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芳芳
摘 要: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應用于音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的想象力更豐富,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活動還可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對提升音樂教師自身的素養也有一定幫助。文章闡述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概念,探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應用于音樂課堂的意義及策略。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音樂;影響;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8-0124-02
音樂作為美育的重要內容,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音樂教學中,部分教師以教學歌唱、樂理知識為主,忽視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忽視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符合素質教育理念,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持久興趣,發展學生聽覺和欣賞能力、表現能力、創造能力。因此,音樂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進行深入研究,以全面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概述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針對少年兒童的認知能力以及他們獨有的天真浪漫的天性而設計的一種音樂教學方法,其教學效果比較突出,已經廣泛應用于音樂教學中,受到音樂愛好者及音樂教師的一致認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特別注重對學生內心世界的開發,具有開放性、即興性、綜合性等特點,通過將音樂、語言、舞蹈有機融在一起,讓學生用肢體、語言、樂器自由地演繹音樂,自然而放松地充分展現自我,表現音樂傳遞的內涵。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用奧爾夫教學法時要凸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通過對學生施以相關音樂節奏及旋律的內容練習,及有針對性的形體動作訓練,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童謠、民歌、舞蹈等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不斷提升音樂教學效率。
二、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應用于音樂課堂的意義
1.豐富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基于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音樂教學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可將音樂、語言、舞蹈有機地融為一體,以多種形式表現音樂,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奧爾夫音樂教學的綜合性教學理念,充分運用搖擊體鳴樂器和打擊樂器,激發學生隨樂舞動的音樂本能反應以及音樂感知能力,還可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展示屬于自己的優美旋律。
2.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基于學生樂于參與游戲的特點,讓學生通過豐富的音樂游戲活動學習音樂知識,充分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相關音樂作品生成相匹配的聯想,萌生積極參與體驗的熱情。因此,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可有效鍛煉與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3.有效提升音樂教師自身素養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應用于音樂教學中不僅能對學生的音樂學習產生積極影響,還有利于提高音樂教師的專業能力及教學水平。音樂教師可通過學習、積累,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及音樂素養,這樣才能正確應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音樂學習培養想象力、創造力,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及藝術鑒賞能力。
三、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應用于音樂課堂的策略
1.運用多種藝術形式開展教學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注重音樂、語言、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結合,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及課堂教學條件,恰當選用一定的藝術形式開展教學。例如,可開展即興舞蹈、聲樂演奏、動作表演等教學活動,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樂器進行演奏,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還可以開展合唱教學活動。以《小雨沙沙沙》教學為例,讓學生充分感知歌曲的節奏是教學的重點,對此,教師可以選擇打擊樂器進行歌曲的演奏,以凸顯小雨沙沙沙落下的聲響節奏,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興致。當學生熟練掌握歌曲和節奏之后,教師可鼓勵學生自由創編舞蹈動作。頗有藝術細胞的學生很快就能根據歌曲的內容和節奏創編一套特別的舞蹈動作,并帶領其他同學一起表演。雖然學生的表演簡單、粗糙,但畢竟是他們自己的“作品”,因此參與的熱情非常高,課堂教學效果也比較理想。
2.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即興表演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每個學生都是音樂家,當他們聽到一首樂曲時,會充分發揮想象,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如扭動身體進行即興表演或運用樂器進行即興演奏。學生用音樂表達著他們的喜怒哀樂,也創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所謂即興就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一時興起而進行的表演。如果身邊沒有任何可供使用的樂器,教師可引導學生就地取材,如使用筷子敲打杯子、盤子、碗,或通過拍手、跺腳進行即興演奏或表演,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靈活性以及團隊合作精神。例如,在教學《春光好》時,教師啟發學生根據教材插圖,利用生活中的聲音表現圖畫內容,并分組創編表演這個故事。有的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快樂的小鳥,徜徉在春風中,快樂地飛來飛去。有的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春天的花花草草,隨著春風搖曳。學生創編的舞蹈動作十分契合歌曲的主題,描繪了一幅生動的春光圖。可以說,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能激活學生的創作細胞,讓學生通過即興表演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對生活的熱愛。
3.肢體語言和節拍的有效融合
在應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時,教師可以將肢體語言與節拍進行有機融合,有效幫助學生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以及音樂教學效果。例如,《小螺號》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過“小螺號,嘀嘀嘀吹”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跟隨旋律拍手、跺腳,打出節拍,不斷增強對節奏的真實體驗。學生在課堂上一“動”起來,課堂氣氛就活躍多了。這種音樂性的“動”,可讓學生沉浸在一種游戲般的歡快之中,在不知不覺中接受音高、節奏、聽辨、協調統一等綜合音樂能力的訓練。
4.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新課標提出要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在音樂教學中,有的教師把自己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以旁觀者的身份參與課堂教學,這不利于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比較注重學生的參與性,通過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視、聽、觸覺,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并發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學生在接受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后,只要有音樂響起,就會不由自主地跟隨節奏用肢體、語言、樂器自由地演繹音樂,表達內心情感。當音樂成為學生的自身需求,而不是負擔或功利追求時,學生對樂理、樂感、表演、演奏以及語言文化的掌握就自然而輕松,而且根深蒂固。
四、結語
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比較突出,受到音樂愛好者及音樂教師的一致認可。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多種藝術形式開展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并有效融合肢體語言和節拍,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學習并掌握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學生的聽覺與欣賞能力、表現能力、創造能力,讓學生形成基本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王麗晶.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20(18).
[2]王小慧.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寧夏教育,2019(09).
[3]郭瑤.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8(13).
[4]王鶯潔.奧爾夫聲勢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8.
[5]張鵬.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管樂團訓練中的運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7.
Abstract: As a new teaching method, Orff music teaching method can enrich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ve thinking when it is applied to music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colorful music teaching activities of Orff music teaching method can als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music learning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usic teacher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Orff music teaching method, and probes into the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ies of applying Orff music teaching method to music classroom.
Key words: Orff music teaching method; music; influence; teaching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