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寒,戴 峻,馬 瑋,張 斌
(遵義醫科大學第五附屬(珠海) 醫院 婦科,廣東 珠海 519000)
剖宮產手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是指有剖宮產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時,孕囊著床在子宮瘢痕部位,引起陰道大量流血和晚期子宮破裂,屬于臨床常見的異位妊娠類型之一,對孕婦以及胎兒生命安全均造成嚴重威脅[1,2]。為提升臨床Ⅱ型剖宮產手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治療效果,本次研究對實驗組病患采用宮腔鏡進行治療,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基線資料以及研究措施一、基線資料 選擇本院接收的80 例Ⅱ型剖宮產手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病患為研究樣本,其治療時間均在2018年5月-2020年3月之間,采取隨機數字排列表法將其分成常規組(40 例) 以及實驗組(40 例)。常規組與實驗組年齡平均值依次是(29.67±2.58) 歲、(30.09±2.63)歲;停經時間平均值依次是(45.92±10.11)d、(46.28±10.37)d;體重平均值依次是(60.22±4.18)Kg、(61.07±4.59)Kg;妊娠次數平均值依次是(5.11±1.27)次、(5.26±1.38)次。將每組基線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P>0.05,代表可實施分組探討研究。全部病患經臨床診斷均符合剖宮產手術后子宮瘢痕妊娠診斷標準。
二、研究措施 全部病患入院后均完善相關檢查,予以常規組病患清宮手術以及藥物治療,首先予以病患藥物保守治療,可使用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療以及注射用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治療,其中米非司酮片,2 次/d,50mg/次,持續用藥3d;甲氨蝶呤注射液使用劑量是50mg/m2,持續用藥3d為一個療程,依據病患自身病情嚴重程度持續用藥5~10d。清宮術措施:指導病患呈截石位,使用無菌碘伏溶液充分消毒病患外陰以及陰道部位,利用宮頸鉗將宮頸上唇固定,沿子宮體方向推送探針至子宮底部,掌握子宮大小,隨后利用宮頸擴張器對宮頸管進行擴張,確保宮腔吸引器可順利通過,在無負壓狀態下,推送宮腔吸引器至宮腔內,之后保持負壓狀態,多次刮吸,但在操作過程中需保證動作輕柔,在進行吸宮時,若發現有組織堵塞吸頭后,需立即將組織夾取出來,隨后才可繼續吸宮。吸宮操作時,尤其需要注意兩側宮角和宮底部,若在吸宮后仍覺有組織存在,可使用刮匙刮宮;若感覺子宮壁出現粗糙和吸瓶內有血性泡沫出現時,經B 超檢查后宮腔體積明顯縮小,提示宮腔內無妊娠組織存在,可停止手術。予以實驗組宮腔鏡手術治療,手術措施:病患在開始宮腔鏡手術前需實施子宮動脈栓塞手術,在血管造影下實施雙側子宮動脈栓塞手術治療,手術過程中在血管內注射50mg 甲氨蝶呤注射液,并在手術后24h 實施宮腔鏡治療,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病患呈膀胱截石位,使用無菌碘伏溶液對手術區域進行常規消毒處理,探查子宮具體位置以及深度情況,使用5.5-10 號擴宮棒擴張宮頸,以無菌生理鹽水用于膨脹宮腔,觀察宮腔內器官具體位置以及體積,掌握妊娠組織同子宮前峽部之間位置關系,在B 超引導下將妊娠組織全部切除,但需保障子宮壁有一定厚度。手術過程中對于小出血點可使用電凝進行止血,若病患發生大出血可使用雙腔氣囊導尿管進行壓迫止血,手術后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三、觀察項目 ⑴比較每組病患手術時間、手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恢復正常時間。⑵分別于干預前后使用生活質量評估量表(SF-36) 了解每組病患生活質量水平,選擇其中的社會功能、情感功能以及生理功能項目進行評估,最終得分越高則代表病患生活質量水平越好。⑶使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量表評估每組病患治療滿意度,該量表滿分100分,最終得分在80~100 分之間則代表滿意度高;最終得分在60~79 分之間則表示滿意度尚可;最終得分小于60 分則代表滿意度差。本次研究將滿意度高以及滿意度尚可歸納為總滿意度。
四、數據處理 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以平均值±標準差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選擇SPSS22.0 軟件中的t檢驗和χ2檢驗,檢驗結果P<0.05,則表示該項數據有意義。
研究結果一、比較每組病患相關臨床指標
常規組病患住院時間以及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恢復正常時間均長于實驗組,手術中出血量高于實驗組(P<0.05),見表1。
二、比較干預前后每組病患生活質量得分
干預前2 組病患社會功能、情感功能以及生理功能得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常規組病患社會功能、情感功能以及生理功能得分均低于實驗組(P<0.05),見表2。
三、比較每組病患治療滿意度
常規組與實驗組病患總滿意度依次是77.50%、97.50%(P<0.05),見表3。

表2 干預前后每組病患生活質量得分對比(分)

表3 每組病患治療滿意度對比(%)
討 論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推動臨床醫療器械水平的發展,宮腔鏡在臨床多種婦科疾病診斷以及治療中均發揮一定效果。Ⅱ型剖宮產手術后子宮瘢痕妊娠存在子宮破裂以及大出血等風險,因此在疾病確診后需盡快終止妊娠,避免對孕婦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3]。當前,臨床對于剖宮產手術后子宮瘢痕妊娠通常采取手術方式治療,傳統治療方式如清宮手術,該種治療措施操作簡便,對病患機體損傷較小,并且治療費用偏低,一直被臨床應用。但其在治療Ⅰ型剖宮產手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方面可發揮較高治療效果,對于Ⅱ型剖宮產手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治療效果不佳。因此,臨床將探尋安全、有效的Ⅱ型剖宮產手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治療方式作為研究重點。
綜上,Ⅱ型剖宮產手術后子宮瘢痕妊娠采用宮腔鏡進行治療可降低手術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以及住院時間,促進機體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恢復,提升病患生活質量水平以及滿意度,發揮一定臨床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