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武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
隨著網絡化、數字化等的迅速發展,及我國資本市場的日漸成熟,越來越多的個人和企業投入股票、期貨等證券市場,以期獲得投融資之便和高收益,其中股票市場的高回報率及低門檻吸引了眾多企業和個人投資。但高收益的股票投資背后往往潛藏著高風險。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投資動態信息時刻曝光在投資者視野中,一旦出現異常信息,投資者將紛紛作出反應,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場的不穩定,股價可能會出現大幅波動,信息的不對稱性將給一些投資者帶來損失。隨著人們投資風險意識的不斷提高,在充滿不確定性的證券市場中,具備一定的風險評估與控制能力是必要的,也是投資愛好者所渴求的。
在進行風險評估前,首先要對風險類型及其作用機制具有清晰的認知,這樣才能較準確地定位風險點,針對性地分析風險程度,從而采取較有效的措施加以規避或控制。
股票投資風險是指在股市投資中收益損失或達不到預期收益的可能性。按照風險構成特征,股票投資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又稱為不可分散風險,是指由于某種原因,某一類、某一組或市場上所有證券的價格或收益發生波動,從而造成投資者利益損失或加大損失程度的可能性。該風險往往源于宏觀經濟某種類型的變化對整體市場造成的影響,故又稱宏觀風險。系統風險主要分類如下所示。(1)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包括證券投資者、其他類型實物投資者等所有投資者都會面臨的風險。該風險是由于市場中供求雙方力量的相對變化引起的價格波動,給投資者帶來難以預期的損益。(2)利率風險。這里指市場利率。一方面,市場利率上升,資金會轉而流向商業銀行及其他儲蓄機構,用于股票投資的資金量減少,這就意味著股票的市場需求下降,從而導致股票價格下跌;另一方面,市場利率上漲導致企業融資成本的增加會引起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從而企業的股票價格就會下降。(3)政策風險。政策風險是指一國出臺新的法律法規或對已有政策作出重大調整而引起股票市場價格的波動。為保障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宏觀經濟管理當局會出臺一些扶持或抑制市場發展的政策,來扭轉市場運行的不合理軌跡。這種強制性的管制將引起股票價格的普遍性波動。(4)購買力風險。又稱通貨膨脹風險,由于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貨幣購買力下降,未來投資收益將大幅貶值,這將增加投資者損失的可能性。
非系統風險,又稱可分散風險,是指某個特殊的因素引起收益損失的可能性,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價格無關,并可通過分散化的投資組合進行消除。非系統風險主要分類如下所示。(1)經營風險。經營風險是指由于上市公司經營管理中的失誤導致公司業績下滑甚至倒閉,從而引起該公司的股票價格發生波動的風險,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2)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企業因為財務決策的失誤或內部財務關系的不清楚等因素發生的風險。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往往造成財務風險,通常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等。(3)流動性風險。該風險是指在股票交易蕭條或崩盤的情況下股票持有者難以在市場上迅速及不受損失地將股票轉換成現金所面臨的風險。股票流動性越差,股票的流動性風險就越高。
1.年度價差率[2]
年度價差率是指在一個年度內,利用某種股票最高價格與最低價格之間的差異率來衡量該股票的風險。其計算公式為:
該指標主要體現的是股票價格的波動幅度,在兩種股票中,年度價差率越大的股票其收益越分散,從而帶來的投資風險也就越大。這種評估方法較為粗略,對股票的歷史信息依賴性較強,若股票的價格波動較為穩定,只在某個節點時出現異常走勢,就容易造成較大的評估誤差,精確度較低。
2.單一股票的風險評估—收益的方差(標準差)法
某一股票收益的方差(標準差)反映的是實際收益偏離預期收益的程度,方差越大,偏離程度越大,投資風險也就越大;反之則越小。其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其中,σ2為股票收益的方差,Ri為該種股票第i種收益(率),Pi為獲得對應第i種收益(率)的概率,E(R)為該種股票收益(率)的期望值。對方差進行開方就得到了對應標準差σ的值。
3.組合股票的風險評估—收益的方差(標準差)法
(1)相關性分析
在對兩支或兩支以上的股票投資組合進行風險評估時,往往需要先分析這幾支股票間的相關程度,這主要通過協方差及相關系數來判斷。
股票1,2收益的協方差計算公式為:
兩股票收益同時上升或下降即呈相同方向變化時,協方差為正值;否則,協方差為負值;如果兩股票收益無任何關聯關系時,協方差為0。
(2)組合股票收益的方差(標準差)
①兩種股票組合的方差和標準差
基于協方差概念,得到兩種股票組合的方差計算公式:
其中,W1,W2分別表示該種股票在總股票投資中所占的比例,且有W1+W2=1,σ1、σ2為兩種股票的標準差,σ122為二者的協方差。
