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云婷
摘 要:新時期科技出版融合大有可為,科技出版人在新時期應牢記使命擔當,找準自己的優勢定位,堅持內容為王、用戶至上,積極擁抱新技術新媒體,勇于打破思維定式。本文列舉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的融合發展探索實踐,旨在給業界提供一些參考和思路。
關鍵詞:出版+ 知識服務 融合發展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信息的傳播越來越便利化、多元化,隨之,人們的閱讀方式、文化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都發生了質變。對傳統出版單位來說,如何向新興出版轉型升級,是不可避免的發展機遇和挑戰。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出版企業帶來沖擊的同時,也使出版企業認識到,當下只有把握機會,主動出擊,改革創新,才是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突圍”之路。本文將以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在“出版+科技知識服務”模式方面的探索實踐為例,探討科技類出版社融合發展的多種可能。
一、構建出版新業態,不能忘記初心
出版人作為文化工作者,肩負文化強國的光榮使命,作為科技類出版社,更應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科學文化,傳播先進科學技術,推動科技事業和經濟發展”為己任。無論傳統出版還是新興出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都是不變的章程。
農業是山東科技社的傳統板塊,建社40多年來,策劃出版惠農圖書千余種。隨著農業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為進一步滿足現代新型職業農民的生產生活需要,2016年,山東科技社聯合30余家地方科技出版社,依托“三農”出版聯合平臺,共同啟動了“區域農業數字圖書館”項目。該項目收錄上萬種農業科技圖書,通過互聯網、APP,將這些圖書“裝”進農民的口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借鑒國際數字圖書館建設前沿理念、先進做法,創造性地融合圖書館和電子商城的功能,具備試讀、借閱、購買、收藏等功能。目前已經正式上線運行,結合當前農家書屋采購數字化圖書占比越來越高的趨勢,后期區域農業數字圖書館將緊密結合農家書屋,更好地為農民服務。
山東科技社與此同時還上線了“《從頭到腳話推拿》圖書對外推廣”項目,該項目結合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及文化“走出去”戰略,將中醫推拿類圖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多語種版權輸出,同步制作多語種小兒推拿視頻及手機應用(APP),后續選擇接受度較高的地區開展“小兒推拿培訓”。
以上兩個項目的策劃角度,都是貼合政策,立足全國,以推動科學、文化發展為主旨。但對于科技類出版社來說,融合發展并不是上馬一系列項目即能達成,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轉型升級之路,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合理邏輯。
二、融合發展,不能本末倒置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對于科技類出版社來說,優質內容永遠是核心,技術只是輔助手段,融合發展意味著將優質內容資源重新整合,打造成適合不同載體、不同渠道的新型文化產品。
其實早在2009年,山東科技社就開始了數字出版方面的探索。社內出版過大量孕產育兒、養生保健類圖書,具備絕佳的內容資源優勢。經過反復的市場調研與分析論證,山東科技社決定開發“媽媽寶寶手機報”項目,試水新興出版。該項目建立起近千萬字的孕產養育數據庫,但對內容的建設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進一步篩選優化,針對孕育類讀者需求特征,打造孕前、孕期以及育兒各階段所需的個性化內容。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如何優化用戶體驗,如手機推送形式是否方便快捷,欄目設置是否貼合需要,操作頁面是否靈活機動等。該項目上線后獲得了廣泛好評,用戶數穩定上升,對提高我國人口素質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立足專業優勢,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些出版社已經找到融合發展比較清晰的盈利模式,但大多數出版社仍處于摸索階段。成功模式可以借鑒,卻不能復制,要想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轉型升級之路,要對自己的專業優勢和特色有精準的分析,對未來發展路徑有清晰的預判。
2018年,知識服務業態興起,山東科技社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發現做融合出版,需要做的就是解決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互相促進、協同發展的問題,知識服務模式是最佳的路徑。同年,山東科技社入選國家知識資源服務中心“知識服務模式(綜合類)試點單位”,并推出“高等數學融合出版”項目。
該項目立足山東科技社40余年來暢銷和常銷的數學圖書,依靠圖書內容延伸出直播課程、錄播課程、資源庫、社群答疑等創新內容生產和服務模式,依靠互聯網的傳播優勢,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數學學習解決方案,打造集傳統出版、數字出版、在線教育、知識服務、IP運營為一體的高等數學出版品牌。在此項目的運作過程中,山東科技社進一步體會到,“出版+”要以內容取勝,并不僅僅是依靠圖書內容本身,也包括把延伸的各項內容打造好。為此,山東科技社一方面在現有的圖書內容基礎上開發微課庫和題庫,使原有品種升級為融合圖書,提升銷量;另一方面針對考研剛需市場,設計更成熟的融合選題,使得新品種一經出版就以融合形態進入市場,從而達到更好的銷售效果。項目有效拉動了山東科技社的數學圖書銷量,也為山東科技社今后的創新轉型提供了經驗和范本。
四、多維度融合,貫穿出版各個環節
如今微信、微博、視頻直播平臺盛行,“互聯網+”全媒體推廣理念已經貫穿整個出版產業鏈,出版業早已進入新的營銷時代。山東科技社在此方面也做了一些積極的嘗試,如建立新媒體營銷矩陣,在天貓、抖音、一直播平臺開設官方直播間,以各大節點為主要發力點,采用社店聯合、大V聯合等方式,持續打造自有直播品牌。同時,將公眾號、微博、B站等作為輔助引流手段,保證優質文案、多元推廣海報及有影響力的推廣視頻持續產出,加速直播品牌建立。這樣的嘗試讓編輯們積累了一定的互聯網運營經驗,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互聯網思維,打開了項目策劃的新思路。
五、轉變觀念,好編輯也可以是好項目經理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媒體運營模式的不斷成熟,時代對編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編輯向新型編輯轉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觀念,重新審視自身定位,從“編輯”角色跳出來,從“項目責任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為了讓編輯在實踐中長本領、開眼界、拓思維,山東科技社采用了很多方法,如鼓勵年輕編輯多參與新興出版業務培訓,多外出學習融合發展優秀項目,多參與社里現有的重點項目建設;編輯個人的積極探索,社里會在人力、場地、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鼓勵編輯在策劃選題的時候就融入融合發展思維,積極思考選題的衍生價值,并對這一類選題重點扶持;融合發展項目成本由社里承擔,不計入編輯室成本等,以此充分調動編輯的積極性。
山東科技社在融合發展方面雖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實踐,但總體來看,思路還不夠開闊,步子還不夠大,創新性還不夠強。未來的出版融合,應是對知識的運作,對內容的運作,脫離傳統出版載體,甚至傳媒渠道,尋求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基于這種思考,山東科技社將目光移向了上升勢頭迅猛的游戲行業。在申請獲得游戲出版資質后,于2019年正式開展手游業務,計劃篩選出高質量的國產原創游戲,進而培育出新的業績增長點。總之,目前現有的出版融合項目多數可以做到脫離紙書,但“互聯網+”的能量遠不止于此,未來內容的應用也許可以結合5G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家居、生態建設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系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