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紅媛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人們也面臨著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這就使得電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極大的壓力,智能電表采集是當前電力企業在建立營銷管理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忽視的環節,不僅會對電力的業務水平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電力的經濟效益。本文基于智能電表采集質量的影響因素,探索了提高智能電表采集質量的具體措施,以供借鑒。
【關鍵詞】智能電表;采集;質量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0.184
1、智能電表概述
智能電表是以現代計算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為基礎,對耗電信息進行收集、處理的技術集成裝置,原理是通過A/D轉換器對電流、電壓源等信息進行實時采樣,然后通過處理器對信息進行計算,得出四象限電能、正反向電能、峰谷電能的實時采樣,智能電表本身裝載有可靠的通信接口,電力企業可利用通信接口獲取智能電表所處理得出的數據,以實現遠程抄表,減少人工消耗。
智能電表在計量電費時具有準確、高效的特點,同時可以及時發現竊電、斷電以及漏電等問題,極大的提高了電力服務水平。
2、智能電表采集質量的影響因素
2.1安裝因素
在現階段,在對智能電表進行安裝的過程中,絕大部分施工作業所使用的集中器一般都是由不同的制造廠商所生產的。因此,當工作人員在對智能電表進行安裝的過程中,常常發生RS485線路AB兩端和智能電表的RS485線路反向連接的情況。另一方面,安裝人員的不規范操作也是引起二次接線故障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導致智能電表的低效運行,最終對智能電表的采集質量帶來不利的隱患。
2.2 ?GPRS因素
電力采集系統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常常發生SIM卡功能故障的問題,這對智能電表的采集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另一方面,在安裝相關設備的過程中,由于安裝不夠規范,常將集中器的天線安設于狹小的空間中,因此大幅度地削弱了GPRS信號的傳輸力,智能電表將無法對相關數據展開采集,從而對智能電表的采質量產生影響。
2.3內部管理因素
城區建設日益加緊,城鄉結構也在不斷地進行調整,而有部分電力企業卻忽視城鄉結構的變化,仍是繼續沿用過去使用的相關系統,結構發生了變化,相關系統卻沒有隨之改變,導致有部分區域用電信息的準確性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電力設備的增添與調整工作不到位也會影響用電信息采集的準確。
2.4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指的則是自然因素、人為因素等難以控制的原因引發的各類故障問題,例如雷雨天氣對信息采集信號的影響,還有最常見、最令人頭疼的竊電問題,這些都是十分常見的問題。
3、智能電表采集質量的完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成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必要因素,電力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的發展下去,那么必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是需要建立抄表監督與考核機制,要求電力員工在抄電費時保證完整性、準確性,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對這幾個方面做到監督與考核,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與工作熱情。二是做好跟蹤管理制度。企業應該要強化各個方面的查處與監管工作,避免因人為因素導致的線損問題,可以設置不同模塊,以此來提高用電信息采集工作的準確性與完整性,盡可能的避免線損情況的發生。
另外,需要成立一支檢測小隊展開日常常規檢查,時刻監督用電情況,避免竊電等惡劣行為的發生。除此之外,還可以成立相關舉報制度,設立相關獎項,鼓勵人民群眾相互監督、相互檢舉,共同建設良好的用電環境。
3.2規范智能電表安裝及保障GPRS設備質量
485線路連接要在對電力線路進行檢查的過程中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在一般的情況下,將系統終端的數據進行復位再采取控制回零值的措施,并為集中器展開一次綜合性的質量檢查工作。
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對GPRS設備的質量把關工作,避免由于設備質量問題影響到信號區域的正常通信,可按照集中器天線的安裝標準進行安裝和規范妥善安裝,此外,也可以適當地增加GPRS信號接收設備的安裝數量,同時還要注意定期對信號的強度進行測試,確保系統的信息采集質量。
3.3對于智能電表采集人員進行技能培訓
因為受到傳統管理模式影響,大部分智能電表采集人員,對于智能化、電子化、信息化等抄核收管理模式缺乏足夠的認知,這就導致他們所具備的智能電表采集技能難以過關,提高了工作錯誤幾率。所以供電公司需要針對采集人員,不斷提高他們的培訓與教育工作頻率,保證他們可以在工作中保有高度的責任心,最終使其專業技能得到提高。同時,智能電表采集人員還需要對采集數據的動態做好實時掌握,制定切實有效的應對策略,最終提高采集質量。再者,供電企業要對智能電表采集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定期對其業務能力進行考核,這樣就可以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埋下堅實的基礎。
3.4加強采集數據分析
管理人員在收集數據的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數據的變動情況,在第一時間內收集數據。要通過相應的檢查工作,確保數據科學有效,例如對數據進行分析、檢查實際復制率、對線損情況進行計算等,應當在數據分析的過程中,探究出線損情況出現的原因。倘若數據出現異常或是偏差,就應當開展全面性檢查,找出異常的原因,繼而采取針對性較強的解決措施。最后,在進行操作期間,針對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制定詳細的規劃與方案,確保智能電表采集實施科學合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
3.5智能電表維護與保養
管理分類機制可以更準確地檢測和解決故障,如果終端以集中器為中間點離線,則可能是由于集中器的上行通信模塊損壞、手機卡損壞、終端的上行參數錯誤、天線損壞和前端損壞等。如果集中器處于在線狀態,則表明集熱器損壞、485線路短路、485線路壓皮、電表載波模塊損壞等。計量自動化系統、集中器、收集器和電能表的分層管理需要高度專業的技能和經驗豐富的維護人員。計量自動化系統的檢查可立即發現故障,并由相關人員現場處理,從而形成有效的閉環管理,對于無法立即解決的任何問題,需要繼續采取后續行動。
如今,自動測量系統需要每天收集凍結數據,首先,導出所有站點大約3d的每日凍結收集的詳細信息,如果終端在連續3d無法抄取的站點上處于離線狀態,需要立即安排現場維護。如果出現分散的儀表故障,需要首先檢查儀表在計算機前的文件是否正確,文件是否已發送到集中器,營銷系統在最近幾個月中是否有所不同等,確保上述內容是正常的,然后安排現場維護。每天都會發生低壓集抄故障,但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處理站中無法讀取的故障,然后再處理分散的表。同時,為了提高數據應用率,有必要保證營銷系統和計量自動化系統賬目表的一致性。
結語:
綜上所述,,智能電表作為電力系統中的核心部分,隨著電力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電力資源的需求進一步提高,智能電表在日常運行的過程中也漸漸地暴露了許多影響采集質量的問題,不僅對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不利,同時也對社會正常秩序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要求電力企業不斷根據對智能電表的運行過程中產生影響的問題進行有效處理,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改進機制來確保智能電表的穩定、可靠運行。
參考文獻:
[1]蔡華營.探析鄉鎮電網低壓集抄用電采集系統的建設方案[J].低碳世界,2020,10(11):73-74.
[2]湯惠,田懷玉.基于智能用電大數據分析的臺區線損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10):133-134.
[3]張臻琪.供電所電費抄核收管理措施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30):49+45.