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銀弟 李婉霞
廣東省東莞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廣東東莞 523000
艾滋病(AIDS)因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缺陷,為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性疾病,AIDS臨床發病率相對較高,發展疾病晚期并發嚴重感染、惡性腫瘤,最終造成患者死亡。雖然目前尚無治愈的有效方法,但通過規范、有效的藥物治療可控制疾病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1-3]。抗病毒療法是治療AIDS的常用方法,但長期抗病毒治療導致患者肝功能受損,對于抗病毒治療肝損傷患者,臨床對其保肝治療,同時還配合優質、綜合性護理干預。近年來,中醫學理念在疾病的臨床治療得到廣泛應用,中醫治療和護理得到廣大患者接受和認可。本研究選取150例患者,旨在研究中醫藥治療及綜合護理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12月廣東省東莞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50例AID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75例。觀察組中,男58例,女17例;年齡23~55歲,平均(40.12±2.38)歲;病程1~10年,平均(5.23±0.27)年。對照組中,男60例,女15例;年齡23~54歲,平均(40.13±2.37)歲;病程1~10年,平均(5.24±0.26)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接受相關檢查,結果顯示為HIV 陽性;②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療,治療后出現肝功能受損;③可配合完成治療療程,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合并意識障礙或溝通障礙者;②合并精神異常者;③對治療藥物有使用禁忌或過敏史者。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藥物選擇還原型谷胱甘肽片(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號20190615,規格:100 mg/片)口服,每次300 mg,3次/d,連續治療1個月。觀察組采用中醫藥治療,選用參芪肝康膠囊(江蘇融昱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163009,規格:0.4 g/粒)口服,每次0.4 g,3次/d,共用藥1個月。
1.2.2 護理方法 兩組給予綜合護理。首先加強對患者健康宣教。由臨床經驗豐富和理論知識豐富護理人員對患者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紹AIDS的發生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發生肝功能損傷原因和堅持治療的重要性等。在開展健康宣教中,要根據患者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制定具體宣教方案,耐心回答患者疑問,增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并向患者說明中藥副作用偏低,但需要長期服藥,讓患者從思想上提高治療依從性。其次,加強對患者心理干預。AIDS 肝損傷患者對自身病情存在擔憂、恐懼和焦慮心理,患者依從性差、配合度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心理特征和不良情緒產生原因針對性對患者疏導,盡可能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在護理中向患者介紹,尋求情感支持,如家人關心、支持、理解是對負面情緒有效保障。介紹臨床既往治療案例,增強患者治療信心。落實隨訪工作,每周由專責人員電話回訪患者服藥情況,跟進服藥問題,給予指導與幫助。最后,加強對患者飲食護理及睡眠情況。日常飲食以高熱量、高蛋白質和高維生素為主,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遵循少食多餐、冷熱適宜飲食原則,為不同時期提供所需營養物質。由于患者脾胃較虛弱,患者要食用溫熱食物,同時戒煙酒、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建議患者每天睡眠時間不少于7~8 h,良好睡眠有助于肝功能恢復。
主要評價三項指標,分別是治療總有效率、肝功能指標情況、患者總滿意度。
評價治療總有效率標準[4]。顯效:經治療后患者的肝損傷癥狀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各項臨床指標均恢復至正常水平;有效:患者治療肝損傷癥狀較治療前有所減輕,各項臨床指標的檢測結果仍為異常;無效:與治療前相比患者肝功能和肝損傷癥狀無顯著改善,甚至患者肝損傷癥狀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1個月對兩組的肝功能指標進行測定,并將兩組干預前后各項肝功能指標(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進行統計學處理。
評價患者滿意度標準[5]:使用評估工具是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中共包括10 項問題,問卷總分100分,根據所得分數評估患者滿意度等級。具體滿意度分級情況如下:得分0~60分表示患者態度不滿意,61~85分表示患者態度較滿意,86~100分說明患者非常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n(%)]
治療前,兩組的肝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肝功能指標低于治療前,觀察組的各項肝功能指標(天冬氨酸轉氨酶、丙氨酸轉氨酶、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觀察組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的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的比較()
組別天冬氨酸轉氨酶(U/L)丙氨酸轉氨酶(U/L)血清總膽紅素(mmol/L)直接膽紅素(mmol/L)觀察組(n=7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對照組(n=7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127.41±9.25 63.34±5.28 52.096 0.000 134.74±8.96 77.64±5.23 47.664 0.000 31.12±4.28 20.31±5.27 13.789 0.000 21.16±4.38 10.21±2.36 19.059 0.000 t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P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t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P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127.46±9.54 74.94±5.12 42.009 0.000 0.033 0.974 13.658 0.000 134.51±8.62 80.27±5.12 46.851 0.000 0.160 0.873 3.111 0.002 31.16±4.02 24.74±4.13 9.646 0.000 0.058 0.953 5.729 0.000 21.18±4.46 13.45±2.03 13.661 0.000 9.014 0.027 0.978 0.000
表3 兩組總滿意度的比較[n(%)]
AIDS是臨床頗為常見傳染性疾病,目前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療,雖抗病毒治療可控制病情進展,但抗病毒治療藥物普遍存在肝臟毒性,患者治療期一旦發生肝功能受損,則導致病情加重[6-8]。以往西醫主要采用保肝治療,但總體治療效果不理想,存在一定局限性。
中醫學認為AIDS 屬于“黃疸”“脅痛”等范疇,治療以“清熱利濕、疏肝利膽”為主要原則[9-12]。本研究運用中醫藥治療,參芪肝康膠囊由茵陳、黨參、水飛薊、五味子、當歸、黃芪六味藥材與刺五加浸膏組成復方中藥,有祛濕清熱、調和肝脾的功能[16-17]。中西醫結合可充分發揮西藥短期療效佳、中藥治標治本協同價值,配合綜合護理提高患者依從性和配合度,繼而輔助提高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中醫藥治療+綜合護理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可達到97.33%,較用西藥治療+綜合護理的患者相比有顯著差異,且患者治療后各項肝功能指標有明顯改善,天冬氨酸轉氨基酶、丙氨酸轉氨酶、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有不同程度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中醫藥治療可獲得更理想的治療效果,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且經醫藥治療+綜合護理患者對臨床的總體滿意度高(P<0.05),提示不僅此方法有利于改善病癥,也獲得患者認可與支持,這對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有積極意義。本研究結果與蔣再靜[18]報道結果相似,治療和護理后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明顯,這說明本研究具備一定科學性。但由于納入病例人數較少,且在研究中受到個體差異性來,還有一些研究結果未能呈現在文中,需在日后的研究中予以高度重視。
綜上所述,采用中醫藥治療聯合綜合護理有利于改善AIDS抗病毒治療肝損傷患者肝功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