不亂掃二維碼、不在樓道給電動車充電、不放松疫情防控,焉紹濤逢人總是要嘮叨幾句,提醒居民思想不要麻痹,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這只是焉紹濤扎根龍山社區,用責任和擔當守護轄區和諧安寧的一個縮影。
焉紹濤,今年52歲,自擔任龍山社區警務室民警以來,始終牢記宗旨,愛崗敬業,作風踏實,在和諧警民關系上下功夫,在消除治安安全隱患上下功夫,在提升群眾安全防范意識上下功夫,在化解矛盾糾紛上下功夫,堅持邊實踐邊總結,用忘我的工作換來了轄區的平安。
走訪一戶不落
焉紹濤負責的龍山社區警務區共12個居民區,117棟樓。轄區常住人口5160人,管轄2個行政村。轄區人口流動性大,暫住人口、租房戶較多,老房子多、老人多,基本都是開放式老居民區。商業網點繁雜,大大小小上千家商鋪。面對這樣一個社區,初來上任的焉紹濤認為,警務區就是陣地,不熟悉自己的陣地,就無法開展工作。于是他就從最基礎的熟悉戶情入手,積極進行民情走訪,做好群眾基礎工作。他堅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社區所有的居民一戶不落地走訪到。而且要見到每個人,熟悉每個人基本情況,給每戶建立檔案,做到不漏一人,不落一戶。
工作中,焉紹濤善于學習群眾語言,用群眾語言做群眾工作。在短短的時間內與群眾打成一片,完全融入群眾當中。從陌生到熟悉,社區的點點滴滴都記在他心里。最終,在他心里建起了社區的“一本賬”,家家戶戶的情況他都爛熟于心,如數家珍,遇到誰都像老熟人一樣。就是轄區居民誰家養狗啦、養幾條狗啦等情況,他都能一口清。由于焉紹濤為人熱情、待人平和,把老百姓當成親朋好友,時間長了,轄區居民也把他當作親人,有什么事也愿意掏心窩子和他交流。
從社區小事做起
社區無大事,件件百姓事;社區無小事,事事牽人心。焉紹濤在日常工作中,堅持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居民解決生活等各方面遇到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扎實種好自己的“責任田”。他從群眾最關切的小事做起,解群眾之所憂、救群眾之所急、排群眾之所難,把事情辦到百姓的心坎上,使轄區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全部的感情與熱情、心血和汗水,贏得轄區群眾認可。
焉紹濤每天的工作量可不是一般的大。那些不能通車的老胡同,那些鱗次櫛比的小商鋪,那些人員復雜的城中村,都要靠他一步步走過去。焉紹濤在工作中,對轄區內居民的情況做到了如指掌,熟悉轄區內的特殊人群,充分掌握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和孤困兒童等困難群體的家庭生活狀況,詳細了解困難群眾的訴求,能及時提供幫助,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小事連民心,焉紹濤總是從群眾的言談話語中發現他們的難處,并且伸手幫一把。轄區張大媽辦“4050”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時,發現身份證丟失了,他就積極聯系戶證部門和相關部門,很快為她辦理了身份證。白云巷的張二嬸家住一樓,三樓住戶在裝修房屋。為趕工程進度,中午加班加點。張二嬸嫌裝修聲音太吵影響她休息,一怒之下就把樓上所有住戶的自來水管道關閉了,導致張二嬸直接與樓上鄰居發生正面沖突。最終在焉紹濤的調解下,一場糾紛得以化解。居民一提起他就有說不完的故事。“有事找焉警官”是龍山社區居民的口頭禪。在居民們看來,家中有個大事小情,第一反應就是找警務室,找他們心中的好警官。
發案率持續下降
轄區每逢農歷三六九,街道就成了乳山市最大的一個集市,同時也是小偷經常光顧的地方。針對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識相對薄弱的問題,焉紹濤積極開展防詐騙宣傳。通過走上街頭、入集市、入戶宣傳、微信在線推送、舉辦講座等形式,耐心為居民講解有關電話欠費、短信中獎、家屬意外事故和電話冒充熟人、短信冒充公安、子女遇車禍以及看病消災、撿錢分錢等多種詐騙形式的手法和作案特點,并通過實例讓居民對電信詐騙有進一步的認識,告誡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提高警惕。
轄區龍山路居民李大嬸遭遇電信詐騙,騙子通過電話對她“洗腦”兩個多小時,反復告訴她“不要告訴任何人”,讓她“不要吃飯也得抓緊處理這件事情”。幾乎讓她上當。所幸的是,李大嬸在準備向騙子匯錢時,及時想起前幾天焉紹濤在社區搞的防詐騙宣傳。李大嬸撥打了焉紹濤的電話,求證真偽。通過焉紹濤的耐心解釋,李大嬸恍然大悟。一起上萬元的詐騙案被成功制止。“謝謝焉警官,多虧你了,要不是你及時提醒,我的養老錢就打水漂了,那是我的保命錢啊。”李大嬸連連致謝。
通過焉紹濤和他的團隊的共同努力,轄區發案率持續下降。今年以來,龍山警務區轄區未發生電信詐騙案件。
及時化解矛盾
社區民警的工作,千頭萬緒,焉紹濤堅持要在矛盾沖突未釀成影響社會安定的大患之前就要化解掉。對轄區的不穩定因素,焉紹濤組織開展全面的摸底排查,逐人逐戶建立臺賬,對任何影響社會大局穩定的信息,能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研判、第一時間預警、第一時間處置。
轄區林大媽和樓上鄰居小張兩家因瑣事互不來往而且經常罵戰,社區多次出面解決,都無濟于事。焉紹濤了解情況后,聯系到林大媽的子女,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多次登門,做耐心勸解工作,最終使兩家和好如初。在焉紹濤的努力下,龍山社區連續多年實現了社區多年“零”上訪。
每當夜幕降臨,居民下班回家吃晚飯休息的時候,焉紹濤帶領輔警開始走訪了,他們時而敲開居民家的門,認真傾聽居民一聲聲訴求,時而又巡邏社區安全……幾乎沒有停歇。
雖然,焉紹濤總是忙忙碌碌,但他笑著說:“能為轄區群眾辦點實事,我心里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