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祎 宜春市人民醫院
引言:隨著近幾年網絡技術的發展與進步,電子商務的手段已經逐步的成為交易的重要模式,想保證交易的環節正常進行就應該注意做好網上支付的工作。醫院也是相同的道理,使用支付平臺進行線上支付以實現移動掛號以及線上診療等,極大的優化患者就醫流程,提升整體的支付效率,縮短了患者的等候時間。
我院是本市唯一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康復、預防保健及應急救援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在以前的醫療服務中,患者的繳費支付方式基本都為窗口的現金支付或者刷卡支付。患者通過這些傳統的支付方式不可避免的出現就醫過程中多次排隊,以至于“三長一短”現象非常明顯,影響了患者的就醫體驗感,降低了患者的滿意度。2018年7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頒發《關于深入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我院積極響應號召,在醫療支付中引入更為便捷的微信、支付寶在線支付,實現患者的線上醫療支付[1],優化了患者的就醫流程,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我院為了更便捷的服務患者,引入了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多種第三方支付方式,因此需要在醫院原有的支付體系基礎上,建設一個連接第三方支付與醫院內部系統之間的支付平臺,以實現醫院內各系統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無縫對接,從而提高患者的支付效率,提高患者的就醫滿意度,同時也滿足醫院財務科統一對賬的需求。
支付平臺整合門診間掃碼支付、住院預交金、銀醫保一卡通、銀聯刷卡、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各類金融支付渠道和結算渠道,將各類支付產生的交易記錄進行匯總,為醫院的HIS系統、銀醫保一卡通自助機、壁掛式自助機、微信公眾號等各個涉及預交金充值及結算繳費場景提供統一的二維碼支付入口,實現無縫對接,并且平臺預留接口,方便將來新出現的支付方式接入;另一方面,平臺可根據需求與醫院的財務軟件對接,為醫院的財務人員提供統一的電子對賬平臺和各類財務報表。除此之外,平臺還提供流量控制、負載均衡等功能,即便在院內繳費業務發生的高峰期,醫院各個系統都不受影響,仍能保持高效穩定的運行。
統一的服務渠道接入:接收患者從收費窗口、銀醫保自助機終端、微信公眾號等發起的充值請求等。
與醫院內部系統的對接:與醫院財務收費系統進行實時交互,獲取患者在支付平臺的交易信息并寫入醫院的HIS系統。
統一財務收銀臺:與第三方支付渠道交互,將患者從第三方應用發起的交易請求與第三方支付渠道建立連接,實現第三方支付渠道的資金處理[2]。
患者需要繳交預交金時,可通過收費窗口、銀醫保自助機、壁掛式自助機、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通過支付平臺向醫院HIS系統請求充值,在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成功后,統一支付平臺將信息寫入HIS系統,同時記錄交易信息,并將支付結果返回第三方支付平臺。
當醫生為患者開完醫囑后,患者就可以使用智能手機使用微信、支付寶等APP掃描處方單或者檢驗、檢查單上的二維碼進行繳費。繳費成功后患者將收到繳費成功信息,并收到下一步將要前往的區域如:檢查科室、取藥藥房等,并且患者將自動進入下一步需要排隊的隊列,節約患者的排隊時間。
我院財務工作人員在支付平臺系統中每天會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交易發起手工對賬。對賬的原則就是平臺和第三方交易數據核對明細,核對明細無誤后再核對匯總,最后平臺再跟HIS系統結賬數據核對,平臺和第三方核對以及平臺和HIS系統結對雙方數據無誤,才確認本次交易對賬的數據是正確的,否則進入差錯處理。
提取2017年及2019年每個月的數據比較,僅以10月至12月的數據為例:2017年10月,我院門診總繳費筆數是107891,其中人工窗口結算94561筆;2017年11月,我院門診總繳費筆數是117856,其中人工窗口結算101412筆;2017年12月,我院門診總繳費筆數是123589,其中人工窗口結算112596筆。2019年10月,我院門診總繳費筆數是165212,其中人工窗口結算75956筆;2019年11月,我院門診總繳費筆數是162301,其中人工窗口結算72412筆;2019年12月,我院門診總繳費筆數是169631,其中人工窗口結算76284筆。從對比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較2017年門診繳費人工窗口比例大幅度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選擇了更為便捷的第三方在線支付,第三方在線支付的比例已經超過50%,而且還在呈現上升的趨勢,極大分流了窗口排隊繳費的人數,緩解了醫院收費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

