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榮華,于國慶
(錫林郭勒盟中心醫院中藥房,內蒙古 錫林郭勒盟 026099)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種以運動耐力下降為主要表現的持續性心力衰竭狀態,患者常出現呼吸困難、乏力等癥狀。貧血是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預后的危險因素,可增加患者心臟移植、發生心血管事件甚至死亡的風險[1]。目前臨床上并無特效的治療方法,常以緩解臨床癥狀、延緩或防止心肌重構為主要治療目標。中醫認為,慢性心力衰竭屬于“心痹”范疇,貧血屬于“血虛”范疇。健脾生血片是中西藥復方制劑,含有黨參、白術等多味中藥,具有健脾和胃、氣血雙補的功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2]。因此,將健脾生血片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貧血患者鐵代謝指標與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作為本研究重點探究內容,以下為結果報道。
1.1 一般資料以錫林郭勒盟中心醫院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貧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和觀察組基于隨機數字表法劃分。對照組20例患者中女性9例,男性11例;病程3~7年,平均(5.73±1.16)年;年齡45~71歲,平均(58.21±8.08)歲。觀察組20例患者中女性7例,男性13例;病程4~7年,平均(5.45±1.38)年;年齡46~72歲,平均(59.03±9.15)歲。將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病程、年齡)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錫林郭勒盟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后實施此項研究,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診斷標準:參照《內科學》[3]與《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關于慢性心力衰竭和貧血的中西醫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基本生命體征平穩者;貧血在慢性心力衰竭病史之后者。排除標準:心源性休克者;患有其他高危疾病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
1.2 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抗炎、抗氧化、增強心功能、改善水鈉潴留等常規治療,同時輔以吸氧、降壓、調脂等對癥治療。給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健脾生血片(武漢健民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9991066,規格:0.6 g/片)口服,1.2 g/次,3次/d。予以兩組患者為期4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①評估兩組患者治療4周后的者臨床療效,其中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男性血紅蛋白(Hb)> 120 g/L,女性Hb > 110 g/L為治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Hb升高> 10 g/L,但未達治愈標準為顯效;臨床癥狀輕微改善,Hb升高5~10 g/L,但未達治愈標準為有效;不符合上述指標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鐵代謝指標變化,于清晨采集患者4 mL空腹靜脈血,實施離心(轉速3 000 r/min,時間5 min)操作后取血清,采用亞鐵嗪比色法測定血清鐵(SI)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轉鐵蛋白飽和度(TS)水平、采用熒光檢測法測定Hb水平。③分別于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樣采集與血清制備方法同②,使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 -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以[例(%)]表示,分別采用t與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4周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血清鐵代謝指標 4周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血清SI、TS、Hb水平均高于治療前,觀察組較對照組升高幅度更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炎性因子水平 4周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血清IL-6、IL-1β、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觀察組較對照組降低幅度更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血清鐵代謝指標比較( )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 ng/L)
作為一種心血管疾病終末階段的臨床綜合征,慢性心力衰竭與心肌結構和功能的變化有關,貧血是該病的常見并發癥。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貧血的發生率高,與患者常伴有多種疾病有關[5]。貧血會導致患者機體內組織缺氧,從而機體會代償性增加心肌收縮力、血壓等以避免器官缺氧,進而使心臟負荷增加,影響患者預后。西藥治療方案以擴張心血管、抗凝、強化心功能為主,但療效并不理想,因此臨床需聯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以促進患者恢復。
中醫認為,慢性心力衰竭病位在心,以腎陽虛為本,血瘀水停為標,故應遵循健脾益氣、活血化瘀的治療原則。健脾生血片中的黃芪、白術、黨參、茯苓、山藥具有益氣固表、補脾的功效;大棗可養血安神;麥冬養陰清心;龍骨、龜甲平肝潛陽;五味子益氣生津;雞內金消食和胃;諸藥共奏健脾和胃、氣血雙補的功效。此外,健脾生血片中的硫酸亞鐵能夠增加造血的鐵元素,從而改善貧血狀態[6]。在本研究中,經治療,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血清SI、TS、Hb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健脾生血片能夠通過升高血清SI、TS、Hb水平,從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貧血患者鐵代謝指標,療效顯著。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發病后可發生代償反應,促進炎性因子釋放。IL-6可引起內皮損傷,促使血小板聚集;IL-1β 可促進紅細胞生成素抵抗,從而導致鐵利用障礙;TNF-α 可促進心肌細胞凋亡,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均可使患者病情加重[7]。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中的黃芪多糖能夠抑制淋巴細胞繁殖,減少炎性細胞浸潤,從而控制病情發展[8];五味子中的檸檬醛能夠調節炎癥信號通路的活性,減少炎性因子的釋放,從而促進病情恢復[9]。在本研究中,4周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血清IL-6、IL-1β、TNF-α 水平均較對照組低,提示健脾生血片可通過降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減輕機體炎癥反應,促進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貧血患者病情恢復。
綜上,健脾生血片能夠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貧血患者鐵代謝指標,還能夠使機體炎癥反應得到緩解,治療效果顯著,可在臨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