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雋

孩子5歲至7歲開始換牙,這時長出來的恒牙將伴隨一生,重要性顯而易見。換牙期間,孩子的小牙齒容易出現多種情況,家長一定不能忽視。
牙冠最外面一層堅硬的結構叫牙釉質,半透明。里面一層略軟的叫牙本質,顏色是黃色的,牙齒顏色是由牙本質透過牙釉質而呈現的。乳牙牙釉質因為鈣化程度較恒牙低,所以透明度較差,故而顯得比較白;恒牙牙釉質鈣化程度較高,所以更透明,顯得較乳牙黃一些,這是正常現象。當然,有一些因色素沉著、水質原因或牙齒疾病引起的牙齒顏色變化,需及時到醫院檢查。
孩子新長出來的牙邊緣是鋸齒形狀,這是正常現象,“鋸齒”是新萌出的恒牙上正常的結構,隨著年齡增長和咀嚼磨耗,逐漸會變平。
一般兒童在5歲至6歲到11歲至12歲是換牙階段,這個時期叫“混合牙列期”。由于乳牙和恒牙同時存在,看起來顯得有些“凌亂”。同時,恒牙剛剛萌出時,位置常常看起來不對,不必擔心,新萌出恒牙的位置會隨著其他牙齒萌出和肌肉軟組織的作用以及咬合重建,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逐漸進入正常位置。如果的確感覺孩子牙齒位置不正常,可以找醫生檢查是否需要治療。
兒童一般從6歲至7歲開始換門牙,大部分新萌出的門牙中間都是有縫的,叫生理間隙。隨著其他牙齒逐步萌出,這個間隙會逐步關閉。
現在孩子的飲食比較精細,牙齒和頜骨缺乏足夠的生理刺激,所以恒牙萌出時不能使乳牙的牙根吸收,導致乳牙不掉,恒牙只能在邊上找出路。頜骨的生理刺激不足,也會造成頜骨發育不足,使恒牙沒有足夠的位置萌出。還有乳牙的疾病沒有及時治療,比如乳牙早失、不良的口腔習慣都可能影響萌出恒牙的位置。所以,如果出現“雙排牙”,需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