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燕
摘 要:如何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一直是一線化學教師關注的焦點,而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所以,教師要立足于學科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現有的學情特點,關注系統和整體的課堂教學發展情況,從學生學科教學的內容設定、方式方法創新選擇等方面綜合入手,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化學教學工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化學的學科學習中進一步提高自己。
關鍵詞:高中化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5-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5.055
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學的有效性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對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開展是極其不利的,因此,如何提升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應該是高中化學教師要認真面對的教學問題。下面結合在教學工作中對有效性問題的研究和實踐,談幾點思考。
一、發揮團隊優勢,促進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高中化學的教學經常是通過教研組的一起努力來開展的,大家共同制定學科教學的一般模式,共同準備一些教學的資源。所以,集體備課的機會也讓各位教師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討論和研究,特別是在理論資源的分享、實驗教學如何開展等方面,進一步明確有效教學的內涵和外延。經過先前的素質教育改革和持續推動的新課程改革,我們對化學有效教學的問題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特別是對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方面,把握得更加清楚。要想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需要教師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所以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導,既要尊重教學活動的一般規律,也要了解學情,尊重學情,用更少的時間和精力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從資源的挖掘整合、任務的安排和效果的評估方面都要為提高教學有效性服務。高中化學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要考慮學生在人生價值觀、思想政治素養等方面的培養情況;既要關注人才培養的效率,也要關注人才培養的質量。所以,教師要努力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高效的學習狀態下進一步探索和發現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實踐標準是,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以后,學生有無具體的進步和發展。如果學生不想學或是學了也沒有結果,即使教師教得再多再苦再累,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累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所以,制定科學的教學效果的評估標準,可以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很強的指導價值。作為高中化學教師,既要積極分享自己在教學中所積累的一些經驗,也要以在教學中做出創新成就的教師為學習對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提高團隊的整體教學實力。所以,特別是在有效教學的順利開展和持續化開展方面,我們要進一步發揮高中化學教研團隊的綜合力量,讓有效教學在群體的智慧、共同參與和促進之下不斷增強。
二、從激發學生動力入手,提高教學有效性
有效的高中化學教學自然離不開學生的主體參與,所以,教師開展的化學教學活動要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興趣化的教學活動,要求教師適當地改革傳統的枯燥乏味的理論傳授模式,讓學生可以在一種專注而高效的狀態下進行知識的獲取。在傳統的學科教學中,既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認知功能,也要培養學生的化學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常規的教學手段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學生的注意力難以有效集中,學習效率自然很難提高。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學得更加輕松,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有更高的評價,從而對自己的能力有更強的信心,主動投入到化學學習中。高中化學教師要在進一步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提高學生學習動力的基礎上,把化學學科的知識以一種更具系統性和趣味性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會更加容易,以后在應用的時候也更容易激活記憶。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從如何激發學生興趣并且保持學生對化學學習興趣方面來開展教學的設計工作,發揮一切能夠促進學生產生探究興趣的積極因素的作用,讓學生在高中化學的課程學習中有更加滿意的體驗。高中化學教師還要從學科的特點出發,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來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這自然需要更多地尊重和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因為學生有自己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品質和習慣。而且通過以往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表現來看,那些善于思考總結的學生,成績一般都很不錯,而且經常會帶給人驚喜。而與之相反,那些學習比較被動的學生,成績往往表現的相對平穩,很難有特別突出的成績。所以,這就要求高中化學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性發展的教學活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越強,在化學學習中的收獲也就會越多。從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角度來說,這也是為他們將來的發展考慮。教師要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這樣他們的獲得感才會更強,并從中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提升化學學習的綜合效果。教師要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發展和表現的機會。這也是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提高的重要途徑。
三、運用情境教學法,促進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開展
情境教學是近年來教育界普遍認同的一種教學策略,其核心含義是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的內容以及教學的實際情況,還有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一種良好的教學環境。當教學情境的設置科學合理、自然生動時,學生便會不自覺地被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高中化學的學科教學活動必須要求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其中,而且是在教師的主導之下來主動參與,所以學科教學本身的實效性,要經過教師的一系列優化組合,特別是要考慮到教學的具體需要,設置一些能夠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高中化學教師只有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密切關注當前的教學情況,沉浸到情境所打造出來的具體氛圍之中,才能抽絲剝繭,透過表面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從而很好地發現化學學科的內在特點。教師特別是要注重用情境教學的方法,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在分析各個知識細節的過程中,使新舊知識產生某種內在的聯系。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而情境創設本身就體現了高中化學教師教學創新和探索的特點。教師要以身作則,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索積極性,如此,不僅可以進一步推動化學學科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積累了更多科學探索的經驗。學生在情境教學中會更加快速地尋找到有用的信息,對于解決問題有更多的突破,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因此,高中化學情境教學的構建讓學生的化學學科學習活動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那么,在情境構建當中,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呢?教師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段,特別是實驗操作手段和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是直觀的方法。教師需要注意,這兩種直觀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區別,在適當的場合運用適當的方法,讓兩種途徑有效互補,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綜合作用,讓學生在高中化學的情境氛圍之中,學得更好,更加扎實。
四、需要足夠重視高中化學實驗教學
化學的產生和發展是以實驗為基礎的,所以,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我們要將實驗的功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借助實驗去探索發現,借助實驗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讓知識不斷地被抽象化,不斷地被具體化。實驗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學習主體性充分發揮作用,而且實驗本身促進了理論知識和具體實踐的結合,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思考理論性問題。因此,實驗教學是一種能夠有效鍛煉學生頭腦的方式,學生可以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進一步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升學習能力。運用實驗的方法開展教學是化學這樣的自然科學學科所具備的鮮明特點,因此,我們需要重視實驗教學,而且要加強演示實驗的開展,推動學生積極參與創新探究實驗活動。在高中階段,教師要教會學生運用科學探究的思路和方法,用實驗手段進行探究和驗證。這些都是培養學生科學綜合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以現有的教學情況為依據,給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并且在科學探索精神和方式方法方面給學生提供更加專業的指導。為了讓學生能夠清楚地對化學中一些常見的現象進行分析和理解,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親自動手實驗,通過實驗變換不同的實驗設計,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索性。在實驗過程中,如果調換實驗的先后順序,或者是學生觀察的方法角度沒有到位,那么有一些實驗現象可能無法出現,也可能出現了學生卻沒有注意到。所以,只有經過大量的實驗,學生才能從中積累更多的經驗。所以,高中化學教師要更多地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增長,提高化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只有學生的學習能力逐漸提高了,他們才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地積極主動,從而進一步展現出自己的綜合素質,真正實現高效課堂。
總之,改革創新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課題,只有在這一理念的推動下,我們才能不斷地推陳出新。高中化學的學科教學要求教師圍繞著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不斷地進行研究和探索,要讓學生感受到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種直觀生動的學習氛圍,更加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組織和建構,甚至能夠在較為復雜的情境中激活知識儲備。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更多地從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入手,進行科學的設計和系統的安排,進一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化學學科學習,讓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收獲。
參考文獻:
[1]韓睿苗.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思考[N].發展導報,2019-04-09.
[2]彭華兵.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初探[J].科學咨詢,2014(17).
[3]王小東.高中化學有效性教學策略[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13).
[責任編輯 李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