該式表明,當兩種股票的協方差為正時,該組合的方差會增大,相應的投資風險也增加;反之,兩種股票的協方差為負值時方差減小,即兩種股票組合中一種收益上升的同時另一種股票收益下降,兩種股票的收益變化會抵消一部分,這種股票組合投資風險相對較小。
②三種及以上股票組合的方差(標準差)
三種及以上股票組合的方差由每種股票的方差及各股票之間的協方差來確定。n種股票組合收益的方差公式為:
其中σij2為任意兩種股票間的協方差,W1,W2,…,Wn為股票組合中每種股票在總投資中所占比重,且有W1+W2+…+Wn=1。
有研究[3]表明股票組合收益的方差沒有體現偏離的方向,只說明了偏離程度,而通常股票投資者更關注的是未達到預期收益的程度。另外方差度量方法也沒有反映出股票組合收益的損失程度有多大。總之,方差度量方法可以作為一種評估參考,尚不足以作為較為精確的方法。
4.β系數法
β系數是用來度量股票投資不可分散風險即系統風險的,用于反映單一股票收益的變動相對于股票市場所有組合收益變動的敏感程度。β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βi為股票i的β系數,Ri為股票i的收益率,Rm為市場組合的收益率,cov(Ri,Rm)為該股票與市場組合的協方差。當β>1時市場組合的收益率變化1%,該股票收益率變化大于1%,反之則反之。當β=2.0時為高風險股票,β=0.5為低風險股票,大多股票的β系數均介于0.5-1.5。當β為負值時,表明該股票收益率的變動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的變動方向相反,這就意味著市場走勢較差時這種股票的走勢就較好,反之這種股票的走勢就較差。
5.Var模型法
Var(Value at Risk)指在某一特定的時期內,在給定置信水平α條件下,某一股票或股票組合可能遭受到的最大損失,用公式表示為:
式中Δp為股票組合在持有期內的損失,Var為置信水平α下投資風險中的價值。這里特定的時期單位可以天、周、月和年等,置信水平是一定的概率條件。
Var簡單直觀地描述了投資者未來某一段時間內有可能面臨的最大市場風險,這種方法比較突出優點就是給出了一個統一方法來度量風險。Var可用于不同金融產品風險的測度和預測。
識別了股票投資風險類型并采用相應的評估方法進行定量化評估后就可以選擇相應的控制策略來盡可能最小化損失。
1.樹立理性的投資理念[4]
首先,在投資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盲目從眾、不貪婪、不抱有僥幸心理,不進行沖動式、賭博式投資。其次,選擇優質股票、發展前景較好的公司、處于快速成長期的公司在合適的時機進行投資,把自己作為真正的投資人、公司的股東,站在經營的角度來對待投資,耐心等待成果,而不只是關注股價的即時性漲跌情況。再次,具備一定的風險意識,儲備一定的風險管理與控制措施并不斷提升這方面的能力,對投資目標進行認真、詳細的了解和分析,客觀認識、合理評估風險并加以控制。
2.分散風險策略
對投資者來說,這種策略是針對非系統性風險來說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投資組合中包含的股票不宜太多,不然會導致分配到每種股票上的精力和時間減少,不利于投資者深入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從而易增大投資風險。因此,股票投資組合要精中選優,不宜過于分散。
3.調整股票投資組合
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確定股票組合投資并不是說這種投資組合不可改變,持有期間可以根據宏觀經濟及市場形勢變化對原股票組合進行適當的買入或賣出調整,以維持一個最優效用組合。常見的調整策略主要有公式投資計劃調整和趨勢投資計劃調整策略。公式投資計劃調整是投資者利用證券市場的短期變化趨勢來進行調整,主要是調整股票投資與非股票投資在總投資中的比例來實現的。趨勢投資計劃調整策略認為投資者必須根據市場趨勢的變化來調整投資策略,只有當某種信息預示市場的趨勢將改變時,投資者才進行相應的調整。
1.加強股票市場監管[5]
第一,通過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及嚴格執法等法律手段來消除欺詐、操縱、壟斷、內幕交易等現象,維護股票市場的穩定。比如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讓更多好公司上市的同時,把一些效益不好的上市公司摘牌退市,以改善證券市場結構,培養出更多的藍籌股。
第二,通過制定計劃、政策方式等對股票市場進行行政干預。比如通過審批方式控制市場中上市公司的種類及IPO的規模來實現對市場的調節。
2.上市公司要加強風險管控
第一,上市公司應不斷加強自身的盈利能力,不斷強化并規范管理機制,規范操作流程,盡可能避免操作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
第二,投資決策需嚴格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明確各類風險發生的形式及內容,為投資者釋放有效的信號。
第三,強化公司各級員工風險意識,并進行風險評估培訓并提升相應的風險防范與應對能力,保障各級工作都能有序規范運行,以降低風險導致的損失。
面對龐大的信息量,證券市場中的各類角色都存在信息篩選的困境,各類信息導向往往帶來不同程度的風險,尤其在股票市場中,高收益的背后常常附帶高風險。在這種形勢下,股票市場的投資者需具備一定的風險識別、評估及控制能力,以及時降低甚至避免投資風險帶來的損失,提高獲得預期收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