分別從2017年10至12月和2019年10至12月每個月隨機選取100個病人,計算掛號時間至繳藥費時間差的平均值,平均縮短43.33分鐘。

調取2017年10月至12月對比2019年10月至12月門診患者對門診醫生滿意度調查表,門診患者滿意度平均提升6.41%。

調研財務科2017年10月至12月對比2019年10月至12月平均對賬時間,財務科平均每月對賬時間縮短19.8小時。

支付平臺的應用,將多種支付模式聚合在一起,不僅為患者就醫節約了時間,而且提高了我院的財務管理水平,主要有以下幾點:1.實現了醫院財務收費HIS系統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無縫對接,為我院由傳統醫療服務模式向“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的轉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在線支付模式為患者繳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省去了人工窗口排隊的時間,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3.統一對賬方式為醫院財務的收入統計和財務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幫助,降低了人工對賬和差錯處理的工作強度,有效的提升了我院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
對于當下的患者而言,第三方平臺的使用僅是限于不使用醫保卡的用戶,這樣一來對于第三方平臺的服務感整體上將會下降很多。對當下的醫院來說,由于醫保患者總體患者比例在不斷的增加,所以急切的需要進行醫保卡快捷支付服務的托付的提供。但是現實中涉及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數據保密這一因素,所以醫院在進行開放相關的端口時有著諸多的顧慮,例如:山東省立醫院、信陽附屬醫院等都實現了進行醫保費用的實時結算,但是官方醫保局依舊有著諸多的憂慮。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醫保機構近幾年逐步的對其重視起來了,在廣州是一個非常明顯案例,廣州人力資源社保中心開通了社保卡醫保移動支付的業務,可以實現網上繳費。患者可以使用互聯網、pos機等使用這些渠道,使得持卡人的滿意度大大的提升。
公立醫院總的來說是屬于地方進行管理的,所以不同地區的醫療機構想要進行高效的溝通與聯系十分的困難,很多的醫院當下依舊是數據的孤島,在電子檔案缺少就可得性以及開放度等方面就可以明顯的看出,很多的診斷結果處于碎片化以及靜止情景下難以進行高效的使用。隨著近幾年支付平臺的逐漸引入以及醫療的大數據總的來說在逐漸的豐富起來,如和更加高效的使用這些信息對醫院來說是一個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互聯健康的關鍵逐步的被引入進來。這種理念就是使用同樣的標準進行采集傳輸數據,這樣一來患者需要時就可以保證患者在進行不同醫院就診時可以全面的了解患者的情況,這就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避免信息孤島出現。這種模式的重要環節就是使用相同的標準進行數據的收集,通過數據制定一個數字化的圖案,可以被不用的行業的不同人看到。使用這種理念可以使孤立治療的患者變成協同醫療,進行治療時可以對相關的數據進行更加深刻的分析,最終就可以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建議,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使用支付平臺時為醫療服務以及患者安全提供更好的服務時其核心的目標,醫生是其中的關鍵因素。數據的價值不僅在于數據的自身,其更深刻的價值在于數據可以成為更加有用的信息,為實踐提供有效的依據,對數據價值進行充分的挖掘時應該保證醫院以及醫保機構和患者的共同參與。
在相關的研究中發現,當下雖然已經開發了專業的對賬工具,但是對微信以及支付寶掛號繳費時依舊存在著時差等問題。特別是對單筆進入比較少以及數量大的情況下,其實時性更加的難以保證。在涉及到醫保分解方面以及各類對賬報表方面總的來說比較的復雜,表之間的關系存在缺陷,若是不對以上種種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可能會導致費用管理中的整體風險性提升。
結束語:總而言之,處于新的市場背景下醫院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對自身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醫院與企業不同應該更加以患者為重點,盡可能的為患者提供便利。根據文中的分析不難發現,當下的醫院在使用支付平臺時依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所以應該不斷的對自身進行改進,保證在運行的過程中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