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巍 段喜鵬
【摘要】在高速公路施工技術管理中,存在施工準備工作不足、管理模式過于粗放、施工團隊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為了提升施工技術管理水平,應引進精細化管理理念,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制定精細化施工計劃,完善施工技術管理制度,明確各項施工技術的執行標準,加大施工監管力度,強化施工團隊培訓,提升其綜合素養。因此,本文重點圍繞高速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精細化管理策略進行分析研究,以期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施工的效率及質量。
【關鍵詞】高速公路;施工技術;精細化管理;問題;策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0.149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的交流和發展,方便人們的出行,構建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修建了大量的高速公路,據統計,截止至2018年12月28日,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14萬千米,居于世界首位[1]。高速公路施工路線長,周期長,環境復雜,在施工技術管理上,有著嚴格的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嚴格遵守“質量第一”的原則,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強化施工技術管理,實現全程精細化掌控。由此可見,本文圍繞“高速公路施工技術精細化管理”進行分析研究價值意義顯著。
1、高速公路施工技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施工準備工作不足
高速公路施工周期長,需準備充分方可開工,但是,部分施工單位卻忽略了施工準備工作,前期準備不足,導致施工階段,單位內部人力資源、物資乃至資金等缺乏有效統籌規劃,資源利用率較低,造成資源浪費現象,而且,前期缺乏有效規劃,可能導致高速公路施工階段出現原材料、機械設備短缺等問題,臨時采購、租賃,可能會延誤工程進展。同時,施工規劃不夠精細,與施工環境貼合度不高,會導致施工過程中變更事件頻頻發生,增加施工成本,影響到施工質量。
1.2施工管理過于粗放
雖然說近些年我國高速公路施工技術不斷更新,但是相關的管理模式更新速度跟不上行業發展的速度,整體而言,當前高速公路施工技術管理較為粗放。在施工階段,施工單位沒有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在施工質量、技術、安全、進度、造價管理上,沒有明確的目標,各項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化。除此之外,在原材料及施工機械設備管理上,也沒有很科學完善的管理方案,導致施工質量得不到保障,資源耗費增加,施工成本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施工精度得不到保障[2]。
1.3施工團隊技術水平不達標
施工人員是高速公路建設工作的執行者,也是施工技術的應用者,隨著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高速公路施工技術不斷更新,在技術規范性與精確度上有著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施工人員必須有較好的學習能力,學習掌握現代化的高速公路施工技術與工藝,方可勝任這項工作。但是,當前我國從事高速公路施工的人員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其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缺乏終身學習意識,在施工時,可能無法達到現代化高速公路施工的技術標準,同時,受到思想覺悟的影響,其責任意識相對薄弱,執行力較差,可能不會完全按照技術準則施工,埋下質量隱患,影響施工效果。
2、高速公路施工技術精細化管理策略分析
2.1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制定精細化施工計劃
在高速公路施工前,施工企業應該派遣技術團隊,前往施工現場進行勘查,記錄施工地的地質、地貌、水文信息,明確施工條件,仔細閱讀工程建設的全部資料,明確工程建設需求,確定質量標準,全面研究工程設計圖紙,從技術性、經濟性的角度,選擇合適的施工工藝,并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在技術交底階段,施工單位應該基于自身技術水平,結合實地勘查資料,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計劃,降低自然環境因素對于施工的干擾性,平衡好施工難度、施工成本及施工安全等要素。開工前,管理人員應根據設計圖紙,基于單位施工人員數量、施工設備配置等要素,秉承按時保質完成施工的原則,編制行之有效的施工規劃,確定施工流程,統籌好各部門的工作,提升技術管控力度[3]。
2.2完善施工技術管理制度,加大施工監管力度
建立健全施工技術管理制度,在施工階段,推行目標質量責任制,明確各施工部門職責,采取質量自檢制度、質量動態分析制度、質量例會制度、質量實測實量數據上墻制度等,進行施工作業質量自控,并構建以此為依據的績效考核機制,督促施工人員積極參與到施工現場管理中來。確定施工方案后,組織施工團隊進行技術培訓,明確各項技術的施工要點與重點,加大施工監管力度,及時糾正施工人員不規范、不合理的操作,發現質量問題及時上報,提出有效應對方案,消除質量漏洞。在施工現場,技術人員應該明確各項施工技術的執行標準,根據施工經驗有效應對各種技術問題,比如說,在軟土地基處理時,遇到基坑開挖深度與交互層接近的情況,需采用管井降水法,讓交互層底部含水量承壓水頭下降至基坑底部之下。
2.3強化施工團隊培訓,提升其綜合素養
作為高速公路建設事業從業者,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和人才競爭意識,不斷充電學習,掌握當前高速公路施工常用的技術工藝,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在這一過程中,施工單位應該主動承擔員工的繼續教育工作,定期組織培訓,聘請行業專家或技術人員召開知識講座,或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讓施工人員能夠掌握當下應用率最高的施工工藝,熟悉相關技術流程及操作規范。同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督促管理人員學習現代化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及手段,提升其質量管理意識,提升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嚴格把控施工流程,確保施工技術操作的規范性,杜絕質量缺陷[4]。在施工規劃中,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制定精細化的施工人員管理方案,專崗專職,細化崗位權責,確保各項工作任務的達成,同時根據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調配方案,細化工作安排,確保挖掘機、壓路機等機械設備高效運轉,提升各項資源的利用率。
結語:
綜上所述,現狀下我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均衡,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城市,在經濟、資源、文化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高速公路的建設,實現了不同地域的連接,促進了不同地域間物資的流通,疏通了國家經濟發展的脈絡,推動了經濟的均衡發展。在高速公路建設中,采取精細化的施工技術管理模式,基于工程建設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方案,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加強施工團隊管控,能夠有效提升施工技術水平,保障施工質量,降低施工成本,進一步促進高速公路整體施工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雙勤.埃塞俄比亞AA高速公路項目施工精細化管理方法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04):204-205.
[2]楊洪柳.預制梁施工技術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應用及質量管控[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0(02):80.
[3]劉濱銳.施工過程標準化對高速公路橋梁工程質量相關影響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9(30):266-267.
[4]黃海,姜銘,劉波,等.高速公路施工中預制梁施工技術的應用及質量管控研究[J].居舍,2019(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